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位继承制度具有什么意义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31 17:55:16 429 人看过

代位继承制度不仅体现了法的继承性,也体现了公平和养老育幼的两大基本原则。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孙子女、外孙子女并不是当然的法定继承人,而代位继承制度,则使得孙子女、外孙子女在其父或其母先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死亡的情况下享有对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遗产的继承权利。

代位继承制度的历史沿革

代位继承制度,早在罗马法中就有所涉及,代位继承始于罗马法中的按股继承。罗马市民法规定:“先死亡或受家父权免除的子之子,取得父之应继份。”这种直系血亲卑属代位继承的制度,逐渐延伸扩展到旁系血亲。原本没有代位继承制度的日尔曼法,由于受罗马法影响,后来也仿效了这种制度。近代各国立法几乎都沿用。法国、德国、等国,将代位继承的范围扩展到旁系血亲之间。在韩国民法典中关于户主继承,只许直系卑亲属男子有代位继承权,在财产继承则可以由兄弟姐妹直系亲属代位继承,而且妻子对于其夫也可以代位继承,与其他代位继承人的同一顺序为共同继承人。综上可以看出代位继承制度从罗马法开始得到了各国的扩展与延伸,代位继承的范围也在逐渐扩大。

在我国古代历史上,虽没有民法,也没有“代位继承”这个词,但是,早在唐朝就有了代位继承制度。《唐律疏义》中就有“兄弟之者,子承父兮”的规定;明令中和清律中也有“妇人之夫,无子志者,合承夫兮”的规定。1930年民国政府时期的民法继承编,则明确规定了被继承人的直系血亲卑亲属代位继承的制度。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

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

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4日 19:1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代位继承相关文章
  • 代位继承权在法律上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
    代位继承权的依据: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代位继承是本位继承的对称性。又称间接继承。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有代位继承权吗抚养关系的继子女有代位继承权。法定继承的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所以形成抚养关系的子女可以代位继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
    2023-07-10
    468人看过
  • 代位继承在民法典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一、代位继承在民法典中的具体含义是什么代位继承的含义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被继承人子女的继承顺序,继承被继承人子女的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制度。且代位继承的范围限制在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内。二、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有哪些方面1.性质不同。在代位继承中,代位继随便是直接参加被继承遗产的继承,且是基于其代位继承权的而取得的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而转继承是一种连续发生的二次继承,是在继承人直接继承后又转由转继承人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2.发生的时间和条件不同。代位继承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的制度。因此。代位继承人、只能在被代位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之前死亡的情形下发生。并且,只有被继承人的子女继承开始前死亡的,才会发生代位继承;3.主体的不同。代位继承中的代位继承人只能是被
    2024-01-12
    200人看过
  • 代位继承有什么效力,代位继承效力怎么样
    一、代位继承有什么效力,代位继承效力怎么样《民法典》规定代位继承必须具备的条件是被代位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者是与被继承人同时死亡。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只有被代位继承人的直系晚辈血亲才有权代位继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二、代位继承怎么样办理代位继承的条件关于代位继承的办理,如果在同一地区,凭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及派出所的户籍证明即可参与继承;如果不在同一地区,凭本人户口本、身份证外,还需要出示经过公证户籍证明方可参与继承。代位继承的条件如下:1、被代位人必须先于被继承人死亡。2、先死亡的被代位人
    2024-01-24
    169人看过
  • 代位继承如何定义
    法律综合知识
    一、代位继承如何定义代位继承是本位继承的对称。又称“间接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被继承人子女的继承顺序,继承被继承人子女的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制度。在代位继承中,死亡的继承人是被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行使继承权的是代位人。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权利,称代位继承权。代位继承人以被代位继承人之顺序进行继承。在继承时,代位继承人只能继承被代位人的应继份额。如果有两个以上的代位继承人,则由他们共同继承,按人数均分被代位人的应继份额。《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二、指定继承遗嘱如何写指定继承遗嘱的书写:1.立遗人的姓名、性别、年龄、
    2024-01-20
    217人看过
  • 继承代位制度中份额的确定方法
    代位继承份额确定为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比继承人先死亡的,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代位继承人有继承权。被继承人的子女比被继承人先死亡的,由被继承人子女的直系后辈血亲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比被继承人先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孩子继承。转继承代位继承区别1.两者适用的条件与时间不同。转继承适用的前提是继承人后于被继承人死亡,未实际取得遗产前;代位继承适用的前提是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且为被继承人的子或女。2.两者适用继承的范围不同。转继承既可以发生于法定继承之中,亦可以发生在遗嘱继承和遗赠、遗赠扶养协议等多种场合。代位继承只能适用于法定继承之中。3.两者适用的主体不同。被转继承人为享有继承权的全体继承人或受遗赠人;享有转继承权的人,通常都是被转继承人的若干法定继承人,不限于被继承人的晚辈直系血亲。而被代位继承人仅为被继承人的子女;代位继承人只能是被代位继承人的晚
    2023-07-02
    304人看过
  • 哪些人具有代位继承权
    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由死亡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继承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制度。它是法定继承的一种特殊形式。在代位继承中,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子女,称为被代位人;被代位人的晚辈直系血亲,称为代位继承人。根据有关法律规定,被继承人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都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不受辈数限制;被继承人的养子女、已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的生子女可代位继承;被继承人亲生子女的养子女可代位继承;被继承人养子女的养子女可代位继承;与被继承已形成抚养关系的继子女的养子女也可以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如果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能力又没有生活来源,或者对被继承人尽过主要赡养义务的,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但继承人已丧失继承权的,其晚辈直系血亲不得代位继承。如该代位继承人缺乏劳动又没有生活来源,或对被继承人尽赡养义务较多的,可适当
    2023-05-31
    310人看过
  • 代位继承制度:比较其特点与影响
    代位继承制度的比较是:1、以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为代位继承的唯一原因;2、被代位人在被继承人死亡前丧失继承权,可引起代位继承。日本、韩国、意大利等国和台湾省属于这一类型;3、被代位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丧失继承权,抛弃继承权,均发生代位继承。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代位继承制度具有什么意义代位继承制度不仅体现了法的继承性,也体现了公平和养老育幼的两大基本原则。按照我国法律的规定,孙子女、外孙子女并不是当然的法定继承人,而代位继承制度,则使得孙子女、外孙子女在其父或其母先于祖父母或外祖父母死亡的情况下享有对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遗产的继承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三条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
    2023-07-11
    87人看过
  • 代位继承人是否具有法定继承权
    代位继承人不是法定继承人。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一、遗嘱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财产应该如何分配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二、子女先于父母死亡怎么继承子女先于父母死亡的,由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代位继承是指继承人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继承人的直系卑血亲代替先亡的直系尊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种法定继承制度。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他的父亲或者母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三、第一顺位继承人有谁第一顺位的继承人有:1、配偶、子女、父母;2、丧偶儿媳对公婆以及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重要赡养义务的;3、代位继承中,被继承人
    2023-06-19
    83人看过
  •  了解代位继承:继承权转移的意义及影响
    根据法律规定,当被继承人的子女、兄弟姐妹在先于被继承人去世之前,其直系晚辈血亲以及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有权代位继承被继承人遗产中可继承的份额,并享有继承权。这一法律制度旨在确保在被继承人去世后,其子女和兄弟姐妹能够获得其应得的遗产份额。根据法律规定,当被继承人的子女、兄弟姐妹在先于被继承人去世之前,其直系晚辈血亲以及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有权代位继承被继承人遗产中可继承的份额,并享有继承权。这一法律制度旨在确保在被继承人去世后,其子女和兄弟姐妹能够获得其应得的遗产份额。 代 位 继 承 的 定 义 及 其 意 义代位继承是一种法定继承方式,其定义为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方式。代位继承的意义在于,能够保障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的合法权益,让他们有机会继承被继承人的遗产,并且能够减少社会矛
    2023-09-11
    356人看过
  • 代位继承的内容有什么,怎样进行代位继承
    代位继承的内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该已死亡的被继承人的子女,作为第一顺序的继承人,分配该已死亡的子女在活着时可以分得的遗产份额;代位继承没有辈数的限制。代位继承的方式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曾孙子女、曾外孙子女都可以代位继承。《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八条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子女的直系晚辈血亲代位继承。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由被继承人的兄弟姐妹的子女代位继承。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继承被代位继承人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
    2024-05-05
    462人看过
  • 代位继承权和赡养义务的关系代位继承的条件是什么
    代位继承权和赡养义务分别属于两个法律关系,没有关联。代位继承的条件如下:1、被代位人必须先于被继承人死亡;2、先死亡的被代位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3、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代位人的晚辈直系血亲;等等。一、儿子已去世孙女有没有继承权儿子已去世孙女是否有继承权有两种情况:1、老人没有立遗嘱,儿子已去世孙女有代位继承权;2、老人有立遗嘱,则按照遗嘱来定。父母先于祖父母去世的,孙子女对于祖父母的遗产,有代位继承权,能继承父亲有权继承的遗产份额。代位继承应当符合以下条件:1、被代位人必须先于被继承人死亡;2、先死亡的被代位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和兄弟姐妹,其他继承人如被继承人的配偶、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不发生代位继承;3、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代位人的晚辈直系血亲。二、民法代位继承有年龄限制吗代位继承没有规定年龄。只要符合以下条件,就可以代位继承,没有年龄限制:第一,被代位人必须先
    2023-04-02
    327人看过
  • 劳动争议仲裁代表人制度有什么意义
    一、相关概念解释劳动争议仲裁,是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根据当事人的申请,依法对劳动争议在事实上作出判断、在权利义务上作出裁决的一种法律制度。由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其所作的裁决并不直接侵犯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不服裁决,依法只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因而,此处所说的诉讼为民事诉讼,劳动争议诉讼由法院民庭审理,适用民事诉讼程序,实行两审终审。由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其所作的裁决并不直接侵犯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当事人不服裁决,依法只能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而不能提起行政诉讼。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千问题的解释》第1条规定,调解行为以及法律规定的仲裁行为,不属于人民法院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劳动仲裁委员会逾期不作出仲裁裁决或者作出不予受理通知的劳动争议案件人民法院应否受理的批复》中规定:劳动仲裁
    2023-04-28
    182人看过
  • 代位继承人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吗,代位继承的条件
    代位继承人在有经济负担能力时,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代位继承的条件包括六点,一是被代位人必须先于被继承人死亡,二是被代位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子女,三是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代位人的晚辈直系血亲,四是被代位人生前必须享有继承权,五是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六是代位继承人一般要根据被代位继承人的份额继承。一、代位继承人有赡养老人的义务吗代位继承人有赡养老人的义务,但是前提是该代位继承人有赡养的能力,《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四条规定,有负担能力的祖父母、外祖父母,对于父母已经死亡或父母无力抚养的未成年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有抚养的义务。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代位继承人有负担能力却不赡养老人的,在继承时可能不分或者少分遗产。二、代位继承的条件代位继承必须符合以下条件:1.被代位人必须先于被继承人死亡。2.先死亡的被代位人,必须是被继承人的
    2023-05-05
    451人看过
  • 转继承、代位继承是什么,转继承与代位继承的区别?
    一、转继承是什么?转继承,是指继承开始后,继承人没有表示放弃,却在遗产分割前死亡的,其继承遗产的权利转移给他的合法继承人。关于转继承是什么可以简单举例如下:在没有遗嘱的情况下,父亲死亡后,母亲和子女一同参与遗产的分配,但在遗产分割前,大儿子又死亡,此时,大儿子的合法继承人转受大儿子继承父亲遗产的权利,与其他遗产继承人一并参与遗产的分割;同时,大儿子的合法继承人还可以继承大儿子留下的遗产。构成转继承需要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1)只发生在被继承人死亡后,财产分割前,继承人又死亡的时候;2)死亡的继承人没有放弃继承权,也没有取得权利。转继承人直接参与分割被继承人的遗产,但是其一般只能继承被转继承人应得的遗产份额。二、代位继承是什么?代位继承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死亡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继承其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法定继承制度。代位继承需要满足:1)代位继承只适用于法定继承
    2023-02-25
    210人看过
换一批
#遗产继承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代位继承是指在法定继承中,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宣告死亡时,本应由继承人继承的遗产,由已死亡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位继承的法律制度,又称间接继承。其中,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为被代位继承人,代替被代位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人被称为代位... 更多>

    #代位继承
    相关咨询
    • 在我国代位继承制度的意义是哪些呢?
      河南在线咨询 2022-08-04
      代位继承是和本位继承相对应的一种继承制度,是法定继承的一种特殊情况。它是指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由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先死亡的长辈直系血亲继承被继承人遗产的一项法定继承制度,又称间接继承、承租继承。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称被代位继承人,简称被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遗产的人称代位继承人,简称代位人。代位人代替被代位人继承遗产的权利,叫代位继承权。
    • 代位继承制度的特点有哪些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10
      1、代位继承的发生,必须有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法律事实。被继承人的子女也就是被代位人,包括有继承权的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被继承人子女的死亡,包括民法所涉及的自然死亡和被宣告死亡。 2、代位继承人必须是被继承人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即被继承人的孙子女、外孙子女或曾孙子女、外曾孙子女等。代位继承不受辈数限制。 3、代位继承人一般只能取得被代位人应继承的遗产份额。
    • 法律对代位继承制度的解释是什么?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4-25
      被代位继承人只限于被继承人的先死子女。其他被继承人的继承人若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不发生代位继承。只有在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时才发生代位继承。于继承开始后被继承人的子女才死亡的或者先于被继承人死亡的人不是继承人的子女而是其他继承人的,均不能发生代位继承。当然,这里的子女包括被继承人的亲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
    • 什么是代位继承权、哪些人具有代位继承权?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0-12
      代位继承是本位继承的对称。又称“间接继承”。被继承人的子女先于被继承人死亡或被宣告死亡,被继承人的子女的晚辈直系血亲代替被继承人子女的继承顺序,继承被继承人子女的应继承的遗产份额的制度。
    • 代理人制度的意义
      浙江在线咨询 2023-11-06
      (1)使无诉讼行为能力的当事人能参加诉讼,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为当事人提供法律上的帮助,使他们能够更有效地行使权利、提出主张; (3)有助于法院依法正确及时地审理案件,接受监督,防止与减少违法与错误,提高审判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