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签劳动合同仲裁立案前不需要先去劳动局投诉,劳动者和用人单位存在劳动纠纷,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
一、农民工工资要怎么算
1、如果民工工资被拖欠了,可以向各地劳动执法部门举报,劳动部门的执法监察人员会帮助协调解决;也可以到各地的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去申请仲裁,如果对仲裁不服,也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强制执行;如果掏不起打官司的钱,也可以申请减免诉讼费。
2、向企业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申请劳动仲裁。
3、建议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单位这种违法行为,投诉电话:12333。用人单位违反国家规定,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或者拖欠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的,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劳动行政部门应当依法处理。
二、打算离职没干满一个月会不会给工资?
劳动者没干满一个月辞职是有工资的如果用人单位拒绝支付其工资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举报或申请劳动仲裁。如果未及时支付工资有两个途径可以要求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到当地劳动局劳动监察投诉;2可以到当地劳动局申请仲裁要求支付工资。
三、工人辞职不干了老板扣工资合法吗
员工按照用人单位的离职流程依法办理离职的,老板非法克扣劳动者的工资属于违法行为,劳动者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监察部门进行投诉,也可以到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维护合法权益。
-
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是什么,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吗
124人看过
-
与分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有效吗,劳动合同必须订立吗?
125人看过
-
劳动合同签订后是否必须履行?
483人看过
-
劳动合同必须一个月内签订
412人看过
-
签订两次劳动合同后是否必须续签
96人看过
-
劳动代理必须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协议吗
361人看过
仲裁机构是依法设立,独立于行政机关,以仲裁方式解决纠纷的机构。它由当事人自愿选择,依据仲裁协议进行仲裁,对纠纷进行公正、公平、合理的解决。 仲裁机构具有专业性、独立性和高效性,能够为当事人提供便捷、高效的纠纷解决途径。... 更多>
-
签订劳动合同,几天必须去办理澳门在线咨询 2022-05-07公司应在员工入职起一个月内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若没有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从第二个月起支付员工双倍工资。但要注意一年的诉讼时效问题,双倍工资的请求诉讼时效是逐月失效的。 在试用期内,你提前3天书面形式提出离职就可以,若过了试用期,你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就行了。 公司应在员工离职后三个工作日内结清工资,你可以要求公司在三个工作日内结清你的全部工资,提前离职或自动离职,公司也无权扣钱。
-
劳动合同签订后多久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2一个月内。劳动合同,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之间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的协议。订立和变更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不得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第十条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
-
劳动合同签订几次后, 劳动合同就必须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吗浙江在线咨询 2022-03-28员工与同一用人单位签订二次以上劳动合同后年,双方可以签订不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也可以签订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与劳务合同不同,劳动合同更能保护员工的合法利益。 (1)主体资格不同。劳动合同的主体只能一方是法人或组织,即用人单位,另一方则必须是劳动者个人,劳动合同的主体不能同时都是自然人;劳务合同的主体双方当事人可以同时都是法人、组织、公民,也可以是公民于法人、组织。 (2)主体性质及其关系
-
签订劳动合同必须要经劳动局鉴证吗?天津在线咨询 2022-07-09(一)签订的劳动合同文本二份(注:劳动合同文本应用钢笔真写严禁涂改),劳动合同鉴证登记表一式两份; (二)用人单位为法人的,应提供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中国组织机构代码证及复印件,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用人单位不是法人的,应提供其主要负责人的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和国家工商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营业执照;单位公章 (三)劳动者身份证明: (1)如劳动者是调入的,其中本市
-
劳动合同的订立形式是什么,必须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吗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5法律规定订立合同的形式包括了书面、口头以及其他形式,但是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才是双方当事人建立劳动关系的唯一合法形式。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码; (三)劳动合同期限; (四)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 (五)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 (六)劳动报酬; (七)社会保险; (八)劳动保护、劳动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