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起诉,未婚生子属于违法生育,如果将小孩生下来,男方需要承担抚养义务,按其月收入的20-30%支付,可以申请一次性付清,因为民法典婚姻家庭编规定,未婚生子享有婚生子女同等权利与义务。需要承担孩子直至成年的抚养费用。
女方怀孕夫妻可以离婚吗
《民法典》(2021年1月1日开始实施)第一千零八十二条规定,女方在怀孕期间、分娩后一年内或者终止妊娠后六个月内,男方不得提出离婚;但是,女方提出离婚或者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除外。
人民法院认为确有必要受理男方离婚请求的,主要包括以下凡种:
(一)女方怀孕系婚后与他人通奸所致;
(二)女方小产后,身体健康已恢复;
(三)男方受虐待,不堪忍受的;
(四)一方对他方有危害生命、人身安全等情形的。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女方因通奸怀孕男方能否提出离婚的批复》中指出,女方婚后与他人通奸怀孕,且此事实为女方所不争执或经查属实,男方提出离婚,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在女方怀孕期间离婚的夫妻也挺多的,而离婚之后可能女方会顺利生下子女。此时,虽然男女之间不再有婚姻关系,但男方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是不能隔断的。基于这点,即使此时双方已经离婚,男方仍需要履行对自己子女的抚养义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四十六条结婚应当男女双方完全自愿,禁止任何一方对另一方加以强迫,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加以干涉。
第一千零四十七条结婚年龄,男不得早于二十二周岁,女不得早于二十周岁。
第一千零四十八条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禁止结婚。
第一千零四十九条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符合本法规定的,予以登记,发给结婚证。完成结婚登记,即确立婚姻关系。未办理结婚登记的,应当补办登记。
第一千零五十条登记结婚后,按照男女双方约定,女方可以成为男方家庭的成员,男方可以成为女方家庭的成员。
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
(一)重婚;
(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
(三)未到法定婚龄。
-
欺诈行为如何构成合同诈骗
51人看过
-
三千元是否构成诈欺行为?
339人看过
-
培训机构失联是否构成欺诈行为?
165人看过
-
女方婚前怀孕欺骗是男方的构成诈骗吗
301人看过
-
买房送门面是否构成欺诈行为
161人看过
-
欺诈合同中的假名是否构成诈骗?
66人看过
法律上所指的骗婚是指以婚姻为诱饵,诈取他人财物的行为。在司法实践中,可根据具体情况按诈骗罪处理。 如果一方还是以共同生活为目的,只是借婚姻索取了较多的彩礼,则不能按骗婚处理。 在实践中,男女双方领取了结婚证,如果只是女方家庭意识淡薄,对婚姻... 更多>
-
什么是欺诈消费者,消费欺诈行为中的欺诈行为是否还是可以构成诈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3-05消费欺诈,是不法商人推销其产品和服务的一种低劣手段,目的是为了排挤竞争对手,抢占市场,从而攫取高额利润。消费欺诈认定某一行为是否构成消费欺诈,要考虑以下三个条件:(一)从主观方面看,欺诈者必须具有欺诈的故意。即欺诈者明知自己告知对方的情况是虚假的且会使被欺诈人产生错误认识,而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从而与其进行民事行为,欺诈人主观上有欺诈的恶意。从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立法意图看,它侧重对消费者利益
-
开发商欺诈购房人的行为是否构成诈骗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09依据有关法律法规,以下情况可以认定为欺诈行为: 1、销售现房时,将伪劣房屋冒充合格甚至优质房屋销售的; 2、销售现房时,故意隐瞒房屋真实面积,以牟取暴利的; 3、一般的合格房屋冒充优质工程从而骗取优质工程加价的; 4、销售明知不能进入房地产市场进行公开销售的房屋的; 5、虚标最低价、清盘价等欺骗性价格进行销售的; 6、故意隐瞒开发商真实身份,或冒充其他开发商名义销售的; 7、采取雇佣他人等方式进行
-
诈骗是否构成价格欺诈海南在线咨询 2022-08-17标价欺骗消费者没成交也算欺诈 市民在一些购物过程中,明明发现商场的标价形式有欺骗之嫌,但是投诉了,商家只能是改正,很难得到处罚,因为没有发生交易行为。国家发改委新的解释意见表示,“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是指该行为不论是否形成交易结果均构成价格欺诈行为。 而馈赠物品或者服务标示价格(或价值)的,应当真实明确;不如实标示
-
诉讼欺诈行为不构成诈骗罪江苏在线咨询 2022-02-06一、他们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诉讼欺诈),但不构成诈骗罪,原因见下:(一)诉讼欺诈侵犯的主要客体的性质决定诉讼欺诈不应定性为诈骗罪,而应归入妨害司法罪的范畴。但是现行刑法在妨害司法罪中并未对诉讼欺诈作具体规定,因而根据罪刑法定原则,对诉讼欺诈行为只能认定其无罪。基于诉讼欺诈在当前民事诉讼活动中的多发性及社会危害性,行为人实施诉讼欺诈行为的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以其所构成的其他犯罪定罪处罚。(二)他们的
-
一房二卖、一房多卖、合同诈骗、民事欺诈行为,是否构成合同诈骗罪上海在线咨询 2022-03-06一些行为人在违约后虽然表示要承担责任,结合主观故意考虑,肆意挥霍所取得的对方财物等,合同诈骗罪行为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合同形式骗取对方当事人的财物,即只是为了获取更高的售房价格而故意“一房二卖”首先、支付房款来获取财物。从司法实践来看。而在民事欺诈中,其并不想非法占为己有,故意不履行其他合同,在具体行为上,这些行为均不能认定其具有承担违约责任的实际行动,构成合同诈骗罪的可能在签订合同时就没有履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