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止履行合同应当承担的义务:
1、提供证据证明对方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情形;
2、通知义务。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二十七条第二款规定,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第五百二十八条规定,当事人依据前款规定中止履行的,应当及时通知对方。对方提供适当担保的,应当恢复履行。中止履行后,对方在合理期限内未恢复履行能力且未提供适当担保的,视为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中止履行的一方可以解除合同并可以请求对方承担违约责任。
一、不安履行抗辩权概念是什么
不安履行抗辩权是指在有证据证明后,先付款义务人的经营状况严重恶化或者转让财产,抽逃资金逃避债务,或者谎称有履行能力的欺诈行为。有其他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可以暂停履行,接到中止履行通知后,未在合理期限内恢复履行能力或者提供适当担保的,可以先解除合同。
二、三大抗辩权是什么具体作用是什么
一、同时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的,应当同时履行。一方在对方履行之前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一方在对方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时,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行使同时履行抗辩权的主体是任何一方当事人。行使的条件是:在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债务;没有先后履行顺序;双方的债务均已届清偿期;对方有能力履行债务;对方未履行或者未按约定履行。
二、先履行抗辩权
当事人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先履行一方未履行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履行要求。先履行一方履行不符合约定的,后履行一方有权拒绝其相应的履行要求。
行使先履行抗辩权的主体是负有后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行使的条件是:在同一双务合同中互负债务;有先后履行顺序;负有先履行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有能力履行债务;先履行义务人不履行或者不按约定履行。
双务合同中的抗辩权包括同时履行抗辩权、先履行抗辩权和不安抗辩权三种。
三、不安抗辩权
应当先履行债务的当事人,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经营状况严重恶化;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丧失商业信誉;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应当承担违约责任。
-
合同履行中需承担什么义务
244人看过
-
不履行合同义务:合同当事人应承担的后果
64人看过
-
合同履行中的权利义务以及合同履行原则有哪些
223人看过
-
不按合同履行义务要承担的法律责任都有哪些
411人看过
-
承揽合同中承揽人应履行的义务以及风险责任谁来承担
219人看过
-
供电合同中供电人应承担哪些义务
311人看过
中止履行合同的情形: 有确切证据证明对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中止履行: (一)经营状况严重恶化; (二)转移财产、抽逃资金,以逃避债务; (三)丧失商业信誉; (四)有丧失或者可能丧失履行债务能力的其他情形。 当事人没有确切证据中止履行的... 更多>
-
合同履行应履行哪些义务?担保问题?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29对合同履行提供担保时,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 一般保证的保证人在主合同纠纷未经审判或者仲裁,并就债务人财产依法强制执行仍不能履行债务前,对债权人可以拒绝承担保证责任。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保证人不得行使前款规定的权利: (一)债务人住所变更,致使债权人要求其履行债务发生重大困难的; (二)人民法院受理债务人破产案件,中止执行程序的; (三)保证人以书面形式放弃前款
-
合同履行中需承担哪些义务,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8合同履行中需承担以下义务: 1、全面履行合同义务; 2、通知义务; 3、协助义务; 4、保密义务等。 根据《民法典》第五百零九条规定,当事人应当按照约定全面履行自己的义务。 当事人应当遵循诚信原则,根据合同的性质、目的和交易习惯履行通知、协助、保密等义务。 当事人在履行合同过程中,应当避免浪费资源、污染环境和破坏生态。
-
合同履行中需承担哪些义务,最新的规定是什么湖北在线咨询 2023-11-30法律分析 合同履行过程中需承担的义务有:合同中明确约定的义务、通知义务、协助义务、方便义务、减损义务、保密义务等附随义务,其中减损义务是指由于主客观原因而使一方遭受损失时,遭受损失的一方应采取必要的措施,以防止损失的扩大。
-
合同期中,不履行义务被终止合同,担保人是否要承担责任?湖南在线咨询 2022-10-17债务人不履行义务偿还债务的,担保人需要承担担保责任。《合同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订立借款合同,贷款人可以要求借款人提供担保。担保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担保法》的规定。《担保法》第十七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债务人不能履行债务时,由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的,为一般保证。《担保法》第十八条:当事人在保证合同中约定保证人与债务人对债务承担连带责任的,为连带责任保证。
-
合同的履行应遵守哪些义务北京在线咨询 2022-06-29(一)给付保管凭证; (二)妥善保管保管物; (三)亲自保管保管物; (四)不得使用或许可他人使用保管物; (五)危险通知义务,即当寄存人寄存的保管物出现因第三人追夺或者自然原因可能会失去的危险情形时,保管人应及时及时寄存人。 (六)返还保管物的义务,有孳息的,一并返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