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0日,广安市邻水县九龙镇。一位骑着三轮车的个体老板拦住该镇居民甘国伦问:你用了两年的黄龙水厂的自来水,效果到底怎么样?我想用黄龙水厂的水,怎么申请呢?目前,九龙镇许多居民希望用上黄龙水厂的自来水,黄龙水厂的水取于洞穴水,很干净。而镇办企业九龙水厂的水源取于该镇上游水库地表水,我们当然愿意选择使用洞穴水。
但由于现行体制规定:九龙镇场镇居民只能使用镇办企业九龙水厂的水。在这一体制樊笼的束缚下,该镇许多居民使用黄龙水厂洞穴水的愿望成为镜中花、水中月。但还是有一部分居民冒着重重压力,接上了洞穴水。于是该镇居民为用水选择权开始了艰难的博弈之旅。
一个疑问:为何没有用水选择权?
九龙镇距离邻水县城40多公里,全镇人口近7万,场镇人口近3万,九龙镇被纳入四川省首批试点小城镇建设范围。目前,该镇是邻水县最大的镇,也是广安最大的小城镇之一。
九龙镇有两个供水企业,一是镇办企业九龙水厂,另一个是民营企业邻水县黄龙水厂。在2006年之前,九龙镇的场镇居民无法选择地使用九龙水厂的供水。2006年之后,黄龙水厂开始从农村包围城镇,开始零星地向城镇居民供水,甘国伦实地考察了黄龙水厂的水质后,决定改用黄龙水厂的水。在他的牵头下,镇上首批5户居民自己投资5300元,买来输水管道,将黄龙水厂的自来水引入了自己的水龙头。在此之后,民营企业黄龙水厂的水宛如星火燎原,从首批5个用户逐步发展到了现在的300多个用户。这些用户中,包括九龙镇初中、九龙派出所、镇农技站站长秦安全、镇信访办主任秦鹏、里仁村主任冯良等当地的一些单位和个人。12月9日,九龙镇最好的酒店龙都大酒店也向黄龙水厂提出书面申请,要求使用黄龙水厂的自来水。
由于邻水县水利局在2004年黄龙水厂开办之初,就对黄龙水厂的供水范围进行了核定:邻水县梁板乡黄龙村、九龙镇场镇外围,而镇办企业九龙水厂的自来水供水范围就在场镇。这一约束就导致九龙场镇许多居民望水兴叹,如果选择黄龙水,就有可能遭到强行拆除水管。事实上,也有部分居民和单位正因为擅自使用了黄龙水,遭到了九龙水厂的反弹,水管被强行拆除。一些场镇居民于是提出了这样的疑问:我们作为用水户,为何没有用水选择权?
两相比较:两处取水源水质差别大
12月10日,记者专程来到九龙水厂的取水源上游水库,该水库位于一片小丘陵之间。附近农村居民的住房大多位于水库上方,洗衣、倒脏水的现象随时都存在。还有一些网箱养鱼,水的颜色略微偏黑。加之水库边缘生长了大量的水葫芦等水草,导致水质较差。还有死鸡、死猪抛弃在水库里。
-
自主选择权与消费者权益
223人看过
-
酒水促销:还消费者自主选择权
120人看过
-
自主选择权概述
414人看过
-
直选企业工会主席有利博弈
187人看过
-
自由选择权VS自主经营权
318人看过
-
物管擅装热水器侵犯了业主自主选择权
453人看过
自主选择权是指消费者可以根据自己的消费需求,自主选择自己满意的商品或服务,决定是否购买或接受的权利。它是消费者的一项权利。 此外,《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提出其他不合理的条件,不得进行欺骗性的有... 更多>
-
-
自主选择权的特点江苏在线咨询 2022-08-31在消费者行使其自主选择权时,有两个问题应予注意: 1、必须合法行使,不得滥用自主选择权,即其选择权的行使必须符合法律的规定,尊重社会公德,不侵害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 2、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并不排除经营者向消费者进行商品、服务的介绍和推荐。
-
消费者的知悉真实情况权与自主选择权是什么意思, 什么是自主选择权湖北在线咨询 2022-02-09知悉真实情况权即消费者所享有的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的过程中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消费者有权知悉的情况具体包括商品的价格、产地、生产者、用途、性能、规格、等级、主要成份、生产日期、有效期限、检验合格证明、使用方法说明书、售后服务,或者服务的内容、规格、费用等等。自主选择权即消费者自主选择商品或者服务的权利。包括两方面:一是对商品的品种、服务方式及其提供者应有充分选择的余地;二是对于选择商
-
哪些行为侵犯自主选择权或知情权新疆在线咨询 2022-10-07消费者有权自主选择提供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自主选择商品品种或者服务方式,自主决定购买或者不购买任何一种商品、接受或者不接受任何一项服务。(自主选择权)消费者享有公平交易的权利。消费者在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时,有权获得质量保障、价格合理、计量正确等公平交易条件,有权拒绝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
-
买卖双方自行选择权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01-30侵犯消费者的自主选择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第十二条经营者销售商品,不得违背购买者的意愿搭售商品或者附加其他不合理的条件。可以要求企业退还。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