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事人可以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14 11:20:09 336 人看过

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

当事人处分自己民事权利或者诉讼权利的行为包括:当事人的民事权利受到侵犯或者发生争议时,是否向人民法院起诉由当事人决定,人民法院对民事争议基本是不告不理;提起诉讼后,原告是否放弃或者变更诉讼请求,被告是否承认、反驳诉讼请求或者提起反诉,由当事人决定;当事人是否自行和解,请求调解,提起上诉,申请执行,也由当事人自己决定。

但是,当事人行使处分权,放弃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不得违反法律,损害社会公共利益,否则,人民法院对于当事人的处分行为可以进行干预。比如,对于当事人双方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达成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不应准许,并应当追缴双方取得的财产,收归国家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1月30日 19:49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权利相关文章
  • 民法典放弃民事权利还能否再诉讼
    一、民法典放弃民事权利还能否再诉讼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放弃民事权利的,不影响民事主体提起诉讼,放弃民事权利并不等于放弃诉讼权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二十九条【民事权利的取得方式】民事权利可以依据民事法律行为、事实行为、法律规定的事件或者法律规定的其他方式取得。第一百三十条【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三条适用范围人民法院受理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其他组织之间以及他们相互之间因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提起的民事诉讼,适用本法的规定。二、民事权利一般包括哪些1、财产权和人身权——这是以权利的客体之不同所作的分类。2、支配权、请求权、抗辩权、形成权——这是根据权利的作用的不同所作的分类。(1)支配权是指可以对标的物直接支配并排斥他人干涉的权利。(2)请求权是指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3)抗辩权
    2023-04-12
    92人看过
  • 当事人的诉讼时效可以放弃吗?
    当事人的诉讼时效不可以随意的放弃。诉讼时效制度设立的目的是为了稳定社会关系,在性质上属于强行法的范畴,时效期间不能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延长或者缩短,具有法定性,因此,对于诉讼时效利益也不能由当事人进行预先放弃,预先放弃的行为应属于无效。诉讼时效的时长一般是三年。有必要的话以延长诉讼时效。一、诉讼时效的延长条件1、延长诉讼时效所依据的正当理由(事由)是由人民法院依职权确认的,因为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决定了法律不可能将阻碍诉讼时效进行的情况全部地加以规定。当出现中止和中断诉讼时效的法定事由之外的事实即特殊情况,造成权利人逾期行使请求权时,有必要授权人民法院审查是否作为延长时效的事由,以弥补法律规定的不足。而所谓特殊情况而不指权利人由于障碍在法定诉讼时效期间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情况。2、诉讼时效的延长适用于已经届满的诉讼时效。已完成的诉讼时效期间仍然有效力,而由人民法院决定适当延长一定的期间。二、诉讼时效的
    2023-06-25
    414人看过
  • 选民可以放弃自己的选举权吗
    我国法律规定,公民的权利可以依公民的个人意志而决定是否放弃,他人无权干涉。而公民的义务必须履行,不存在放弃的权力。选举权属于公民的权利之一,可以放弃。一、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只能选人大代表吗公民的选举权,被选举权只适用于选各级人大代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基本政治权利之一。选举权是公民选举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与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被选举权则是公民被选任为国家代表机关的代表或其他公职人员的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通常由一国宪法、法律规定并受到保护。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十四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选举分为:直接选举和间接选举;等额选举和差额选举。二、人大选举可以弃权投票吗我国宪法中规定,只要年满18周岁就享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除了被依法
    2023-03-16
    291人看过
  •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可以处分哪些权利
    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权利有:1、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每个当事人都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其进行诉讼。2、申请回避。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更换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3、收集、提供证据。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收集证据,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是真实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4、进行辩论。在法庭上,当事人有权陈述自己的意见,论证自己的主张,反驳对方当事人提出的意见和主张,同时也可以通过书面方式行使这一权利。5、申请调解。原告起诉后,双方当事人都有权请求人民法院用调解方式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一、债务人包括什么权利?债务人包括以下权利:1、有权反驳诉讼和提起反诉;2、有权承认原告的诉讼请求;3、有权委托代理人;4、有权申请回避;5、有权收集和提供证据;6、有权陈述、质证和辩论,有权通过辩论反驳对
    2023-03-12
    51人看过
  • 能不能放弃民事权利
    一、能不能放弃民事权利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条的规定,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依照上述规定,民事主体是否行使以及如何行使民事权利,完全取决于自己的意愿。放弃民事权利是民事主体对民事权利的处分,是对民事权利的特殊行使方式。但是,对民事权利的放弃应当采取何种形式,法律似乎并无明确规定。民事权利的放弃是民事权利主体的自主行为,他可以向义务方作出明确的意思表示,也可以采取其他方式。而意思表示必须向相对人作出,以便使相对人了解意思表示的内容。其次,采取默示方式放弃民事权利并不违背法律规定,再次,权利人还可以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权利。二、民事权利的概念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
    2023-06-15
    448人看过
  • 当事人对自己的权利的处分
    当事人对自己权利的处分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决定是否起诉和是否撤诉。原告有权在自己的民事权利受到侵害时,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在立案后,原告也有权决定是否向人民法院提出撤诉申请,但具体是否受理原告诉讼请求或者准许原告撤诉,则要由人民法院决定。在案件审理过程中,当事人有权决定变更诉讼请求、反驳原告诉讼请求或提起反诉、进行和解、提起上诉等等。案件审理终结后,当事人有权决定是否申请强制执行以及在执行过程中和解等。当事人对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的处理必须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当事人是指的自己还是别人当事人,是指民事诉讼中以自己的名义要求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或者法律关系、受人民法院裁判约束的起诉方和被诉方。当事人有狭义当事人和广义当事人之分,狭义当事人仅包括原告和被告。从诉讼中直接对抗的当事人结构来讲,当事人也只包括原告和被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十三条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
    2023-07-21
    443人看过
  • 民事诉讼法对当事人权利的规定
    民事诉讼法中的当事人权利有:1、委托代理人进行诉讼。每个当事人都可以委托1至2人代理其进行诉讼。2、申请回避。为了保证案件的公正审理,当事人有权要求人民法院更换与本案有利害关系的审判人员和其他人员。3、收集、提供证据。为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人民法院作出有利于自己的判决,任何一方当事人均有权收集证据,向人民法院提供证据,证明自己的主张是真实的,应当受到法律保护的。4、进行辩论。在法庭上,当事人有权陈述自己的意见,论证自己的主张,反驳对方当事人提出的意见和主张,同时也可以通过书面方式行使这一权利。5、申请调解。原告起诉后,双方当事人都有权请求人民法院用调解方式审理民事案件,解决民事纠纷。民事诉讼法中的共同诉讼是什么我国《民事诉讼法》中所规定的共同诉讼一般指具有共同诉讼标的多个当事人的诉讼合并审理的诉讼。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为二人以上,其诉讼标的是共同的,或者诉讼
    2023-07-06
    253人看过
  • 放弃民事权利的法律规定
    一、放弃民事权利的法律规定1、《民法典》第一百三十条规定,民事主体按照自己的意愿依法行使民事权利,不受干涉。这表明民事主体对权利的行使有自己的自主权,那么同样也有选择放弃的自主权。2、根据指导性案例57号,“民事权利的放弃必须采取明示的意思表示才能发生法律效力,默示的意思表示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及当事人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才能发生法律效力,不宜在无明确约定或者法律无特别规定的情况下,推定当事人对权利进行放弃。”那么民事权利的放弃有两种生效情形:(1)民事权利的放弃必须采取明示的意思。(2)默示的意思表示只有在法律有明确规定及当事人有特别约定的情况下发生法律效力。二、民事权利的含义1、权利是法律关系的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或者为某种行为的可能性;2、权利是权利主体要求他人实施某种行为或者不实施某种行为,以实现其利益的可能性;3、在权利受到侵害时,权利主体得请求国家机关予以救济。三、民事权利与民事权
    2023-05-06
    491人看过
  • 自动放弃专利权可以恢复吗
    首先专利人需要知道专利权缺失的可能性会有哪些去情况,以上说过的如果专利申请成功之后专利人没有及时办理办登费用的话专利局会视为专利人想舍弃该专利,年费是维持专利的正常运行,正常保护的重要环节,如果专利人没有及时缴纳年费,没关系,专利局会加收专利滞纳金,但是如果连专利滞纳金都没有缴纳那么就会导致专利权终止。一般专利局是这样规定的,专利局在发出《终止通知书》时,会给专利权人一个合理期限(2个月)来提出恢复权利的申请。专利权人逾期不申请,专利权最终丧失;除非专利权人因不可抗力或其他正当理由逾期。不可抗力无庸赘述,正当理由是指专利权人穷尽了所有可能办法仍不能按期申请也就是如果在合理的期限内还没有做好专利费用的缴纳,那么专利去权丧失是肯定的了;除非专利抓紧了由于不可抗逆因素,如一些官方问题导致的专利去权缺失的话,有理由专利申请办理流程申请专利权恢复;当然如果专利人直接舍弃专利,低价放弃专利文件的后续想
    2023-04-22
    53人看过
  • 交通事故赔偿放弃权利可以吗
    交通事故承诺放弃赔偿有效,只要是表示双方真实意思即有效。一、交通事故的赔偿标准是什么交通事故发生后,按如下标准进行赔偿:(一)残疾赔偿金的确定标准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人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20年计算。但60周岁以上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二)被扶养人生活费的确定标准《人身损害赔偿解释》规定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被扶养人是未成年人的计算至18周岁,60周岁以上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1年;75周岁以上的按5年计算。这也有别于就办法规定的“未成年人计算至16周岁,50周岁以下的年龄每增加一岁减少一年,50周岁以上的按照5年计算。(三)死亡赔偿金的确定标准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人或者农村居民纯收人标准,
    2023-02-28
    385人看过
  • 民事诉权是民事诉讼权利的简称
    民事诉权是民事诉讼权利的简称,外国人、无国籍人、外国企业和组织在人民法院起诉、应诉,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有同等的诉讼权利义务。外国法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加以限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法院对该国公民、企业和组织的民事诉讼权利,实行对等原则。凡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进行民事诉讼,必须遵守该法。民事案件的审判权由人民法院行使。人民法院依照法律规定对民事案件独立进行审判,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民事诉讼当事人有平等的诉讼权利。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保障和便利当事人行使诉讼权利,对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依照法律规定实行合议、回避、公开审判和两审终审制度。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
    2023-08-12
    205人看过
  • 作为诉讼当事人,可以行使哪些诉讼权利?
    诉讼当事人权利:向法院申请财产保全;被告可以对原告的起诉进行应诉和答辩,并可以提起反诉;被告提出管辖异议;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申请回避;申请延长举证期限或向法院申请调查、收集证据;其他。可不可以将合伙组织本身作为诉讼当事人1、将全体合伙人均列为当事人此观点从“诉讼标的共同”来理解分析,认为合伙诉讼是必要共同诉讼,诉讼标的共同是复数当事人与对方当事人的诉争的民事权利义务系属于同一民事法律关系或者以同一民事法律关系为根据。其表现形态之一是:复数当事人与对方当事人诉争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复数当事人共同为一方主体,它们有共同的、一致的、不可分的民事权利义务,如果共同权利人或共同义务人有遗漏,应驳回起诉。在合伙诉讼中,由于个人合伙的特征之一是“合伙经营”,而合伙经营的经营者是全体合伙人,全体合伙人在诉讼中具有共同的、一致的、不可分的权利义务关系,故应将全体合伙人作为诉讼
    2023-07-26
    140人看过
  • 当事人自己可以上诉吗
    上诉人可以是原审原告,也可以原审被告。在法院诉讼中,上诉人是指对一审判决不服而向上一级法院提起上诉的当事人。如果是原审原告上诉的,则上诉人为原告,被上诉人为被告;如果是被告上诉的,则上诉人为被告,被上诉是原告。请问离婚协议书是需要离婚当事人自己准备的吗《民法典》规定离婚时,夫妻的共同财产由双方协议处理;协议不成时,由人民法院根据财产的具体情况,照顾子女和女方权益的原则判决。夫或妻在家庭土地承包经营中享有的权益等,事实上土地证办理流程。应当依法予以保护。夫妻书面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归各自所有,一方因抚育子女、照料老人、协助另一方工作等付出较多义务的,离婚时有权向另一方请求补偿,另一方应当予以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六十四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裁定的,有权在裁定书送达
    2023-07-27
    74人看过
  • 被撤销或者预告登记的权利人放弃债权的应当认定为
    非基于法律行为的物权变动不必以公示为前提,即使尚未完成动产交付或不动产登记,也不妨碍物权之取得。但取得不动产物权之人再处分物权时,依法律规定需要办理登记的,未经登记,不发生物权效力(也就是权利人的处分行为在法律上不能产生物权变动的效果)。此时,因信赖物权人享有物权,而与之交易的善意相对人,也不能适用善意取得制度。一、预告登记失效后怎么办预告登记失效后应当重新申请。预告登记是指不动产物权变动所需要的条件尚未成就时,为限制债务人处分该不动产由请求权人向登记机关申请进行的预先登记。预告登记将债权通过登记的方式记载下来并予以公示转化为准物权,具有排他性的法律效力。二、善意取得适用范围是怎样的善意取得的适用范围:1、动产、不动产均可适用善意取得制度;2、赃物、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3、善意取得制度不仅适用于所有权、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权、质权、留置权等物权;4、出质人以不具有所有权但合法占有的动
    2023-02-16
    269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权利是法律赋予民事主体享有的利益范围和实施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以实现某种利益的意志。包括:权利人直接享有的某种利益(如人身权)和通过一定行为获得的利益(如财产权);权利人自己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和请求他人为一定行为或不为一定行为,... 更多>

    #民事权利
    相关咨询
    • 著作权人的人身权利是怎样的, 著作权人可以自己选择作品或者放弃吗
      辽宁在线咨询 2022-02-15
      著作权人的人身权,是从作者创作出作品后才产生的,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和剥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规定,著作权人享有以下人身权: 1、作品的发表权。作者创作了作品,该作品是否发表,公诸于世,其决定权由作者——著作权人决定。发表权是著作权人的一项重要权利,它是著作权人实现著作权的财产权的基础,同时作品的发表,往往是出版、复制、摄制等著作权人行使发表权的结果。 2、作者的署名权。作者的署名
    • 当事人在诉讼中有权处分自己的有关权利吗?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3-06-13
      民事诉讼法第13条规定:“当事人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权利和诉讼权利。”这一规定就是我们所说的民事诉讼中的处分原则。据此规定,当事人在打民事官司的过程中,有权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处分自己的民事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 所谓处分原则,是指当事人对自己的实体权利和诉讼权利所享有的处分权。这一权利贯穿诉讼的全过程,对诉讼的开始、进行、终了起着重要作用,有的甚至起着决定作用。这一原则的内容是: (
    • 专利权人对专利权利放弃可以吗?
      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26
      授予专利权后,专利权人随时可以主动要求放弃专利权,专利权人放弃专利权的,应当提交放弃专利权声明,并附具全体专利权人签字或者盖章同意放弃专利权的证明材料,或者仅提交由全体专利权人签字或者盖章的放弃专利权声明。委托专利代理机构的,放弃专利权的手续应当由专利代理机构办理,并附具全体申请人签字或者盖章的同意放弃专利权声明。主动放弃专利权的声明不得附有任何条件,放弃专利权只能放弃一件专利的全部,放弃部分专利
    • 权利人身权可以放弃吗
      上海在线咨询 2022-05-27
      著作权分为人身权和财产权,其中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发表权属于著作人身权,该权利由作者终身享有,不可转让、剥夺和限制。所以,如果作品本身是自己的,即使你转让了著作权,以上权利你还是仍然享有的。
    • 当事人在民事诉讼中享有哪些诉讼权利?当事人的诉讼权利有哪些特点
      西藏在线咨询 2022-02-15
      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进行民事诉讼的过程中,为了能使自己的合法民事权益得以维护,必然要实施一系列的诉讼行为。为了保障诉讼当事人诉讼活动能正常进行,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诉讼当事人的诉讼权利作了明确的规定。依照《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十分广泛,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1至2人作为诉讼代理人。(2)当事人有提出申请回避的权利。如果当事人发现审判人员及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