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存在六大缺陷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1 10:15:37 75 人看过

在刑事诉讼中,关注刑事被害人的权利已成为目前司法实践中的难点和焦点。泸县法院通过调研后认为:刑事被害人权益保护存在六大缺陷,已成为引发刑事案件当事人上访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也是影响构建和谐新农村进程的一大障碍。

一、刑事被害人对案件的知情权受到严重限制。被害人作为犯罪行为所直接侵害的对象,理应享有对整个案件处理过程的知情权。但在司法实践中,他们根本不知道刑事诉讼已经进入到哪个阶段。具体地说,在侦查阶段,侦查人员除了向被害人了解相关情况外,基于保密原因不能向被害人说明案件侦查情况和处理结果,完全将被害人作为局外人看待。在起诉阶段,检察机关除听取被害人或委托人的意见外,也不会将已经掌握的案件情况告知被害人,被害人根本不知道应当如何配合检察机关的公诉活动。在审判阶段,除了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法院并不通知被害人到庭参加诉讼,也不公诉文书送达被害人。

二、被害人与检察机关意见分歧时,缺乏有效的救济手段。虽然被害人和公诉人同属于控方,但是由于诉讼目的、职责和地位的不同,二者在对惩罚犯罪方面存在诸多不一致的情形,当产生意见分歧时,缺乏有效的救济途径。如被害人认为行为社会危害性比公诉人认定的更加严重,要求加重处罚,而公诉机关则认为行为人的行为并不构成犯罪或者应判处较轻的刑罚;被害人认为应当还有其他人构成犯罪,而公诉机关不认为其他人构成犯罪;被害人只要求民事赔偿,而不要求惩罚犯罪,但公诉机关认为应当追究行为人的刑事责任等。

三、被害人对刑事诉讼部分没有发言权。在公诉案件中,除了提起附带民事诉讼外,如果不是公诉机关要求被害人当庭陈述,法院往往并不通知被害人到庭参加诉讼,也不送达判决书。被害人不知道案件何时开庭,何时审结,如何判决。当然也就谈不上在庭审过程中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即使在刑附民中原告人就是被害人的情况下,法院也很少听取被害人对公诉部分的意见。一些法官甚至认为,除刑附民案件外,传唤被害人到庭没有实际意义,反而会影响审理效率。这既不利于保护被害人的合法权益,也不利于查明案件事实。

四、刑事被害人不享有上诉权。按照刑诉法的规定,被害人虽然是重要的当事人之一,却不享有上诉权,不能及时、有效行使自己作为当事人的权利,被害人被冠以当事人之名,却无当事人之实,这与被告人的诉讼权利极不对等。即使被害人不服判决,也只能申请检察机关抗诉,但由于二者出发点和追求的目标不同,检察机关一般不会轻易抗诉。导致被害人的合理要求在许多情况下不能满足,只有无休止上访,以期引起上级领导的重视和批示。

五、被害人获得民事赔偿的范围狭窄。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都规定了被害人有获得赔偿的权利,但是又在获得赔偿范围上作了不利于被害人的限制,规定被害人仅可以要求物质损害赔偿,但不能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而民法规定被侵权人可以就侵权行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犯罪较一般侵权行为伤害更深、性质更严重,反而不能在刑附民中要求精神损害赔偿。这种法律规定上的冲突,更让受害人倍感遗憾和困惑。

六、被害人救济措施泛力。长期以来,由于故意伤害、交通肇事等刑事犯罪的被告人不具备履行能力,法院即使判决赔偿数万元,也只能是画饼充饥,从而导致被害人家破人亡、生活凄惨的案例不在少数,虽已引起有识之士思考,各地法院也在积极探索被害人救济途径,但由于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救济措施显得苍白无力。一是救助标准不统一,二是救济金来源渠道不畅,三是救济程序混乱。

(作者单位:四川省泸县人民法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03日 19:2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犯罪相关文章
  • 技术分享权存在哪些缺陷
    实际上,技术投资中的权利瑕疵主要有三种:(1)技术投资者不是法定权利人或合格的技术投资者,造成这一错误的主要原因是投资者没有正确理解职务技术成果的定义,错误地进行了投资把单位的技术成果当成自己的。关于职务技术成果权利的界定,已有许多详细的论述和解释,笔者在此不再赘述(2)拟投资的技术没有明确的产权属性,因此不具备民法和公司法意义上的公司投资财产资格,只能投资具有财产权的技术。作为企业投资的技术资产,它必须具有明确、稳定的产权。对于拟投入的专利技术,专利授权书不能充分保证专利权的稳定性。投资者还必须保证专利不存在被宣布无效的风险,或者风险最小;对于专有技术(技术秘密),投资者必须确保专有技术处于秘密状态,并不断采取保密措施,以保持其秘密状态,同时,具有一定的成熟性和实用性(3)提出的技术不具备足够的法律价值,导致后期性能纠纷例如,已经取得专利权的专利技术由于自身专利文件书写缺陷,专利价值很低
    2023-05-07
    310人看过
  • 以及商标法律保护体系存在哪些缺陷?
    商标法律保护体系存在的缺陷:1、驰名商标的概念界定不符合《巴黎公约》的宗旨;2、确立了驰名商标的“主动认定为主,被动保护为辅”原则;3、“主动认定”的模式不能解决驰名商标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问题。一、认定驰名商标应当提交什么认定驰名商标应当提交以下材料:1、证明主体资格的材料。例如,身份证、户口本等;2、证明该商标符合认定标准的材料。驰名商标标准为,该商标应当具有作为驰名商标受保护的记录、该商标应当具有一定的知晓程度、使用的持续时间应当达到一定期限等;3、符合法律规定的申请书;4、申请驰名商标的其他材料。二、中国驰名商标的认定原则中国驰名商标认定原则如下:1、被动原则:即必须由企业主动提出申请。2、个案原则:即企业就一个商标案件提出申请,认定机关根据企业商标是否符合《驰名商标认定和保护规定》的要求,成熟一件,认定一件。3、客观驰名原则:即在一定范围内客观驰名。三、一级驰名商标有什么要求驰名商
    2023-06-19
    77人看过
  • 相对刑事责任年龄规定存在的缺陷
    刑事责任年龄是指法律规定行为人对自己的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必须达到的年龄。中国刑法对此有相关规定。现行刑法规定处于14周岁至16周岁的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对8种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这种规定将某些性质相同的犯罪行为中的部分纳入其中,而将另一部分撇开,同时将某些社会危害性更为严重的犯罪行为排除在外,是不合理的。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规定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而没有规定性质更为严重的绑架罪刑法规定的绑架罪的起点刑为十年以上,而故意杀人罪基本刑也是十年以上,情节较轻的为三年以上,可见绑架罪的罪质不比故意杀人罪轻。而重伤害的量刑为三年以上十年以下,其罪质较绑架罪轻,量刑亦轻,因此相对刑事责任年龄的人,对故意杀人和重伤害行为负刑事责任,而对与故意杀人罪质相同,比重伤害罪质更为严重的绑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是不合理的。2、规定了强奸罪而没有规定拐卖妇女罪刑法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相对刑事责任
    2023-06-11
    91人看过
  • 债权凭证在法理上存在的缺陷
    1、债权凭证的自然属性只是一种债权,并不是什么司法行为,要改变其自然属性必须要有法律论据,从现行的法律来看,"债权凭证"所被赋予的司法内涵,并不如主张实施该制度者所认为的那样合法、合理。相反,债权凭证的所谓法律依据是经不起推敲的。换句话说,"债权凭证"是在一种特殊背景下产生的,是人们想回避一种执结率矛盾需求应运而生的,它自身不具有代表任何的法律意义实质,如果人们强制赋予它在执行中所需要的法律意义的话,结果只能造成法理上的矛盾和冲突。我国民事诉讼法及相关法律与司法解释也均没有规定执行机构或人民法院有权向债权人颁发"债权凭证"以终结执行程序。严格说来,执行机构或人民法院无权向债权人颁发"债权凭证",而且,从民事诉讼法的规定来看,债务人确没有财产可供执行只能作为中止的法定事由,而不能作为终结执行的法定事由。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执行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也已经明确"债务人确无财产可供
    2023-06-04
    166人看过
  • 澳大利亚技术移民政策存在缺陷
    一项调查显示,每年都有数万IT和会计专业的海外学生通过技术移民获得澳洲永久居民身份,但是他们中多数往往不能找到同所学技术相关的工作,却成了出租车司机。据澳洲日报引述澳新社消息,这项由联邦政府委派进行的调查中发现,澳洲目前的技术移民政策有很大的缺陷。调查主管莫纳士(Monash)大学人口统计学家比勒尔(BobBirrell)认为,目前的技术移民政策并不能解决澳洲技术工人短缺问题,很多海外学生在完成学位后,获得澳洲永久居民身份,但他们却不是澳洲所需要的工作人员。据估计,澳洲将在2005-06财年接纳多达14万移民,其中约9.8万为技术移民。目前该调查正在审核澳洲国内的海外学生移民申请。结果显示,将有约5万名技术移民申请人和其家人在2005-06财年通过申请,其中至少1.1万名为在澳洲完成学业的海外学生,这些人中大多数来自东亚,主修电脑科学和会计。比勒尔表示,在国内成功申请下永居身份的人数已增长
    2023-06-05
    289人看过
  • 侦查权控制方式存在的缺陷
    以我国目前的现实情况看,我国侦查权的司法控制,对于充分发挥公、检、法三机关的职能,揭露、证实和惩罚犯罪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其严重背离诉讼规律的客观要求,其缺陷和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㈠检察监督的缺陷:首先,检察机关所具有的这种法律监督地位,尽管在确保公安机关遵守诉讼程序方面,能发挥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我国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刑事司法体制的设计,在刑事诉讼中,公检都行使控诉职能,均承担着追诉犯罪的任务,彼此之间有着内在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这就使得检察官很难摆脱追诉犯罪的心理负担,往往在监督公安机关时心太软,对公安机关逮捕权的制约也常常流于形式。而且,检察机关在我国宪政体制以及在刑事诉讼中该不该定位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无论以诉讼理论上,还是以法治国家制度构建上,都不无问题。其次,检察机关的监督方式相当有限,也缺乏相应的保障措施,致使监督常常流于形式。例如,检察机关
    2023-04-25
    70人看过
  •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中存在的缺陷
    (一)农业植物新品种申请保护的品种构成不合理农业植物新品种保护的申请及授权数量少,品种构成也不合理。从申请数量上看,尽管每年申请的数量都在不断增加,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的差距。从构成上来看,品种分布很不均匀,申请植物新品种权的农作物主要是玉米、水稻、小麦等大田作物,占到了申请总量的90%以上,其他农产品申请数量较少,甚至是空白。以辽宁省为例,近几年来辽宁省每年取得的育种科技成果高达500多项,而其中申请植物新品种保护的还不足15%,已申请品种保护的也主要以玉米、水稻为主,大豆、蔬菜、果树品种很少。(二)植物新品种产权意识薄弱我国是实行知识产权制度较晚的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作为一项新的知识产权制度在我国也才刚刚实施四年多的时间,这使得广大科研单位和科研人员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重要作用没有充分的认识,知识产权意识薄弱,对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战略意义缺乏足够的了解和认识,品种权申请数量少。全国
    2023-06-21
    498人看过
  • 行政拘留-存在的缺陷
    中国行政拘留制度存以下缺陷:忽略了行政拘留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性、缺乏听证程序、缺乏制约机制以及救济途径不完善。(一)忽视了限制人身自由的特殊性行政拘留限制的是公民的人身自由,而人身自由权是《宪法》所规定的一种基本权利。但《治安管理处罚法》针对行政拘留并没有什么特殊性,该法将行政拘留与警告、罚款、吊销公安机关发放的许可证等并列,在适用程序等方面亦没有明显的区别。这样没有体现《宪法》和法律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忽视了人身自由权的特殊性。(二)缺乏听证程序行政拘留涉及的是公民基本权利自由权的处分,在适用行政拘留的过程中应该尤其谨慎,并且给予公民充分的程序性救济权利,如可以赋予行政相对人要求进行听证的权利。听证也称听取意见,指行政机关在做出影响相对人权利义务决定时,应听取相对人的意见。听证已成为当今世界各法制国家行政程序法的一项共同的、同时也是极其重要的制度。听证制度的发展顺应了现代社会立法、执法
    2023-06-06
    136人看过
  • 刑事辩护的缺陷与不足
    律师调查取证权
    中国修订后的刑事诉讼法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使辩护人无论在诉讼权利的行使范围上还是在诉讼的介入时间上都有所改进,但这只是一种立法上的努力,静态的立法成果并不一定和动态的司法实践一一对应。目前我国的刑事辩护人的诉讼权利行使状况并不乐观:一方面,辩护人的权利大量得不到落实;另一方面,辩护人本人的人身权利也经常面临威胁。中国的律师辩护现在正陷入几难境地。第一、会见难中国刑事诉讼法第96条规定犯罪嫌疑人在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后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可以聘请律师,受委托的律师可以会见在押的犯罪嫌疑人。两院三部一委发布的实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进一步要求律师提出会见犯罪嫌疑人的,应当在四十八小时内安排会见,对于组织、领导、参加黑社会性质组织罪、毒品犯罪、贪污贿赂犯罪等重大复杂的两人以上的共同犯罪案件,应当在五日内安排会见。这里的应当是要求办案机关必须在四十八小时或五日以内作出安排。在司法实
    2023-04-22
    174人看过
  • 民事调解制度存在哪些缺陷?
    调解制度作为解决纠纷的一种机制,是中国固有的传统,是享有"东方经验"之美誉的法院调解制度,被视为法院行使审判权诉讼制度中占有重要位置。其本质上是一种合意为核心要素的解决纠纷的方式,是私法纠纷领域的廷伸,是一种当事人主义。在审判实践中,由于缺乏明确具体的规定,民事调解制度存在如下缺陷:1、民事调解制度缺陷一:是随意启动调解程序。合法是民事诉讼调解有效的前提,含概了程序合法、实体合法。中国民事诉讼法规定,法院调解贯穿于审判程序的全过程,这意味着调解没有独立的程序。法官可以随时组织当事人调解,启动调解程序的随意性较大,造成诉讼调解中法官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过于突出,有悖于当事人主义的调解原则,使双方当事人诉讼权利受到一定压制,当事人自由选择纠纷解决方式的诉讼权受到侵害,同时也为"强制调解"、"恣意性调解"留下了广泛的空间,失去法院调解所具有的独特的公正价值。2、民事调解制度缺陷二:是调解无具体期限
    2023-06-02
    243人看过
  • 如何在刑事案件中保障被害人的合法权益?
    被害人收到判决结果后,对一审判决结果不服时,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提出抗诉的期限是收到判决后五日。抗诉时要注意抗诉案件告的是原审法院,是原审法院的错误判决。只有把原审法院的判决错在哪里搞清楚、弄明白,才能有的放矢地提起申诉。被害人申请检察院抗诉的时间是什么时候依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受害人申请检察院抗诉的时间一般是自收到判决书时开始计算,如果是一审判决的是五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九条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不服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的,自收到判决书后五日以内,有权请求人民检察院提出抗诉。人民检察院自收到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请求后五日以内,应当作出是否抗诉的决定并且答复请求人。第二百三十条不服判决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上诉和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检察院刑事抗诉书人民检察院刑事抗诉书检抗[]号原审被告人……(依次写明姓名,性别
    2023-07-06
    204人看过
  • 我国代位权制度存在哪些缺陷
    1.产生法律上的冲突。(1)与有关执行制度产生冲突以及存在的执行困难。(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权利难以确认导致债权人举证困难。2.我国代位权的种类偏少。3.对代位权行使方式规定过于狭窄。4.代位权人不享有优先受偿权。我国债权人代位权制度是怎样的(一)《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的规定,债权人代位权是指债权人依法享有的为保全其债权,以自己名义行使属于债务人权利的实体权利。(二)债权人提起代位权诉讼,应当符合下列条件:1、债权人对债务人的债权合法;2、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3、债务人的债权已到期;4、债务人的债权不是专属于债务人自身的债权。(三)债权人以次债务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起代位权诉讼,未将债务人列为第三人的,人民法院可以追加债务人为第三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三十五条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债权或者与该债权有关的从权利,影响债权人的到期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
    2023-07-22
    399人看过
  • 刑法中的被害人权益保护有什么意义
    加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有利于维护被害人的尊严以及被害人的人权,在《刑事诉讼法》中,强调的一直都是维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尊严与人权,然而,真正的人权,不仅是要及于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还要平等的及于被害人,这样才有利于贯彻“人人平等”的原则。只有加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切实保护被害人的权利,被害人的精神损失以及物质损失才可以得到维护,被害人才会在心理上感到平衡。加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可以有效的预防犯罪,同时被害人的权利得到了保护,被害人便也寻到了心理上的安慰,有利于防止被害人的心态失衡,从而便可以减少犯罪的因素,防止被害人向犯罪者转变。加强刑事被害人的权利保障是实现司法公正的客观要求,加强被害人的权利保障可以保障被害人在程序上、实体上的各种权益,有利于法治社会司法公正的实现。加强刑事被害人权利保障是顺应时代潮流的体现。现在社会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被害人的权利保障,突出被害人权利保障的
    2023-06-02
    88人看过
  • 行政追偿正当程序存在较大的缺陷
    伴随着现代国家赔偿理论和法治的发展,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神话国家逐渐变成了世俗的法治国家。国家责任逐步取代公务员的个人责任。国家公务员作为“替罪羊”代国家负责已逐渐成为历史。在一定程度上,这既有益于保障违法行政公务行为受害人的合法权益,又有益于减轻行政公务人员的精神负担和损害赔偿诉累,激励国家公务员在执行公务时充分发挥积极性和创造性,大胆处理公务,提高行政效能,无疑是法治的进步。然而,综观各国的法制实践,事实上仅有少数国家完全以国家责任取代公务员的个人责任———只要符合国家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即由国家完全负责,禁止向公务员追偿。例如,美国《联邦侵权法》明确禁止政府向公务员追偿。美国最高法院在美国诉吉*曼案的判决中也认为:“政府无权要求有过失的公务员对侵权损害承担责任。其理由是:1,承认求偿权是与国家赔偿制度相悖的;2,不承认求偿权并不等于放纵公务员,因为公务员要受公务员惩戒法和刑法的约束.而德
    2023-06-01
    307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刑事犯罪
    相关咨询
    • 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被侵权人怎么投诉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12
      根据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理解本条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被侵权人,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之后,有权要求获得赔偿的人。包括直接购买并使用缺陷产品的人,也包括非直接购买使用缺陷产品但受到缺陷产品损
    • 商标法律保护体系存在什么缺陷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26
      商标法律保护体系存在的缺陷: 一、驰名商标的概念界定不符合《巴黎公约》的宗旨; 二、确立了驰名商标的“主动认定为主,被动保护为辅”原则; 三、“主动认定”的模式不能解决驰名商标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的问题。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缺陷规定怎么做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27
      你所说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缺陷是存在的,但也有相关法规帮助。 《新消法》第55条是继《侵权责任法》第47条之后,第二个明确使用“惩罚性赔偿”词眼的条文,这进一步确认了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侵权责任体系中的地位;其二、从内容上说,《新消法》第55条包括2款规定,第1款规定是对《旧消法》第49条双倍赔偿的扬弃,变双倍赔偿为三倍,并以五百元为兜底赔偿,加重了对经营者欺诈情形的惩罚力度,而第2款则是对《侵权责
    • 保健仪器存在质量缺陷,消费者可以再知道自己的权益被侵害后索赔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2-15
      保健仪器存在质量缺陷,消费者可以再知道自身权益被侵害开始两年内,起诉要求该仪器的销售者或生产者赔偿自身损失。诉讼时效自造成损害的缺陷产品交付最初消费者之日起最长不超过十年;但是,尚未超过明示的安全使用期的除外。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生产者应当对自己的产品质量负责,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受害人人身伤害的,侵害人应当赔偿医疗费、治疗期间的护理费、因误工减少的收入等费用;造成残疾的,还应当支
    • 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要求损害赔偿的途径是什么
      江西在线咨询 2022-06-25
      根据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理解本条需注意以下三点:一是被侵权人,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人身、财产损害之后,有权要求获得赔偿的人。包括直接购买并使用缺陷产品的人,也包括非直接购买使用缺陷产品但受到缺陷产品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