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几点思考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4-22 11:41:58 433 人看过

以刑事诉讼人权保障为视角

从十八世纪人权运动兴起以来,人权问题已成为当今世界范围内的热点话题,作为公民的基本权利,世界各国都十分重视对人权的保护。通常,人权的内容一般被认为有三大类,即人身权、财产权(包括生命权、生存权、人身安全权、人格尊严权等等);政治自由和权利;经济、文化、社会权利。其中人身权是享有其他权利的前提和基础,是公民最基本的权利。刑事诉讼法的修改,确立了无罪推定原则及其引申出的疑罪从无理念,标志着我国在刑事诉讼中,已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符合我国国情的人权保护体制。但笔者认为,我国无罪推定原则未能充分地得到贯彻,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权,特别是人身权的保护方面仍然存在问题。本文对无罪推定原则对人权保护的价值、刑事司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一些建议。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渊源、内涵及价值

(一)无罪推定原则的内涵。

无罪推定,是有罪推定的对称,起源于古罗马诉讼中的有疑,为被告人利益的原则,由于古代刑民不分,故又称之为无责任推定,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任何被怀疑为犯罪或者受到刑事控告的人在未经司法程序最终确认为有罪之前,在法律上应假定其无罪或者推定其无罪。无罪推定原则最基本的内涵是,任何人非经专门机关,依照法定程序被确定有罪之前,不能被认定为有罪,享有被认为无罪的权利。除此之外,无罪推定还具有以下几方面的内涵:

(1)、追诉者与被追诉者享有平等的法律地位。

(2)、侦查、追诉及审判机关负有全面调查收集和提供证据的职责,所调查收集的证据必须具有证明有罪的可靠程度,排除合理怀疑。

(3)被追诉人享有诉讼保障的权利,禁止对被追诉人和证人采取刑讯逼供、骗供、诱供等措施,非法证据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

(二)无罪推定原则的渊源。

最早表述无罪推定思想的是意大利法学家贝卡利亚,他在1764年所著的《论犯罪和刑罚》中指出:在没有作出有罪判决之前,任何人都不能被称为罪犯,任何人,当他的罪行没有得到证明的时候,根据法律他应当被看作无罪的人。此后,无罪推定原则逐渐法律化,至今已成为国际公认的司法原则之一。1789年法国的《人权宣言》第9条规定,任何人在其未被宣告为犯罪之前,应当被假定为无罪,即使认为必须予以逮捕。此后,无罪推定原则被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所重视。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世界人权宣言》第11条第1项规定:凡受刑事控告者,在未经依法公开审判证明其有罪前应视为无罪。1966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公民权利和政治权利国际公约》第14条第2项规定:受刑事控告之人,未经依法确定有罪之前,应假定其无罪。在社会主义国家,无罪推定原则也得到认可,前南斯拉夫《刑事诉讼法》规定:刑事被告人在其罪行未为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确定之前,不认为是犯罪的人。1978年前苏联最高法院全体会议的决议中指出:被告人(受审人)在其罪责未依法定程序被证明并被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所确定之前,被视为无罪。我国1996年修改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也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

世界上很多国家将无罪推定作为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而被归定在宪法中,如《美国联邦宪法》第5条和第14条修正案规定:非经正当法律程序,不得剥夺任何人的生命、自由或财产。1982年《加拿大宪法》第11条规定:在独立的、不偏袒的法庭举行公开审判中,依法证明有罪之前,应推定为无罪。《土耳其宪法》第2章第38条第4款规定:任何人在未被法院证明有罪以前,应推定为无罪。《越南宪法》第5章第72条第1款规定:在没有具备法律效力的法院判决书的时候,任何人都不被看作有罪并要受刑罚。《俄罗斯联邦宪法》第2章第49条规定:每个被控告有罪的人,在其罪行未被联邦法律所规定的程序证明和未被法院所作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判决之前,都被视为无罪。

(三)无罪推定原则的价值。

无罪推定原则的价值,突出表现在其在人权保护方面的价值。无罪推定原则以人权思想和人权理论的发展为契机,是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针对封建法律制度的落后、野蛮、残酷,在天赋人权的思想下提出的,无罪推定原则本身孕含了人权思想。无罪推定原则也必将推动人权保护的发展,它能够有效避免冤假错案、刑讯逼供的发生,从而切实保障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保障公民的身体健康权利,保障公民的名誉、人格尊严等权利,对人权保障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因而被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在相关法律文件中称为人权保障的基石。法学家们也对无罪推定原则给予了高度评价,美国诉讼学家罗纳德。伊斯利尔认为无罪推定原则体现了人人享有的身体自由及人身安全的权利。前苏联法学家斯特罗戈维奇认为无罪推定是最高的人道主义,是民主的诉讼原则,它在性质上具有十分深刻的道德、伦理内容,将无罪推定作为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是基于对人和人的美德的尊重,以及作为关心人和人的名誉这一前提的人格价值。前苏联学者蒂里切夫则认为无罪推定是苏维埃刑事诉讼所反映的真正社会主义民主、人道主义和法制原则。

二、对我国贯彻无罪推定原则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原因分析

无罪推定原则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切实,主要有以下原因:一是中国古代传统法律制度中,刑事司法采取有罪推定的原则,传统的侦查、审判模式和观念根深蒂固,一时不能得到改变。二是意识形态理论的影响,认为封建社会采取有罪推定的原则,资产阶级针对有罪推定,提出了无罪推定。我们坚决反对有罪推定,但也不是西方国家那种无罪推定,而是以客观事实为根据。从而确立了以事实为依据,以刑事法律为准绳的刑事司法原则。三是长期以来,刑事诉讼价值取向侧重于控制和惩罚犯罪,以维护社会秩序,许多制度设计简单、粗糙、不合理,忽视涉讼公民的人权等相关权益的保护。

(二)问题表现

无罪推定原则得不到充分贯彻的突出表现就是自证其罪、重视口供、刑讯逼供,以及滥用待审羁押措施和超期羁押。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02日 08:5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诉讼法相关文章
  • 立法过程贯彻依法原则的意义
    立法基本原则是国家立法指导思想在实际立法活动中的具体贯彻和落实,是对国家立法意图的总体概括;反映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客观要求。立法原则: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原则。它是关于立法路线的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思想路线在立法工作中的具体运用和体现。立法应当从实际出发,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地方立法应遵循的基本原则地方性法规是指享有地方性法规制定权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依照法定权限,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制定、修改和废止的在本行政区域范围内实施的规范性法律文件。地方性法规具有从属性、地方性的法律特征。从属性是指法律、行政法规是上位法,地方性法规是下位法,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行政法规的效力高于地方性法规;地方性是指地方性法规的适用范围只能限于本行政区域。上述两个法律特征,体现了制定地方性法规应当遵循的两个基本立法原则。即:一
    2023-08-05
    414人看过
  • 与无罪推定原则相悖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与无罪推定原则明显的相悖,这就是两个不同的立法观念但是却同时出现在中国的法律体系中。无罪推定原则的主旨是:对法院未被判决的任何人都是无罪的,都不得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早在1764年,意大利的法学家**利亚就在其代表作《论犯罪与刑罚》中说:“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犯罪的,只要还不能断定他已经侵犯了给予他共公保护的契约,是会是不能取消对他的公共保护的。”就从这里可以看出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是从有罪推定的角度上来说的,把一个无罪的公民放在一个被法律审查的地位上,公民的人权和人格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这里我仅以一个学者的身份对这条法律条文提出质疑,希望司法部还有社会大众能够多方位的思考。一、涉嫌强奸罪是确定了吗涉嫌强奸罪是还没确定。我国对犯罪的认定原则是无罪推定原则,法律规定未经法院依法定程序作出的生效判决确定有罪,任何人不得确定为有罪。如果经过认定确认构成强奸罪的,那
    2023-03-14
    452人看过
  • 我国立法贯彻公正公平的原则
    我国立法贯彻公正公平的原则是平等性、合理性、参与性、公开性。立法的科学性原则是:1、立法要体现理性化。法律本身是人类理性化的产物,理性化是立法的基础性和根本性要素,是科学性原则的具体体现;2、要体现合理化。既要科学、合理地规定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与义务,做到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又要科学、合理地规定国家机关的权力与责任,做到权力与责任相一致;3、就是要主观符合客观。在立法中要坚持从实际出发与注重理论指导相结合,客观条件与主观条件相结合,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稳定性、连续性、与适时变动性相结合,总结借鉴与科学预见相结合,中国特色与国际大势相结合。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第三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领导。国务院办公厅是全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主管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全国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办公厅(室)或者县级以上地方人民
    2023-08-09
    243人看过
  • 无罪推定原则的相关法规
    刑诉法第12条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规定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有人据此认为中国新刑诉法采用了外国法通行的无罪推定原则,这种认识并不确切。首先,应该明确,外国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包括被告人对被控罪行有权保持沉默,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均享有充分的辩护权,被告人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举证责任,案件事实认定遵循疑罪从无,疑罚从轻原则等诸多内容,中国新刑诉法对此并没有全盘照搬,而是进行合理的取舍,确立了自己的特色。例如,根据新刑诉法第93条,第139条和第155条之规定,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被告人必须回答公诉人及审判人员的讯问,因而均不享有沉默权。新刑诉法确立的无罪推定原则的主要含义有两条:第一,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依法独立享有对被告人的最终定罪权,具体体现在新刑诉法第12条的规定和取消了人民检察院的免予起诉决定权。值得的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是最终定
    2023-04-22
    188人看过
  • 最高检:贯彻疑罪从无原则坚决排除非法证据
    凡是以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或者威胁、引诱、欺骗等非法方法收集的言词证据,应当作为非法证据依法坚决予以排除。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邱学强26日说,检察机关要坚持以证据为本,加强对证据的审查判断,贯彻疑罪从无的原则,坚决排除非法证据。邱学强是在全国检察机关第三次公诉工作会议上说这番话的。他说,对检察机关立案侦查的职务犯罪案件和重大疑难复杂的刑事、经济犯罪案件,公诉环节讯问犯罪嫌疑人,要逐步实行全程录音、录像,有效固定关键证据,防止被告人翻供。对于未严格遵循法律规定收集的证据,必须依法重新收集或者采取其他补救措施后,才能作为指控犯罪的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要求,各级检察机关及公诉部门要以维护司法公正、树立法治权威为目标,按照依法、坚决、准确、有效的监督原则,突出监督重点,强化监督措施,全面加强对侦查、审判活动和死刑复核及死刑执行活动的监督,进一步加强对检察机关办理职务犯罪案件的内部监督制约,努力保障
    2023-04-22
    379人看过
  • 浅议我国的无罪推定原则
    无罪推定原则起源于意大利,是由著名法学家贝卡尼亚提出的。作为当今估计通行的一项刑事诉讼原则以及现代法治理念,该原则已深入人心,并为各国刑事立法所采用。无罪推定原则主张宽容、理性与保护个人权利。是否贯彻这一原则,现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民主法制发展程度与人权保护状况的标准之一。因为一个充满怀疑、缺乏理性与宽容的社会是一个不民主、不道德甚至有些刻薄的社会。为大多数国家认同并在国际上广泛使用的无罪推定原则的表述方式是这样的;任何人在被确定有罪之前应把其当成无罪的人对待,即推定为无罪。我国曾多次参加包括有无罪推定原则的国际公约,如《北京规则》等。并且未声明保留这一原则。但我国的《刑事诉讼法》第12条却这样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不能判断有罪。这是真正意义上的无罪推定原则吗?我觉得它只是有限的吸收了无罪推定原则的一些精神而已。因为无罪推定强调的是在确定有罪之前应视为无罪,而第12条的规定是说
    2023-04-22
    226人看过
  • 调解应贯彻和遵循哪些原则
    调解应贯彻和遵循以下几项原则:第一,自愿原则。自愿原则包括三方面的内容:一是是否采用调解方式解决纠纷,应由当事人自愿决定,人民法院不得强迫一方或双方当事人接受调解;二是是否达成调解协议,应由双方当事人自愿决定,不得将调解协议强加于任何一方当事人;三是调解协议的内容应是双方当事人共同意愿的表达,人民法院只能引导当事人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协议,决不能强迫或变相强迫当事人一方或双方接受法院的意见。第二,合法原则。合法原则首先要求双方当事人在法院主持下进行的调解过程合法,即程序合法,任何违反程序法的行为都将影响到调解协议的效力;其次,双方达成的调解协议内容要符合法律和政策;再次,双方达成的协议不能侵犯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合法权益。第三,查-明事实、分清事非的原则。要求调解应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分清是非与责任,真正达到保护当事人合法权益的目的,而不能以粗暴的方式强撮硬捏,或一味地当老好人、和稀泥
    2023-04-21
    194人看过
  • 如何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指出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其中一项核心要求就是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根据中央改革要求,为在刑事诉讼全过程全面贯彻证据裁判原则,关键在于完善证据规则,为法官审查判断证据提供明确具体的规范指引,并促使办案人员按照裁判的要求和标准收集、固定、审查、运用证据。着眼于法庭审判的证据规则,主要是指证据能力层面的排除规则,即,从反面规定哪些证据不具有证据能力,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最具代表性的当属非法证据排除规则。立足中国刑事证据法的发展历程,现阶段完善证据排除规则需重点关注两个方面:一是推动完善证据排除规则的规范依据,在此基础上明确哪些证据属于应当排除的证据,解决证据能力认定方面的争议。二是推动完善证据排除规则的实施程序,特别是审判阶段排除证据的程序,通过规范的程序有效解决庭审中的证据能力争议。应当认识到,证据排除规则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要以相应的法律规定作为规范依据。在我
    2023-06-06
    291人看过
  • 无罪推定原则的存在依据
    无罪推定,又可称为无罪类推(与有罪类推相对应),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在诉讼过程中,办案人员要对案件进行调查研究,因此,诉讼过程包含着一个认识过程,这就决定了必须把实事求是作为诉讼活动的基本原则之一。但是,诉讼过程具有双重属性,它不仅是一个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一个适用法律进行价值选择的过程。如果说认识过程所要回答的是事实是怎样的问题,那么,价值选择过程则要回答应当是怎样的问题。适用法律进行价值选择,其实质就是当各种利益发生冲突时,由司法人员以社会代表的名义在冲突的利益之间做出权威性的选择,因此,他们能够合法地对某些人课以罚金,没收财产,剥夺自由甚至生命以维护另一些人或整个社会的利益。那些把实事求是与无罪推定对立起来的同志机械理解和
    2023-04-22
    122人看过
  • 也谈“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
    1996年版《刑事诉讼法》第十二条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无罪推定原则的确立,反映了我国司法机关司法观念的进步,体现了宪法修正案保护人权的执法思想。然而,多年来形成的疑罪从轻、有罪推定的痼疾在我们一些基层司法机关至今依然是根深蒂固,我们一些基层司法工作人员至今依然是热衷于此。2005年4月19日上午,我在浮粱县法院法庭旁听了该院审理冯唐柏参与抢劫案的全过程,感慨颇多。开庭后不久,审判长就对犯罪嫌疑人冯唐柏(以下简称嫌疑人)说:你是否是投案自首必须符合三个条件,一是主动投案;二是如实交待犯罪事实;三是接受审判。现在,第一、第三个条件你都具备了,希望你把握机会,在庭审中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争取宽大处理。从庭审情况看,法院、检察院都认为嫌疑人没有如实交待自己的犯罪事实,所以嫌疑人投案自首的从轻情节不予认定。因为
    2023-04-22
    101人看过
  • 刑事诉讼的无罪推定原则,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区别
    一、刑事诉讼的无罪推定原则刑事诉讼的无罪推定原则是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无罪推定还包括被告人不负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义务,被告人提供证明有利于自己的证据的行为是行使辩护权的行为,不能因为被告人没有或不能证明自己无罪而认定被告人有罪。二、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区别疑罪从无和无罪推定的区别:1.定义不同: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依法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疑罪从无,是指刑事诉讼中,检察院对犯罪嫌疑人的犯罪事实不清,证据不确实、充分,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2.确立的意义不同:确认无罪假定原则,有利于解决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地位问题;“疑罪从无”作为无罪推定原则的一项具体内容,其意义在于:在既不能证明被告人有罪,又不能证明被告人无罪的情况下,推定被告人无罪。三、无罪推定的主要特点是什么无罪推定的主要特点是:1.中国的无罪推定原则更侧重于实质,而不仅
    2023-06-19
    422人看过
  • 对无罪推定原则的正确理解
    刑诉法第12条将“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对任何人都不得确定有罪”规定为刑事诉讼制度的一条基本原则,有人据此认为我国新刑诉法采用了外国法通行的无罪推定原则,这种认识并不确切。首先,应该明确,外国法中的无罪推定原则包括被告人对被控罪行有权保持沉默,被告人在刑事诉讼各阶段均享有充分的辩护权,被告人没有证明自己无罪的举证责任,案件事实认定遵循“疑罪从无,疑罚从轻”原则等诸多内容,我国新刑诉法对此并没有全盘照搬,而是进行合理的取舍,确立了自己的特色。例如,根据新刑诉法第93条,第139条和第155条之规定,犯罪嫌疑人应当如实回答侦查人员的提问,被告人必须回答公诉人及审判人员的讯问,因而均不享有沉默权。新刑诉法确立的无罪推定原则的主要含义有两条:第一,在刑事诉讼活动中人民法院依法独立享有对被告人的最终定罪权,具体体现在新刑诉法第12条的规定和取消了人民检察院的免予起诉决定权。值得的注意的是,这里强调的
    2023-03-26
    444人看过
  • 实施治安处罚应贯彻哪些原则
    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办理治安案件应当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一、军人探亲期间被打怎么办看对方是什么伤情。现役军人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是会根据具体违反的条例而收到相关部门的处罚的,而没有明确规定一违反就会收到拘留的的。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应当依法、公正、严格、高效办理治安案件,文明执法,不得徇私舞弊。二、携带管制刀具怎样处罚携带管制刀具处罚如下:1、可处5日以下拘留,并处500元以下罚款;2、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200元以下罚款;3、非法携带管制器具进入公共场所或者公共交通工具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治安管理处罚必须以事实为依据,与违反治安管理行为的性质、情节以及社会危害程度相当。实施治安管理处罚,应当公开、公正,尊重和保障人权,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三、骗二千可以立案吗骗二千不可以立案。被骗2000元不构
    2023-06-24
    83人看过
  • 社会保险法应当贯彻公平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布,到2009年2月15日,已经征集到各种意见68027条。在这些意见中,争议比较多的是第九条,其中第三款规定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由国务院规定。这意味着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将不受《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约束。社会保险法是社会保障法的组成部分,是为每一位中国公民提供公平社会保障的基础性法律。将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工作人员排除在外,令人诧异。首先,这违背了基本的程序正义原则。公务员不得自我增加福利,是各国立法的基本原则,政府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一切社会福利都必须由立法机关直接作出规定。授权国务院制定公务员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就等于授权国务院自行颁布行政法规增加公务员的社会福利,可以说是自定规则,自我受益。一些国家为了避免此类现象发生,明确规定凡是政府机关提出增加工资和社会福利的法案,国会表决
    2023-06-07
    201人看过
换一批
#刑事诉讼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诉讼法是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调整刑事诉讼活动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它调整的对象是公、检、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揭露、证实、惩罚犯罪的活动。它的内容主要包括刑事诉讼的任务、基本原则与制度,公、检、法机关在刑事诉讼中的职权和相... 更多>

    #刑事诉讼法
    相关咨询
    • 如何贯彻公平原则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5-09
      公平原则是平等原则的对立物,民法以追求形式平等为原则,以追求实质平等为例外;当遵循平等原则会产生严重的是指不公平时,在法定的例外情形,适用公平原则予以纠偏,合理确定民事主体的权利义务,以免造成对实质公平的过度违反,公平原则只能适用于法定的例外情形。
    • 推定无罪原则无罪推定原则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1-06
      无罪推定原则也可以称为无罪类推(对应有罪类推),简单来说就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或判决有罪之前,都应视为无罪。无罪推定强调被告人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审判中不能证明有罪的,应当推定无罪。
    • 贯彻谁主张, 谁举证的原则
      广西在线咨询 2021-08-29
      《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该条文体现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无论是原告、被告,还是第三人,谁主张一定的事实(包括肯定事实和否定事实),谁就有责任提供证据证明该事实。?当事人举不出证据证明该事实的,即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或者反驳,不能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就要承担不利于自己的法律后果,就可能败诉。因此,把“谁主张,谁举证”作为举证制度的一项重
    • 如何贯彻执行禁止反言原则
      重庆在线咨询 2022-11-21
      禁止反言原则的适用是: 1、在诉讼过程中,一方当事人陈述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或者对于己不利的事实明确表示承认的,另一方当事人无需举证证明。 2、一方当事人对于另一方当事人主张的于己不利的事实既不承认也不否认,经审判人员说明并询问后,其仍然不明确表示肯定或者否定的,视为对该事实的承认。
    • 何谓无罪推定其诉讼价值何在该如何贯彻这一
      河北在线咨询 2023-08-12
      无罪推定,简单地说是指任何人在未经证实和判决有罪之前,应视其无罪。因此,无罪推定所强调的是对被告人所指控的罪行,必须有充分、确凿、有效的证据。如果审判中不能证明其有罪,就应推定其无罪。应该说这一原则对于保障被告人的诉讼权利、诉讼地位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无罪推定原则,是以保护被告人的合法权利为目的的,而与之相适应的审判方式也必然是强调控辩平等的当事人主义诉讼模式。 我国法律规定,未经人民法院依法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