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当得利是基于所有权而产生的,是对所有权的确认、对私权有利保护的法律依据。
不当得利没有法律根据,因此虽属既成事实也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应返还不当利益给受损失的人。这种权利义务关系就是不当得利之债。其中,取得不当利益的人为得利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务人,负有返还不当得利的债务;财产受损失的人为受损失的人,是不当得利之债的债权人,享有请求受益人返还不当利益的债权。
不当得利是一种法律事实,是债的发生根据。不当得利引起的债完全是基于法律的规定,而不是基于当事人的意思,因此,它不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民法典的规定
第一百二十二条【不当得利】因他人没有法律根据,取得不当利益,受损失的人有权请求其返还不当利益。
一、不当得利的成立要件有哪些
(一)一方取得财产利益
一方取得财产利益是指因一定的事实结果而获得了或增加了财产或利益上的积累。
(二)一方受有损失
仅仅有一方受有财产上的利益,而未给他人带来损失,不成立不当得利。
(三)取得利益与所受损失间有因果关系
受益人取得利益与受损人所受损失间的因果关系,是指受损人的损失是受益人的所造成的结果。
(四)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取得利益致他人损失,之所以成立不当得利,原因在于利益的取得没有法律上的依据。
二、不当得利的返还义务是怎样的
(一)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善意受益人指于受益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不知无法律上的原因,不以无过失而不知者为限,因过失而不知者,亦为善意。善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以现存利益为限,现存利益的确定时间为受益人受到利益返还请求之时,于此时非现有的利益,免负返还义务。受益人的返还义务以原物为主,当原物依性质或其他事情,如消费、消耗、出卖、被盗、遗失等不能返还时,于现存利益范围内受益人应偿还价款。
(二)恶意受益人的返还义务
恶意受益人是指明知无法律上的原因而取得利益的受益人。基于得撤销而经撤销的行为所为的给付,受领人知其撤销原因的,也视为知无法律上的原因。受益人于受领时不知其受益无法律上的原因,其后知晓的,自知晓之日起,成为恶意受益人。
(三)第三人的返还义务
不当得利受领人将其所受领的标的物无偿让于第三人,则于受领人因此免除返还义务的限度内,第三人对损失者负返还责任,这就是不当得利制度下第三人的返还义务。
-
不当得利属于什么行为以及不当得利的基本类型
255人看过
-
店员所得差额是否属于不当得利
246人看过
-
怎么认定不当得利是侵权行为,不当得利纠纷属于侵权吗
242人看过
-
基于合同是否能产生不当得利
126人看过
-
偷东西属于不当得利吗
414人看过
-
不当得利与不当所得最高多少起诉
431人看过
不当得利指没有合法根据,使他人受到损失而自己获得利益的事实。受益人为恶意时,返还范围以取得利益与损失利益中较大者为限;受益人先为善意,后为恶意的,返还范围以恶意开始时存在的利益为限。 另外,恶意的受益人将所受利益无偿让与第三人的,恶意受益人... 更多>
-
2022年诈骗所得是否属于不当得利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241、诈骗所得并不属于不当得利,诈骗所得是属于违法犯罪所得。 2、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取得的利益,并且会对他人利益造成损失。 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六十四条【犯罪物品的处理】 犯罪分子违法所得的一切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责令退赔;对被害人的合法财产,应当及时返还;违禁品和供犯罪所用的本人财物,应当予以没收。没收的财物和罚金,一律上缴国库,不得挪用和自行处理。 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
-
不当得利属于哪一类债权河北在线咨询 2022-11-27不当得利属于债权。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或合同上的根据取得利益而使他人受损失的事实。不当得利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不当得利是普通债权,不当得利之债是一种法定之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一十八条民事主体依法享有债权。债权是因合同、侵权行为、无因管理、不当得利以及法律的其他规定,权利人请求特定义务人为或者不为一定行为的权利。
-
宅基地使用权所得有哪些权利上海在线咨询 2023-11-17宅基地使用权所得由其使用权人自行处理。宅基地使用权是在依法取得的宅基地上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从而对此宅基地享有的占有和使用的权利,宅基地使用权人有权利用该土地建造住宅及其附属设施。
-
抵押物是指不当得利,不当得利属于债权请求权还是物权请求权。河北在线咨询 2021-11-12债权请求权要求返还不当得利。不当得利使受益人与受损人发生不当得利的债权债务关系,受损人有权要求返还不当得利。所谓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依据,损害他人的利益。
-
借钱不还属于不当得利吗?青海在线咨询 2023-06-30高利贷超过银行同期贷款最高利息的部分认定为不当得利。 不当得利,是指没有合法依据,有损于他人而取得利益。不当得利的法律事实发生以后,就在不当得利人与利益所有人(受害人)之间产生了一种权利义务关系,即利益所有人有权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不应得的利益,不当得利者有义务返还。这也就在双方之间产生一种债的关系。在此行为之中,取得利益的人称受益人,遭受损害的人称受害人。受益人与受害人之间因此形成债的关系,受益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