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劳动仲裁如何确定劳动关系证据
根据《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确立劳动关系有关事项的通知》第二条规定,确定劳动关系的仲裁一般需要以下证据:
(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
其中,(一)、(三)、(四)项的有关凭证由用人单位负举证责任。
二、劳动仲裁仲裁不受理怎么办
劳动仲裁不受理的,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申请人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提交起诉状,起诉中应写明原告和被告的基本信息、诉讼请求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九条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三、劳动仲裁申请书内容怎么写
1.申请人、被申请人的基本信息;
2.申请事项;
3.事实和理由;
4.证据和证据来源;
5.结束语和呈文对象。
6.最后写上申请人姓名和日期,并且手写签名按上手印。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八条【仲裁申请】申请人申请仲裁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并按照被申请人人数提交副本。
仲裁申请书应当载明下列事项:
(一)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三)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可以口头申请,由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记入笔录,并告知对方当事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三章 仲裁 第二节 申请和受理 第二十九条 【仲裁申请的受理和不予受理】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认为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受理,并通知申请人;认为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并说明理由。对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受理或者逾期未作出决定的,申请人可以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劳动关系如何确定?劳动仲裁为您解答!
238人看过
-
劳动关系确定需要多久的劳动仲裁?
185人看过
-
劳动者在劳动仲裁期间,如何申请仲裁劳动关系
242人看过
-
如何准备劳动关系仲裁所需的证据
476人看过
-
劳务外包劳动关系劳动关系如何确定
276人看过
-
恢复劳动关系之后能申请劳动仲裁吗,劳动报酬如何确定
99人看过
-
自动离职如何举证证明劳动关系确实存在,如何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1用人单位认为劳动者是自动离职的,需要用人单位提供有关证据来证明劳动者是自动离职的,如果用人单位不能提供证据证明劳动者是自动离职的,则用人单位属于一种违法解除劳动关系,劳动者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要求用人单位支付违法解除劳动关系的赔偿金。1、去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内的劳动争议仲裁委,申请劳动仲裁,立案时需携带:仲裁申请书2份、申请人身份证复印件1份;相关证据复印件和证据清单2份;用人单位
-
仲裁庭怎么仲裁确定劳动关系?青海在线咨询 2023-10-25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下列情形的,劳动关系成立 1、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 2、用人单位依法制定的各项劳动规章制度适用于劳动者,劳动者受用人单位的劳动管理,从事用人单位安排的有报酬的劳动 3、劳动者提供的劳动是用人单位业务的组成部分
-
劳动仲裁仲裁机构对劳动关系的确认贵州在线咨询 2021-12-24仲裁机构确认劳动关系的程序: 1、提交申请书:当事人申请仲裁时,应当提交书面仲裁申请书,并根据申请人数提交副本。 2、仲裁受理:仲裁委员会应当自收到仲裁申请之日起五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受理的决定。仲裁委员会决定受理的,应当自作出决定之日起五日内将申诉书副本送达被申请人。决定不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3、开庭审理:仲裁庭应在开庭前五天书面通知双方开庭日期和地点。无正当理由拒绝出庭或者未经仲裁庭同意离开
-
确定劳动关系劳动仲裁有哪些规定?湖北在线咨询 2023-08-28在确定劳动关系的劳动仲裁当中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未订立书面劳动合同,但同时具备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主体资格,劳动关系成立。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认定双方存在劳动关系时可参照相关凭证。
-
仲裁要什么证据才能确认劳动关系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30(一)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职工工资发放花名册)、缴纳各项社会保险费的记录。 (二)用人单位向劳动者发放的“工作证”、“服务证”等能够证明身份的证件。 (三)劳动者填写的用人单位招工招聘“登记表”、“报名表”等招用记录。 (四)考勤记录。 (五)其他劳动者的证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