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孩子已满2周岁,判抚养权的原则如下:
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都会判决给女方;
2、两周岁以上八周岁以下的子女。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等。
离婚三个孩子怎么判抚养权
1、离婚方式有诉讼离婚和协议离婚,如果是协议离婚,那么抚养权一般会按照协议来进行分配,如果是诉讼离婚,那么抚养权的分配需要看孩子的年龄、意愿等。
2、一般两周岁以下的孩子会判给女方,两周岁以上的会参考夫妻双方的经济条件、背景等以及孩子的意愿。
3、八周岁以上的会遵从孩子的意愿。
4、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四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
离异后如何划分孩子的抚养权
452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该如何划分?
498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划分离异夫妻孩子的抚养权?
76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划分?
225人看过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划分?
55人看过
-
离婚后如何划分孩子的抚养权?
231人看过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划分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10针对抚养权的问题,法律规定小孩子2岁以内一般由女方抚养,2到10岁综合双方条件看那一边更有利于小孩子成长,10岁以上要征求小孩子的意见。(有两个孩子的话原则上是一人一个)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法官一直是本着对孩子的成长最有利的原则进行判决。请问双方经济情况如何?您有什么要求?对方在离婚后有没有限制您的探视权?建议通过我个人网页下的免费咨询热线直接跟我联系,把详细情况以及您的请求告知我,我给您做一个具体的
-
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在如何划分广东在线咨询 2022-05-14关于孩子抚养权的问题,可以参考以下:结合父母双方的抚养能力和抚养条件等具体情况妥善解决。根据上述原则,结合审判实践,提出如下具体意见: 1、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2、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a.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b.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
-
离婚后怎么判孩子抚养权,抚养权应该如何划分?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8-231、法院在判决孩子抚养权时候的总原则是:两岁以下孩子,原则上跟随母亲生活。两岁以上的孩子,就不一定了。 2、法院在判决孩子给谁抚养的综合原则是:究竟哪一方抚养孩子,更有利于孩子生活和成长。 3、法院通常会考虑以下情形: 第一、父母双方谁有更稳定的经济收入来源,可以为孩子提供更好的生活教育条件。 第二,考虑孩子过去生活中是谁在照料孩子,孩子和谁的感情更深。 第三,考虑一方有没有节育可能,或者再育可能
-
离婚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划分广西在线咨询 2022-05-22离婚后,哺乳期内的子女,以随哺乳的母亲抚养为原则。哺乳期后的子女,如双方因抚养问题发生争执不能达成协议时,由人民法院根据子女的权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 一、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 (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 (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 (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
协议离婚后孩子的抚养权如何划分重庆在线咨询 2022-12-01一般情况下,不满两周岁的子女,抚养权归母亲。已满两周岁的子女,双方可以协商抚养权归属问题,协商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