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借款构成诈骗罪吗?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20 18:13:49 257 人看过

高息借款构成诈骗罪,但是不构成合同诈骗罪。高息借款符合诈骗罪的主客观要件及追诉标准,应以诈骗罪追究刑事责任。

二、合同诈骗特别巨大的标准(附图)

合同诈骗罪“数额巨大”,是指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5万元以上,单位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达50万元以上的行为。在合同诈骗罪中,造成犯罪的具体数额都有起刑点,具体数额可参照当事人所在地的相关规定标准。数额未达起刑点不构成犯罪的可通过民事程序协商解决,或者向法院起诉或者报警处理。合同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在于行为人主观方面故意构成,明确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积极追求犯罪结果的发生。

三、网络诈骗罪是怎样构成的

网络诈骗罪并不是一个单独的罪名,是诈骗罪的一种形式,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利用互联网采用虚拟事实或者隐瞒事实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

诈骗数额较小,没有达到2000元,尚不构成诈骗罪,但是违反社会治安,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处5~15日拘留,可并处1000元以下罚款。但如果诈骗行为累计数额超过2000-5000,就可以追究诈骗罪的刑事责任了。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9月09日 20: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更多借款相关文章
  • 借款可以构成诈骗罪如何认定
    “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借贷的形式,骗取公私财物的诈骗方式。此类犯罪在日常生活中时有发生,由于犯罪人通常都是披着民间借贷的面纱实施,而且多发于亲戚、朋友、熟人之间,因此与民事案件中的债权债务纠纷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处理此类案件时必须进行严格审查,防止将债务纠纷作为犯罪处理,避免打击无辜。一、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的区别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欺骗方法,使受害人陷于错误认识并“自愿”处分财产,从而骗取数额较大以上公私财物的行为”。[1]借贷式诈骗与民事债权债务纠纷在表现形式上有很多相似之处,如都是以借款为名转移财产、到期无法偿还债务等等。那么借贷式诈骗和民间借贷之间在表现形式上有什么区别呢?我们如何在具体案件中进行判断呢?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行为人的主观意图不同诈骗人主观上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即行为人在借
    2023-03-04
    431人看过
  • 如何看待虚构用途借款不构成诈骗罪
    案件回放:7月,陈某(男)与他人成立一家服装公司,经营过程中因资金紧张欲四处借款,在这过程中陈某通过微信认识了刘某(女)并很快建立男女朋友关系。8月,陈某以父亲病重为由先后3次向刘某借款人民币5.1万元,陈某出具了借条。可不到一个月时间,刘某发现陈某之前有女朋友且未分手,便要求陈某偿还借款,陈某表示资金回笼后第一时间偿还。但刘某觉得自己感情受到欺骗,以陈某诈骗为由向公安机关报案,公安机关接到报案后,很快刑事立案,并将陈某刑事拘留,后经陈某家属申请,对其办理了取保候审。律师点评:本案的争议焦点是陈某虚构借款用途的借款行为是构成诈骗罪还是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笔者认为陈某虽然对刘某称借款系为父亲治病,但将款项用于正常生产经营活动,且向刘某出具了借条,有归还的意愿,故只能认定陈某虚构了借款用途,而不能据此认定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该行为只是一般的民事欺诈行为,不构成诈骗罪。诈骗罪虽然与一般民事欺诈行
    2023-06-13
    473人看过
  • 利用借条借钱是诈骗罪吗,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
    一、利用借条借钱是诈骗罪吗利用借条借钱在一定程度上是构成诈骗罪的。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近亲属的财物,确有追究刑事责任必要的,具体处理也应酌情从宽。诈骗未遂,以数额巨大的财物为诈骗目标的,或者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应当定罪处罚。二、诈骗罪的犯罪构成是怎样的1、欺骗行为欺骗行为的内容是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并作出行为人所希望的财产处分。现实生活中,诈骗罪的欺骗手段是多种多样的,有语言欺骗也有文字欺骗等。2、使对方产生错误认识欺骗行为必须使对方产生或者继续维持错误认识,即使受骗者在判断上有一定的错误,也不妨碍欺骗行为的成立。需要注意的是,认识错误必须是处分财产的认识错误。3、使对方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处分财产的具体表现通常有直接交付财产、承诺行为人取得财产、承诺转移财产性利益、承诺免除行为人的债务等。行为人实施欺骗行为,使他人放弃财物,行为人拾取
    2023-04-20
    228人看过
  • 无法偿还的高息借款:民事欺诈还是诈骗犯罪?
    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采用虚构事实或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则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引起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二者区分的关键在于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高息借款法院支持吗高息借款法院只会支持合法的部分,法院支持的最高利率需要以每个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的LPR为基准来计算,超过同期LPR四倍的利率是无效的。2022年9月20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1年期LPR为3.65%,5年期以上LPR为4.3%。以上LPR在下一次发布LPR之前有效。《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2023-07-11
    79人看过
  • 借款后隐瞒事实,构成合同诈骗罪
    借钱后隐瞒真相构成合同诈骗罪案2004年1月,林明成立了一家经营家用电器的私营公司。由于对市场形势和消费方式的错误判断,加上经营管理不善,仅半年时间公司就遭受了严重亏损。投资的30万元不仅流动,而且还欠下了巨额债务。2004年8月,该公司被迫关闭。当时四十五岁的林明看到自己半生的积蓄一眨眼就蒸发殆尽。他很不情愿。他还认为他很难度过余生。经过深思熟虑,他终于想出了一个“聪明的计划”。林明随后隐瞒了公司亏损、债务和倒闭的真相。以资金周转急需为理由,承诺月利率为0.5%,并向三位朋友各借10万元,期限均为一个月。2004年9月,林明为了避免住在几百英里外的农村,将妻子和女儿隐姓埋名。直到2005年8月,他才被公安机关抓获。林明既没有联系三位朋友,也没有向任何人透露任何信息在审判中,对林明行为的定性有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认为应作为民事纠纷处理。虽然林明借钱时没有告诉债权人公司的真实情况,但这只能说明
    2023-05-07
    199人看过
  • 借名贷款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吗判几年?
    1、有可能构成贷款诈骗罪。行为人如果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欺骗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达到数额较大标准,则构成贷款诈骗罪。2、犯贷款诈骗罪,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3、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4、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借名贷款买房协议有效吗1、借名贷款买房协议,只要意思表示自愿真实以及不违反国家法律规定和社会公共利益,符合合同有效要件,不具有无效情形,即具有法律效力。2、但是,如果名义产权人事后不承认,真正出资购房人又不能证明双方之间有委托代理关系和自己真正出资的事实,要想取回房产或收回购房款很难。《刑法》第一百九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
    2023-08-03
    221人看过
  • 借款人虚构借款事实算诈骗吗?
    涉嫌诈骗。但具体如何认定,需要司法机关根据具体情节和涉案金额进行认定。诈骗,指的是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编造谎言、虚构事实,骗取公私财物,达到法定诈骗罪数额的,构成诈骗罪。一、诈骗罪的特征包括哪四个方面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的四个特征,即构成要件具体如下: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其对象,仅限于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2、客观方面: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4、主观方面: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直接故意,并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目的。二、校园贷会触犯刑法吗?以诈骗财物为目的实施的校园贷是可能触犯刑法的,涉嫌诈骗罪。构成诈骗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023-06-22
    419人看过
  • 以欺骗的理由借钱能构成诈骗罪吗
    说谎借钱如果没有主观意识上的非法目的占有,数额也未曾达到诈骗的立案标准,那么是属于民事上的欺诈,并不属于诈骗。诈骗是指以非法目的占有他人的财产,财产数目比较大这样的行为叫做诈骗,如果诈骗数额较小的话,也构不成诈骗罪,只要诈骗5000元朝上就属于诈骗罪,有立案标准。一、赌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赌博诈骗罪的立案标准:1、实施诈骗的犯罪嫌疑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2、犯罪嫌疑人虚构了一些事实或隐瞒了一些情况,致使对方受骗;3、个人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4、诈骗的主体一般是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一、赌博诈骗罪的构成要件:1、客体要件,客体是社会主义的社会风尚;2、客观要件,客观万面表现为聚众赌博、开设赌场或者以赌博为业的行为;3、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并且以营利为目的。二、赌博诈骗
    2023-03-13
    446人看过
  •  借款后立即逃跑是否构成诈骗罪?
    在决定是否提供借款时,需要考虑借款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借款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的,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诈骗行为。根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在决定是否提供借款时,需要考虑借款人是否具有非法占有目的。如果借款人的目的是非法占有的,那么这种行为就属于诈骗行为。如果借款人逃匿,就可能涉嫌构成诈骗罪。依据《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的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
    2023-09-30
    355人看过
  • 通讯信息诈骗未遂仍构成诈骗罪
    日前,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县法院公开开庭审理了一起利用伪基站群发短信的诈骗案。两名被告均以诈骗罪被分别判处有期徒刑四年和有期徒刑三年,这是贵州省首例对利用伪基站进行诈骗的不法分子给予刑事判决。2015年1月10日,六盘水市盘县公安局民警在检查站查获一台伪基站并抓获两名犯罪嫌疑人,民警通过询问,犯罪嫌疑人交代了他们利用伪基站,冒用中国移动10086端口号向市民发送诈骗短信,每天发送诈骗信息6万多条的犯罪事实。诈骗短信的主要内容为:您当前可花费积分已达××分,可兑换人民币××元等。诈骗短信内包含模仿中国移动10086官方网站的钓鱼网站,受骗群众打开网站链接后被要求输入银行账号、身份证号、银行预留手机号等个人重要信息,甚至还会被强行装上恶意App。在获取了这些信息之后,诈骗者就利用受骗者的银行卡、信用卡进行转账或者盗刷。盘县检察院指控这两名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均构成诈骗罪,于4月29日向县法院提起公诉,
    2023-04-23
    84人看过
  • 骗取捐款构成诈骗吗
    诈骗罪的认定以财产损失为必要,若被害人自我答责地处分其财物,以用于实现自己的目的,则应排除财产损失。财产损失的成立,意味着财产法益遭到了侵犯。一、未成年人可以随意处分父母财产吗?父母不可以随意处分未成年子女财产。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只能由子女自己随意处分,因为其是财产的所有权人,而父母不是,所以父母不能随意处分属于子女的财产。父母在没有经过子女同意的情况下对子女的财产进行处分,并且给子女造成财产损失的,父母应当对子女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责任。二、借钱不还被起诉的后果借钱不还被起诉的后果如下:1、到了还款日期仍未还款的,若借条中约定了相应的违约责任,如:滞纳金等,最终债务人可能要承担除本金、利息以外的违约金;2、若债权人向法院起诉后经判决仍不还款的,有可能对债务人的信用产生影响而被列入“黑名单”。这会对债务人今后生活中的贷款、出行等行为带来不便;3、单纯的民间借贷一般构不上刑事责任,但若债务人是以
    2023-04-01
    381人看过
  • 借钱后转移财产构成诈骗罪吗
    借钱后转移财产可能构成诈骗罪。单纯借钱不构成诈骗。在借钱后转移财产,可以推定具有非法占有的目的。如果借款时具有非法占有目的,而且最终被警方认定为是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款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那么就应该是诈骗的行为。借钱后逃跑是诈骗罪吗?欠钱跑路没有实施诈骗行为不构成诈骗罪。欠钱跑路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有些犯罪活动,虽然也使用某些欺骗手段,甚至也追求某些非法经济利益,但因其侵犯的客体不是或者不限于公私财产所有权。所以,不构成诈骗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2023-07-23
    370人看过
  • 哪些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构成贷款诈骗罪判几年?
    一、哪些行为构成贷款诈骗罪贷款诈骗罪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虚构事实、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贷款的行为。根据刑法规定,行为人诈骗贷款所使用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形式:(一)编造引进资金、项目等虚假理由骗取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这种情形近年来屡有发生,仅在上海一地,一年就发生假引资的诈骗几十起,案犯一般是伪造国外某财团的巨额资金或者“在美国的爱国华人”的巨额私人存款要以优惠条件存人某银行,以骗取银行的贷款和手续费。此外,还有许多犯罪分子编造效益好的投资项目,以骗取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贷款。(二)使用虚假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为支持生产,鼓励出口,使有限的资金增值,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有时也要根据经济合同发放贷款,有些犯罪分子伪造或使用虚假的出口合同或者其他短期内产比很好效益的经济合同,诈骗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贷款。如犯罪分子张某伪造某公司的出口供货合同,并以虚
    2023-02-20
    53人看过
  • 敲诈勒索高利贷如何构成诈骗罪
    发放高利贷的行为人实施了以威胁、恐吓等手段胁迫借款人偿还债款的行为的,就会构成敲诈勒索罪。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一、新《刑法》敲诈勒索罪如何判刑新《刑法》敲诈勒索罪的判刑是:1、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二、在我国关于敲诈勒索罪有死刑吗在我国关于敲诈勒索罪没有死刑。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四条,敲诈勒索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敲诈勒索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2023-04-10
    172人看过
换一批
#民间借贷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借款
    词条

    借款指企业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也可以指当事人向银行等金融机构以及其他单位和个人借入的资金,包括信用贷款、抵押贷款和信托贷款等。借款合同也是一般的民事合同,应当适用民事诉讼法律以及相... 更多>

    #借款
    相关咨询
    • 以高息为诱饵借钱,是否构成诈骗罪
      重庆在线咨询 2022-08-11
      1、借钱不还不能认定为诈骗,因为构成诈骗是有条件的。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公私财物的行为。 2、借钱不还应当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是由于没有能力偿还属于民事纠纷,不构成诈骗。针对民事纠纷案例,可以到法院申请民事官司,要求对方还钱,如不还就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如果有能力偿还不还,可能涉嫌诈骗罪。 3、“借钱不还”型诈骗,即借贷式诈骗,是指行为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
    • 借款高利息也能告诈骗罪吗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16
      高利息不能告诈骗罪,不符合诈骗罪的认定条件。诈骗罪属于刑事犯罪,会追究行为人的法律责任,而借款高利息属于违法行为,并不构成犯罪。诈骗罪侵犯了公私财物的所有权,在主观方面存在故意犯罪行为。
    • 不具备偿还能力高息借款构成诈骗罪怎么量刑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0-16
      不具备偿还能力高息借款构成诈骗罪怎么量刑跟据司法解释5000元以上不满5万的认定为数额较大,5万元以上不满50万的认定为数额巨大,50万元以上的认定为数额特别巨大。l、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并处罚金或者没
    • 向多人借款外逃,构成诈骗罪吗...
      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11
      1、借款时虚构事实,隐瞒借款真相,欺骗对方提供款项,然后逃跑的,构成诈骗罪。2、借款时具有真实合法的借款用途(如用于经营等),没有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其后,因经营不善等原因,无法归还借款的,为逃避债权人追债而逃跑的,不构成诈骗罪。3、借款时具有真实合法的用途,但借款后明知无能力归还借款而继续举债的,借款后用于奢侈消费,挥霍消费等情况,可构成诈骗罪。
    • 借款诈骗罪是否构成刑法
      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07
      借款不还,属于经济纠纷,一般不构成诈骗罪,也不会判刑。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的实施欺诈行为→被害人产生错误认识→被害人基于错误认识处分财产→行为人取得财产→被害人受到财产上的损失。《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