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人撤销之诉和再审的选择是一样的吗?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4-01-29 12:39:26 360 人看过

二者是不一样的。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关系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都是为权益受到侵害的案外第三人提供救济途径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制度。但两者在本质、适用主体范围、提起事由以及适用范围上存在诸多差异,应准确予以区分。

(一)两种制度的相同之处

1.两种制度的立法背景相同。《关于适用审判监督程序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五条创设了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为虚假诉讼中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第三人提供申请再审的救济途径。而随着虚假诉讼侵害第三人的情形愈演愈烈,仅靠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已无法解决现实存在的难题,因此法律增设了第三人撤销之诉,两者并存,共同保护受不法侵害的第三人的利益。

2.两者针对的都是已生效的裁判。再审程序是针对已生效裁判的纠错程序,若裁判不生效,再审程序就无法启动。对于第三人撤销之诉,若裁判不生效,第三人可通过法律赋予的事前救济程序即参与诉讼,行使诉讼权利,维护自己的利益,亦无需提起撤销之诉。由此可知,两者都是对生效裁判产生冲击的救济程序。

3.两者都是案外人救济其权利的非常救济措施。由于两种制度针对的都是已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为平衡生效裁判的安定性与维护受侵害第三人合法权益之间的矛盾,将两种制度在程序性质上都定性为特殊的救济程序。

(二)两者之间的不同之处

1.两者适用主体不同。新《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3款可知,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原告为“因不能归责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该法在第56条第1款规定了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的实体权利受到他人侵害时的常规救济程序,即参加到已开始的诉讼中主张权利,若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非因自己的原因未参加诉讼,则可提出撤销之诉来维护自己的权利。对于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在我国主要分为辅助性第三人和被告型第三人。

对于辅助性第三人,其主要在于辅助一方当事人参加诉讼,并不承担实体义务,此类第三人不符合第三人撤销之诉中“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条件,故该类第三人不能提起撤销之诉。对于被告型第三人主要是法院依职权追加的第三人,由于很有可能承担民事责任,故只要其满足“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即可通过撤销之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利。

在第三人申请再审中,根据案外人对执行标的物主张权利的性质不同,其案外人的情形也不同。根据学界的主流观点,主要包括物权中的所有人和准所有人。主要包括所有权人、担保物权人、用益物权人、法定诉讼担当人等。第三人申请再审的适用主体可能包括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但其范围远远大于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主体的范围。

2.两者制度的适用程序不同。

第三人撤销之诉的第三人是诉讼程序之外的第三人,他在生效裁判对其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过程中并没有参加到原诉讼中,法律即赋予他撤销原生效裁判的权利,第三人行使这种撤销权在本质上是启动了一个以原诉讼原、被告为共同被告的新的诉讼,是为救济其权利的第一次诉讼,若该诉讼中的当事人不服第一审裁判,当事人仍可上诉,其上诉权有充分的保障。

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它是特别的纠错程序,若案外第三人发现已生效的裁判在程序上有瑕疵或存在实体依据的缺失,损害的第三人的合法权益,第三人即可申请再审,若法院同意再审申请,启动再审程序,案件即根据原审审级适用第一审程序或第二审程序。在适用一审程序时,若当事人不服一审判决可上诉,若适用的是二审程序,则裁判即为终审裁判。

3.两者提起的事由不同。

第三人撤销之诉中只要生效裁判损害了第三人的利益,第三人即可提起撤销之诉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而在第三人申请再审中,以“纠纷解决过程中的程序瑕疵和实体依据缺失”为提起事由。只要案外人认为已生效的裁判的审判活动存在程序瑕疵或作出裁判的实体法律依据不足,即可申请法院再审,若事由成立,就可以启动再审程序

所以第三人撤销之诉和再审肯定是不一样的,对一个案件再审可能是出于这个案件又有了新的证据,或者是这个案件有了新的走向,但是第三人撤销之诉,他本质上就是一个案件已经终结,但是终结的这个案件,它的判决侵害到了第三方当事人的相关合法权益,才会进行再次审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0日 00:56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行政第三人撤销之诉和再审执行异议的区别是什么
    1、两者的本质不同。第三人撤销之诉本质是新诉,是对第三人实体权益的救济并且是第一次救济。执行异议是特别救济程序。2、两者适格主体范围不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适格主体是“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并且第三人必须是原审诉讼案件外的第三人。案外人执行异议的主体,法律没有明确规定,案外人申请再审之诉的主体主要是指物权人但不限于物权中的所有权人。执行过程中,案外人对执行标的提出书面异议的,人民法院应当自收到书面异议之日起十五日内审查,理由成立的,裁定中止对该标的的执行;理由不成立的,裁定驳回。案外人、当事人对裁定不服,认为原判决、裁定错误的,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办理;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可以自裁定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启动程序的先后,当事人只能选择一种相应的救济程序,不能同时启动两种程序,且一旦选定不允许再审变更。具体操作如下:1
    2023-04-13
    362人看过
  • 不服第三人撤销之诉判决能否再审
    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的区别,通常我们可以理解为前者更多地以新发现或新掌握到的事实为基础提出诉讼主张,而后者则主要针对已经由审判机关认定并发布生效裁决所涉及的案件事实出现错误时,对原判进行全面且深入的重新审查。值得注意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中对这两种特殊诉讼程序均有所明确规定,即在审理当事人提出再审请求的法律关系时,若原先是依照第一审程序作出的判定,应按照同样的程序另行组建合议庭加以处理;然而若原判系由第二审程序或是更高级别的人民法院提审做出,那么就应该依照该程序和要求再次组成合议庭来完成再审工作。《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一条人民法院审理第二审民事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人数,必须是单数。发回重审的案件,原审人民法院应当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
    2024-04-25
    238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中第三人撤销之诉可以再审吗
    一、《民事诉讼法》中第三人撤销之诉可以再审吗《民事诉讼法》中第三人撤销之诉不可以再审,因为第三人撤销之诉不符合再审之诉的特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条规定当事人的申请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一)有新的证据,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二)原判决、裁定认定的基本事实缺乏证据证明的;(三)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是伪造的;(四)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的主要证据未经质证的;(五)对审理案件需要的主要证据,当事人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书面申请人民法院调查收集,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六)原判决、裁定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七)审判组织的组成不合法或者依法应当回避的审判人员没有回避的;(八)无诉讼行为能力人未经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或者应当参加诉讼的当事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或者其诉讼代理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的;(九)违反法律规定,剥夺当事人辩论权利的;(十)未经传票传唤
    2023-04-13
    110人看过
  • 案外人申请再审第三人撤销之诉是否合法?
    案外人申请再审第三人撤销之诉是合法的,但是必须要符合申请再审或者是申请第3人撤销之诉的条件。第三人撤销权之诉是指非因自身原因没有参加到他人之间的审判程序,针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生效判决对其不利部分予以撤销的请求。《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九十二条第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起撤销之诉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出,并应当提供存在下列情形的证据材料:(1)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2)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全部或者部分内容错误;(3)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第二百九十五条民事诉讼法第五十六条第三款规定的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是指没有被列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当事人,且无过错或者无明显过错的情形。包括:(1)不知道诉讼而未参加的;(2)申请参加未获
    2023-04-06
    387人看过
  • 第三人撤销之诉和再审不能并用关系有哪些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和再审不能并用有哪些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指非因自身原因没有参加到他人之间的审判程序,针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生效判决对其不利部分予以撤销的请求。在民事诉讼现有的规定下,案外第三人同时享有两种程序权利来保护自己的权益,但不能同时适用,两者之间只能选择其一。关于两种程序具体如何协调,有待于最高人民法院在司法解释中予以明确。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审理程序,应当属于一般民事诉讼与再审程序相结合的特殊程序,在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未出台之前,可以参照当事人申请再审案件的有关程序性规定进行审理。第三人撤销之诉起诉时间为避免对法律关系造成长期的不稳定,维持裁判的公信力,法律对第三人提起撤销诉讼做了必要的限制。《民事诉讼法》第56条第三款规定,案外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生效裁判侵害之日起六个月内提出。这里的“六个月”应理解为除斥期间。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必要性是什么?当前,诉讼实践中存在大
    2023-02-19
    338人看过
  • 再审时申请第三人撤销之诉法院会受理吗
    再审时申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只要满足法定条件法院就会受理。《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三百零一条第三人撤销之诉案件审理期间,人民法院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裁定再审的,受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将第三人的诉讼请求并入再审程序。但有证据证明原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先行审理第三人撤销之诉案件,裁定中止再审诉讼。一、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的区别有哪些?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的区别是:第三人撤销之诉是依据新事实提起的新的诉,而不是《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再审理由;第三人撤销之诉是基于新的事实提起的新诉,可以上诉,而案外人申请再审,既可能是一审再审,可以上诉,也可能是对二审案件进行的再审,就不能上诉了;第三人撤销之诉一定是由原审法院管辖,而案外人申请再审一般是由上一级法院审理。二、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条件有哪些?1、主体条件有权提起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主体:有独三、
    2023-03-02
    105人看过
  • 撤销之诉被第三人撤销后再次起诉是否合法
    一、撤销之诉被第三人撤销后再次起诉是否合法第三人撤销之诉撤回后可以再次申请。第三人撤销之诉、案外人再审申请制度、执行异议之诉,都是对虚假恶意诉讼进行多方面的规制,避免债务人通过虚假诉讼的执行或虚假诉讼侵犯第三人权益。但制度的当事人、适用阶段、程序等方面各有区别。二、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条件是什么第三人撤销之诉是指非因自身原因没有参加到他人之间的审判程序,针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生效裁决对其不利部分予以撤销的请求。其适用条件是:适格的当事人:适格的原告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第一,必须是原诉讼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第二,对撤销之诉享有诉讼利益,这种利益来源于原判决给第三人带来的利益损害。第三,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而未受到程序保障。1.客体范围: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客体不仅包括法院做出的判决、裁定、调解书,也包括仲裁机构的裁决书和调解书。2.起诉期间:案外人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生效裁判侵害之
    2023-08-24
    296人看过
  • 第三人撤销之诉变更之诉确认之诉的是哪一种?
    第三人撤销之诉是变更之诉,不是确认之诉。第三人撤销之诉主要指的就是不是因为自己的原因,没有参加到他人的审判程序,针对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生效判决,对其不利的部分是可以提出撤销的请求,因为损害其个人利益。(一)适格的当事人适格的原告应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必须是原诉讼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2、对撤销之诉享有诉讼利益,这种利益来源于原判决给第三人带来的利益损害。3、因不可归责于自己的事由而未受到程序保障。有的学者认为:“对于遗漏了的必要共同诉讼人,根据新《民事诉讼法》第200条第8款的规定,该当事人可申请再审。”有的学者认为:“第二百条列举的是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其实并不能适用案外人,因此,提起撤销之诉的主体,还应该包括遗漏的必要共同诉讼人的情形。”将遗漏的必要共同诉讼当事人纳入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主体范围之内,可以更好保护其利益,遏制恶意诉讼,也使规定更协调一致。另外,原诉讼的原告和被告应列为共同被
    2024-01-24
    387人看过
  • 第三人民法院撤销异议之诉和再审有什么关联?
    一、第三人民法院撤销异议之诉和再审有什么关联?第三人撤销之诉与申请再审、执行异议之诉的关系。针对执行异议的裁定,案外人和当事人不服,可以申请再审或执行异议之诉。但这两者并不是自由选择关系,而是因为案外人的主张是否与原判决、裁定有关,如果认为原判决、裁定有错误,则是申请再审;如果与原判决、裁定无关,则是提出执行异议之诉。既然执行异议之诉是针对案外人的主张与原判决、裁定无关的情形,那么它与第三人撤销之诉就更没有关系了,因为后者是针对案外人认为原裁决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情形。1、先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可以提执行异议,但不能申请再审;2、先提出执行异议的,不服异议裁定,只能申请再审,不能提第三人撤销之诉;3、如果原判决未进入执行程序,则不能提执行异议和申请再审,只能提第三人撤销之诉。二、执行异议之诉与再审有什么区别两种程序的区别区别一:针对对象执行异议之诉执行行为所指向的执行标的(对原判决、裁定
    2023-04-13
    172人看过
  •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与执行异议的标的是否相同?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与执行异议的标的是否相同?他们的标的是不相同的。1、诉讼标的不同必要的共同诉讼当事人:诉讼标的是共同的,对诉讼标的态度一致,或共享权利、或共担义务。独立请求权第三人:对诉讼标的持有全部权利,排除其他人的权利。2、诉讼地位必要的诉讼当事人:或共为原告、或共为被告,是原被告之间的争议;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既不为原告也不为被告,独立存在与原被告之外,可独立起诉3、参加方式必要的共同诉讼人:在原告起诉或被告被诉时,应一同参加或法院追加有独立请求权第三人:法院不能主动追加二、第三人撤销之诉和案外人申请再审制度的区别有哪些?1、制度性质不同第三人撤销之诉:是“补审”不是“再审”,——对应当审理而未审理的诉的一部分进行的补充审理(基于该制度当事人是诉讼第三人提出)。只有第三人能够提出足以影响本诉裁判的证据或事实时,方能启动第三人撤销之诉程序;只有本诉裁判与第三人有实质上的利害关系
    2024-01-22
    382人看过
  • 第三人撤销之诉审理期间进行再审法院怎样处理
    一、第三人撤销之诉审理期间进行再审法院怎样处理1、第三人撤销之诉审理期间,进行再审的,人民法院按以下情形处理:(1)受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将第三人的诉讼请求并入再审程序;(2)但有证据证明原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先行审理第三人撤销之诉案件,裁定中止再审诉讼。2、法律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的解释》第二百九十九条第三人撤销之诉案件审理期间,人民法院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裁定再审的,受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将第三人的诉讼请求并入再审程序。但有证据证明原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先行审理第三人撤销之诉案件,裁定中止再审诉讼。二、案外人执行异议需要准备的材料1、异议书,并按对方当事人的人数提出副本;异议书应当记明以下内容:(1)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
    2023-06-17
    358人看过
  • 什么是第三人撤销之诉,关于第三人撤销之诉有何规定?
    虽然对于民事诉讼而言,调整的主要是当事人之间的法律关系,但法律关系的主体、客体往往会涉及到第三方。如果造成了民事诉讼程序的相对性与实体上民事法律关系主体多元性之间的矛盾,如果不对第三人权益进行有效的保护,民事案件的审理就可能会产生程序上合法,实体上却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裁判。本应作为有独三或者无独三的人因不能归责于本人的事由未参加诉讼,但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的,可以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6个月内,向作出该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人民法院经审理,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诉讼请求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律师补充:在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中,对第三人的权益保护不仅依靠诉中第三人参加诉讼和执行阶段的执行异议制度,民诉法同时也对受到侵害而未能参加诉讼且案件也未能进入到执行程序的第三人
    2023-05-07
    297人看过
  • 一审、二审维持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如何让处理?
    一、一审、二审维持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如何处理?第三人撤销之诉审理期间,人民法院对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裁定再审的,受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将第三人的诉讼请求并入再审程序。但有证据证明原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先行审理第三人撤销之诉,并裁定中止再审程序。第三人的诉讼请求并入再审程序的,按下列情形分别处理:①按照一审程序审理的,人民法院应当对第三人的诉讼请求一并审理,所做出的判决可以上诉;②按照二审程序审理的,人民法院可以调解,无法通过调解解决争议的,裁定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发回一审法院重新审理,重审时应列明第三人。第三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提起撤销之诉的,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民事权益受到损害之日起六个月内,向作出生效判决、裁定、调解书的人民法院提出。超过六个月期间,第三人提起撤销之诉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二、第三人撤销之诉的
    2024-01-05
    490人看过
  • 第三人撤销之诉受理后就一定会撤销之前的判决吗?
    第三人撤销之诉受理后不一定就会撤销之前的判决;法院审理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案件时,先对第三人提出的撤销理由进行审理,撤销理由成立的,法院应当撤销或者变更原审裁判和调解对第三人不利的部分,并同时对第三人与原审当事人之间、原审当事人之间的实体权利义务关系重新作出裁判,即“诉讼请求成立的,应当改变或者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撤销理由不成立的,驳回诉讼请求。第三人提起的撤销之诉是依据新事实提起的新诉,对新诉的裁判,当事人和原诉的当事人可以提起上诉。第三人提出撤销之诉应当满足以下条件:一是因为不能归责于自己的事由未参加诉讼。知道原诉会损害自己的利益且能参加诉讼而未参加的第三人,不得提出撤销之诉。二是有证据证明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调解书的部分或者全部内容错误,损害其民事权益。实践中,第三人提起撤销之诉的撤销事由主要有以下几类:(1)当事人恶意串通进行诉讼,损害其利益;(2)第三人对原判决、裁定、
    2024-02-02
    383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的区别
      重庆在线咨询 2024-03-28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案外人申请再审的区别如下:1、两者的本质不同;第三人撤销之诉本质是新诉,案外人申请再审之诉属于再审制度;2、两者适格主体范围不同;第三人撤销之诉适格主体是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并且第三人必须是原审诉讼案件外的第三人,案外人申请再审之诉的主体,法律没有明确规定;3、适用的程序不同;第三人撤销之诉适用一审程序,案外人申请再审之诉适用审判监督程序;4、制度性质不同。
    • 第三人撤销之诉与再审的区,具体的规定是什么
      上海在线咨询 2023-10-17
      第三人撤销之诉一般为基于新的事实而提起的诉讼,而再审则是对于已经确定的案件事实的错误判决进行的重新审理。《民事诉讼法》规定,审理再审案件,原来是第一审的,按照第一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原来是第二审的或者是上级人民法院提审的,按照第二审程序另行组成合议庭。
    • 什么是选择之债和选择权选择
      四川在线咨询 2022-06-13
      选择权人行使选择权,以一方的意思表示确定一种给付,使债成为简单之债,发生法律关系的变动,因而选择权为形成权。选择权属于双方当事人时,为非专属权,可以继承,也可以基于债权让与或债务承担而移转于其他承受人但当第三人享有选择权时,原则上应由第三人行使,不得转移于他人。选择权与债权有附从关系,一般也不得与债权分离而让与。 选择之债的选择权可以归属于债权人、债务人或第三人。一般国家民法都规定,除法律另有规定
    • 再审的抗诉和撤回再审抗诉的撤回是否可以撤销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7-26
      法院审理检察院抗诉的再审案件,检察院在开庭审理前撤回抗诉的,应当裁定准许;检察院接到出庭通知后不派员出庭且未说明理由的,可以裁定按撤回抗诉处理,并通知诉讼参与人。申诉的撤回:法院审理申诉人申诉的再审案件,申诉人在再审期间撤回申诉的,应当裁定准许;申诉人经依法通知无正当理由拒不到庭或者未经法庭许可中途退庭的,应当裁定按撤回申诉处理,但申诉人不是原审当事人的除外。
    • 什么是第三人撤销之诉?第三人撤销之诉的前提条件有哪些?
      西藏在线咨询 2024-12-20
      提出第三人撤销之诉的条件包括:必须是不在原诉讼当事人范围内的第三人、享有撤销之诉的利益,以及由于无法归咎于自己的原因而未受到适当的程序保障。在我国的第三人撤销之诉审判中,经过审理,如果诉讼请求成立,法院应作出相应的改变或撤销原判决、裁定、调解书;如果诉讼请求不成立,则应驳回诉讼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