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律视角下如何判别欺诈行为
1.欺诈人的欺诈故意
欺诈故意是指行为人具有故意欺诈他人的意思,即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使被欺诈人陷入错误认识,并且希望这种结果发生的一种心理状态。
2.被欺诈人因欺诈而产生错误认识
被欺诈人的错误非因自己疏忽大意之故,而是因欺诈人的欺诈所致。所谓错误,是指对合同内容及其他重要情况的认识缺陷。
3.被欺诈人因错误而为意思表示
意思表示,是表意人将欲成立法律行为的意思表示于外部的行为。可见,意思表示是一种行为,是表意人将心理状态表示于外部的行为。它由三个要素构成,即效力意思、表示行为、表示意思。意思表示人欲使其表示内容引起法律上效力的内在意思要素,即效力意思;用以表达行为人内在意思的方式,即表示行为;通过表示行为表示于外部的意思,即表示意思。
4.欺诈违反法律违反诚实信用原则
诚信原则是民事法律的最基本原则,其要求当事人应当以善意的、诚实的、自觉的方式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这一原则的规定是为了平衡当事人与当事人、当事人与社会之间的利益关系。
二、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
合同民事欺诈行为的主要方式:
1.虚假的质量欺诈行为;
2.虚假的商品标识欺诈行为;
3.虚假的合同主体欺诈行为;
4.虚假的宣传欺诈行为;
5.虚假的价格欺诈行为。
三、合同欺诈要怎么赔偿
1.由于合同欺诈被骗取的财产由受害人主张,以有利于受害人为原则,决定是否返还。
2.由于欺诈行为使受害人对预期不利的规避决策失误致使规避没有实现,或因欺诈而决策失误致使预期利益无法实现或不能全部实现的,应当赔偿损失。
《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显失公平合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三节 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 第一百五十七条 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
法律视角下的合同诈骗罪判断
196人看过
-
法律角度下欺诈和诈骗之间的核心区别
60人看过
-
法律视角下如何评判企业合法裁员
179人看过
-
法律视点下对欺诈和诈骗的区别澄清
158人看过
-
法律视角下单位行为是否能构成贷款诈骗罪
369人看过
-
法律视角下如何起诉公司欠债
365人看过
-
如何识别消费欺诈行为的合法性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08法律分析 商家作出以下行为的,即可以被认定为消费欺诈行为:在销售的商品中掺杂、掺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以不合格商品冒充合格商品;销售国家明令淘汰并停止销售的商品;提供商品或者服务中故意使用不合格的计量器具或者破坏计量器具准确度的等。
-
怎样判断开发商的欺诈行为,开发商的欺诈行为如何判断宁夏在线咨询 2022-10-10第一,“欺诈”本身是一个主观的概念,难以形成客观的标准。第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买受人可以退房的情形包括:(一)故意隐瞒没有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的事实或者供虚假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二)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抵押的事实;(三)故意隐瞒所售房屋已经出卖给第三人或者为拆迁补偿安置房屋的事实;(四)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人未告知买受人又将该房屋抵押给第三人;(五)商品房买卖合同订立后,出卖
-
如何进行价格欺诈违法行为认定,哪些行为是价格欺诈浙江在线咨询 2022-07-26国家计委出台《禁止价格欺诈行为的规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认定以下13种价格行为为价格欺诈行为: 1、标价签、价目表等所标示商品的品名、产地、规格、等级、质地、计价单位、价格等或者服务的项目、收费标准等有关内容与实际不符,并以此为手段诱骗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购买的。 2、对同一商品或者服务,在同一交易场所同时使用两种标价签或者价目表,以低价招徕顾客并以高价进行结算的。 3、使用欺骗性或者误
-
如何用法律的角度判断诈骗?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3-09-09应当根据《刑法》当中所规定的犯罪构成要件来判断诈骗罪。客体要件是公共或者是私人的财产所有权,客观要件,主要表现为通过欺诈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财产。主观要件是非法占有他人财产为目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
-
价格欺诈行为有哪些如何纠正价格欺诈行为台湾在线咨询 2022-07-06第一条为维护市场秩序,禁止价格欺诈行为,促进公平竞争,保护消费者和经营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法人、其他组织和个人(以下简称经营者)收购、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有偿服务的价格行为,必须遵守本规定。 第三条价格欺诈行为是指经营者利用虚假的或者使人误解的标价形式或者价格手段,欺骗、诱导消费者或者其他经营者与其进行交易的行为。 第四条经营者与消费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