绑架罪预备的处罚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刑法》第二十二条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对于预备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第二百三十九条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一、绑架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绑架罪的构成要件主要有以下四个方面:
1、绑架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包括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健康、生命权利及公私财产所有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暴力、胁迫或者其他的方法,绑架他人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岁的人,如果仅参加了绑架的行为,但未参与杀害、伤害被绑架人,没有实施《刑法》第十七第二款规定的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行为,该未成年人对这种绑架行为不负刑事责任。但应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如果在绑架过程中实施了杀害或者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被绑架人的,则应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4、主观方面由直接故意构成,并且具有勒索财物或者扣押人质的目的。“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的绑架他人”,是指采用暴力、胁迫或者麻醉的方法,强行将他人劫持,以杀害、杀伤或者不归还人质相要挟,勒令与人质有关的亲友,在一定期限内交出一定财物,以钱赎人。综合上面所说的,绑架罪的行为已经侵犯了他人的人身自由权利,也触犯了我国的刑事法条,只要实施此行为即使是在预备期间同样会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减轻相就在的处罚,所以,案件的处理都是有法律依据,这样才能保障到让违法者为此付出该有的代价。
-
罪犯绑架人被我杀了会受处罚吗
185人看过
-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犯罪预备都会受到刑事处罚吗?
171人看过
-
故意犯罪行为的预备阶段停止犯罪会受到处罚吗
499人看过
-
绑架罪既遂标准法条规定绑架罪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473人看过
-
非法拘禁罪和绑架罪会受到怎样处罚?
483人看过
-
绑架罪是行为犯吗怎么处罚绑架罪
410人看过
犯罪预备是指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是犯罪预备。但这一规定内容并不是犯罪预备形态的完整定义。应当认为,犯罪预备,是指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为了实施某种能够引起预定危害结果的犯罪实行行为,准备工具、制造条件,但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 更多>
-
绑架犯罪预备时放弃辽宁在线咨询 2022-08-11绑架罪的既遂,应以行为人是否将被害人劫持并实际控制为标准。即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绑架他人的行为,就构成绑架罪的既遂,而不是以勒索的财物是否到手或者其他目的是否达到为标准。如果由于被害人的反抗或者他人及时进行解救等客观方面的原因,使绑架没有得逞,因而未能实际控制被害人的,则构成绑架罪的未遂。
-
绑架罪的转化犯会受到怎样的处罚?辽宁在线咨询 2023-10-11绑架罪的转化犯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若是情节严重会被判处无期徒刑,绑架罪不仅已经限制了他人的人身自由,同时也有可能会危害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故此一旦发现他人绑架了其他公民,家属在报案之后,绑架者是会受到刑事处罚的。
-
故意犯罪行为预备阶段停止犯罪会受到处罚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1-10-13故意犯罪行为的预备阶段停止犯罪不会受到处罚,犯罪的要素一般包括:犯罪事实、危害结果、因果关系。但在实际犯罪活动中往往在犯罪事实活动之前还存在犯罪预备阶段,只是当构成犯罪的情况下,犯罪预备阶段被包括进了犯罪事实中,一般不单独处罚。犯罪预备是指实施犯罪前的准备工作。如预备犯罪工具,创造犯罪条件等,但是犯罪预备同样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法律责任。
-
绑架罪预备司法机关怎么处罚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22绑架罪预备犯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绑架罪既遂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5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规定,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
-
预备绑架什么罪甘肃在线咨询 2022-08-11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然尚未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因而同样具有社会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