一、刑拘38天让家属过去取保
刑拘38天让家属过去取保的话,一般是让家属去领人的。刑事拘留后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二、刑拘37天后会面临哪些结果
刑拘37天后会面临的结果如下:
1.逮捕,事实清楚,证据充足,经检察院批准逮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2.释放,针对的是无罪或证据不足的情形,即没有证据证实或证据不足以证实其所涉的罪行。
3.释放,同时处行政拘留(可以折抵,不需要再执行行政拘留),针对的是罪轻,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但要追究行政责任。
4.取保候审、监视居住,针对的是没有逮捕必要和证据不足,需要继续侦查的。
三、刑拘37天后不放人就一定批捕了吗
刑拘37天后不放人就一定批捕了。如果刑事拘留满37天,检察院认为应该批捕的,就会发放《逮捕证》;如果认为不需要批捕的,会向公安部门送达《不予批捕通知书》,公安部门在收到《不予批捕通知书》之后,必须立刻放人。至于刑拘37天,哪天通知批捕,就要看公安机关的办案效率了。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2018修正):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八十五条 公安机关拘留人的时候,必须出示拘留证。\n拘留后,应当立即将被拘留人送看守所羁押,至迟不得超过二十四小时。除无法通知或者涉嫌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恐怖活动犯罪通知可能有碍侦查的情形以外,应当在拘留后二十四小时以内,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有碍侦查的情形消失以后,应当立即通知被拘留人的家属。
-
刑拘38天,让家属去签字是不是逮捕了
231人看过
-
刑拘后第38天去哪接人
174人看过
-
刑事拘留30天叫家属去取保需要给多少保证金
173人看过
-
刑拘超过37天不知道叫家属
82人看过
-
刑拘38天必须逮捕吗
401人看过
-
取保候审多久批下来人拘留38天了
152人看过
-
刑拘超过37天不知道叫家属江西在线咨询 2022-03-22犯罪嫌疑人被刑事拘留37天,是否被逮捕律师不知道叫家属自己去问这不合理、也不合法。被聘请的律师作为犯罪嫌疑人的诉讼代理人,应当及时提供法律帮助,如果犯罪嫌疑人被拘留37天,应当向司法机关询问相关情况,并且提出取保候审。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其一
-
刑拘多少天家属可以保释香港在线咨询 2022-08-12关于刑拘多少天家属可以保释有如下回答没有规定时间,可以申请的。《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
-
家属打电话让去取保候审为什么福建在线咨询 2022-07-17公安机关主动给犯罪嫌疑人办理取保候审,其原因有:一种情况是符合取保候审条件;另外一种是对犯罪嫌疑人刑事拘留超过37天,检察院又没有批准逮捕。继续羁押就超期羁押。《刑事诉讼法》第八十九条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三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一日至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三
-
刑事拘留14天了,家属能去探望嘛?澳门在线咨询 2022-09-11如果构成了,且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三年以下或者:(一)死亡一人或者重伤三人以上,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的;(二)死亡三人以上,负事故同等责任的;(三)造成公共财产或者他人财产直接损失,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无能力赔偿数额在三十万元以上的。酒后驾驶机动车辆,致一人以上重伤,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我想你关注的点应该是赔偿的问题,而不是这些程序问题。关于到底如何赔偿,以及赔偿
-
拘留十天家属能去看么新疆在线咨询 2022-12-101、刑事拘留十天了家属一般不可以会见,只有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律师会见权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律师依法所享有的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 2、法律依据:《刑事诉讼法》第三十九条辩护律师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其他辩护人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许可,也可以同在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和通信。 辩护律师持律师执业证书、律师事务所证明和委托书或者法律援助公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