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构成要素是什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2-31 16:04:26 131 人看过

一、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构成要素是什么?

(一)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特指单位场所的正常秩序、以及社会日常的生产、生活正常进行的秩序。

(二)客观方面

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行为人必须通过“投放行为”传达出恐怖信息。

2、恐怖信息的物质载体要使人产生恐惧心理,行为人投入的东西必须在外观上足以让一般人相信是“危险物质”。

3、投放行为的对象可以是群体也可以是个人。但引起的是旁观群众和社会大众的恐慌。

4、投放行为必须具有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情节。

(三)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

(四)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如果行为人没有借投放虚假危险物质扰乱社会秩序的故意,即使在客观上使他人误认为行为人是在投放危险物质并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的,也不能构成本罪。

二、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吗?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危险犯,即即使是行为没有造成不特定的或者是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公私财产安全的重大损失,但只要具有造成损害后果的危险状态即可构成既遂。所以本罪的未遂是犯罪行为没有能够达到这种状态。其中止是行为人在自己意志的支配下自愿放弃该犯罪行为,或者是在进行该行为后,造成危险状态后有积极的消除这种危险状态,没有造成损害后果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足以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立案。

本罪原为投毒罪,为了适应冲击恐怖活动的需要,本罪是危险犯,只要行为人实人实施了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并且足以威胁不特定的多数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不要求造成严重后果,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逃究。

在主观方面要有故意的犯罪行为存在,犯罪的主体需要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单位,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放射性,毒害性的物质,满足这四个条件,可以认定为投放危险物质罪,这项罪名属于危险犯,而不是行为犯。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13:1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投放虚假危险物品罪处罚
    处罚根据刑法第291条之一(2001年《刑法修正案(三)》第8条)之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加重处罚的情况犯投放虚假危险物品罪而造成严重后果的,是本罪的加重处罚事由。这里的造成严重后果,是指:(1)由于投放虚假危险物品而引起社会骚乱;(2)致人重伤、死亡或者自伤、自杀、精神错乱的;(3)致使停工停产,造成重大经济损失的;(4)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相关信息2009年下半年,我国新疆等地连续发生了不法分子使用注射器针扎无辜群众的恶性事件,并造成社会恐慌。有关法律专家表示:(1)如果针头无害,应以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因投放虚假危险物质,造成大范围的社会恐慌、群众集会游行的,要从重从快处罚。(2)如果针头确实有毒有害,则应按投放危险物质罪处罚。而且最高可判处死刑。专家特别强调,这并不是针对此次事件而特别设置的处罚措施,而是在19
    2023-06-06
    299人看过
  • 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与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区别是什么
    1、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主观故意内容为明知编造、传播的是虚假恐怖信息而仍决意为之;后罪的主观故意内容却表现为明知是虚假的危险物质而决意投放。2、行为方式不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表现为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故意传播编造的恐怖信息;后罪的行为方式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3、犯罪对象不同。编造虚假恐怖信息罪的对象为虚假的恐怖信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对象则为虚假的危险物质,等等。4、行为人如果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后,再编造成为恐怖信息传播出去,后面的编造并传播行为乃为前面的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的自然结果,属事后不可罚行为,应以后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定罪处罚。但是,行为人投放虚假危险物质之后,不是进行编造恐怖信息或传播,而是编造另外的虚假恐怖信息或者传播编造的另外虚假恐怖信息,由于
    2023-03-08
    349人看过
  •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造成严重后果会怎样
    根据本条规定,犯投本罪的,尚未造成危害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依照本法第115条规定,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投放危险物质罪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1)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2)投放行为的主要方式:一是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人饮食的食品或饮料中;二是将毒物投放于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三是在一些公共场所释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犯该罪,危害公共安全的,应当负刑事责任。4、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既可以出于直接故意,也
    2023-04-03
    159人看过
  •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会判多长时间呢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判刑: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一、威胁恐吓咋判威胁他人有可能构成寻衅滋事罪。另外如果不是单纯的恐吓行为还有其它情况则如下:恐吓时索要财物,有可能构成敲诈勒索罪;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有可能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二、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如何量刑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既遂的量刑标准为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是指编造生化威胁、爆炸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明知是编造的
    2023-04-06
    65人看过
  • 北京一男子被控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利用艾滋病扎针传言制造社会恐慌的河南省农民杨某,因涉嫌投放虚假有毒有害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罪被检察院提起公诉。日前,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正式受理了这起案件。检察院起诉指控,28岁的杨某因被其女友离弃而对女性产生报复心理,遂于今年2月10日下午2点左右,携带一把木柄铁锥,在该市朝阳区潘家园站乘坐公共汽车时,持铁锥刺在乘客杜某某左腿根部。杨某某被民警当场抓获。检察院认为,杨某利用社会公众对通过扎针手段传播艾滋病事件的恐惧心理,投放虚假的传染病病原体,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其行为已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
    2023-06-06
    199人看过
  • 刑法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有哪些情形
    我国《刑法》中所规定的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是: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犯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一般如何判犯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犯罪后果严重的,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一款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2023-07-31
    203人看过
  • 犯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一般如何判
    犯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一般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的刑罚;犯罪后果严重的,应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会构成什么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有:1、客体要件: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2、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3、主体要件: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4、主观方面: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2023-07-27
    425人看过
  • 什么叫投放危险物质罪
    刑事责任年龄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三)》对投毒罪进行了修订,将投毒罪改为投放危险物质罪,包含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行为,同时取消投毒罪这一罪名。一、投放危险物质罪有什么特征(一)犯罪客体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二)犯罪客观方面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有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本罪是危险犯,其成立并不需要出现不特定多数人的中毒或重大公私财产遭受毁损的实际结果,只要行为人的行为足以危害公共安全,即有危害公共安全的危险存在即可。一般来说,投放行为的主要方式如下:1、将危险物质投放于供不特定人饮食的食品或饮料中;2、将毒物投放于供人、畜等使用的河流、池塘、水井等中;3、在公共场所释放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三)犯
    2023-04-07
    126人看过
  • 重庆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找律师要多少钱
    担任刑事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人以及刑事案件自诉人、被害人的诉讼代理人的服务收费标准。(1)侦查、审查起诉、一审阶段分别计件收费。1.侦查阶段收费标准为每件2000元—10000元。2.审查起诉阶段收费标准为每件2000元—10000元。3.一审阶段收费标准为每件3000元—30000元。(2)二审、死刑复核、申诉、再审阶段,按照一审阶段的收费标准收取律师服务费。(3)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属于实行政府指导价范围的,执行本通知规定的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属于市场调节价范围的,由律师事务所和委托人协商确定收费标准。(4)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涉及多个罪名或者数起犯罪事实的,可按照所涉罪名或者犯罪事实分别计件收费,同时酌减收费。(5)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经律师事务所与委托人协商一致,可以在规定标准5倍之内(含5倍)确定收费标准。重大、疑难、复杂案件的认定标准由市司法局另行制定
    2023-03-02
    445人看过
  •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认定定罪量刑分析
    一、什么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有哪些?(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四)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三、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如何处罚?根据刑法修正案(三)第8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四、相关法条链接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
    2023-06-11
    162人看过
  • 如何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有: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主观上是过失心态;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的认定标准(一)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界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与投放危险物质罪,都是以投放危险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客体要件、犯罪手段是相同的。二者的区别是,1、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故意犯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过失犯罪,二者对危害结果的态度是根本不同的。2、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在客观上以造成法定的严重后果作为构成犯罪的必备要件,未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物遭受重大损失的,不构成犯罪。投放危险物质罪只要具有危害公共安全的投毒行为,不论是否造成严重后果,都作犯罪处理。3、投放危险物质罪有既遂、未遂之分,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是过失犯罪,不存在犯罪未遂。
    2023-07-27
    226人看过
  • 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怎样判刑
    1、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判刑:(1)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的,一般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2)投放危险物质而造成他人重伤、死亡或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则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2、投放行为必须危害公共安全。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行为人投放的必须是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危害人的生命、健康或牲畜、禽类、水产养殖物安全的危险物质。一、故意传播病毒算犯法吗?故意传播病毒犯法。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病原体,造成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第一百一十五条第一款的规定,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刑法》第一百一十四条:放火、决水、爆炸以及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以其他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一十五条:放火、
    2023-06-26
    266人看过
  • 投放危险物质罪危险物质是指哪些
    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以及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的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所谓毒物,是指含有毒质的有机物或者无机物,如砒霜、敌敌畏、氰化钾、西梅脱、1059剧毒农药等。鸦片、大麻、吗啡等虽然也是毒物,但不包括在投毒罪的毒物之中。投放毒物的场所很多。为了毒害群众,有的在公用的自来水池、水渠、水井、公共食堂的水缸、饭锅以及公共食品中投毒;为了毒害牲畜,有的在牧场的饮水池和牲畜饲料中投毒;为了毒害家禽,有的在饲料中投毒,等等。一、非法处置危险物质怎么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规定违反国家规定,向土地、水体、大气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危险废物,造成重大环境污染事故,致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或者人身伤亡的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中华人民共
    2023-03-17
    181人看过
  •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否可以请辩护律师
    可以的。一、什么是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三)主体要件本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凡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四)主观方面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二、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判几年?根据刑法修正案(三)第8条的规定,犯本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三、危险品的运输有什么要求?危险品物流不同于一般物流,它是一项技术性和专业性很强的工作,主要特点集中在:品类繁多,性质各异;危险性大;运输管理方面的相关规章、规定多;仓储场地专储;专业性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运输条例》第八十条和《
    2023-06-14
    352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投放危险物质罪的构成要件有哪些
      北京在线咨询 2022-03-14
      一、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投放危险物质罪,是指故意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投放危险物质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如下:(一)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这是投放危险物质罪同使用投毒方法实施的故意杀人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根本区别之所在。(二)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用投放毒物的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即该种行
    • 哪些要素会构成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8-27
      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和重大公私财产安全。 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引起中毒,造成严重后果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这是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构成本罪,必须实施引起中毒,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如把喷过敌敌畏的蔬菜未冲洗净,到集市出卖,致购食者多人中毒;误将毒药投入饲料中,致使大量牲畜食后中毒等。在日常生活中有的把装过农药的口袋与粮食口袋混杂在一起
    •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由什么构成,有哪些规定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7
      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的构成:本罪侵害的客体是正常的社会秩序。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是指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主体是一般主体,即年满16周岁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
    • 什么是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的构成
      湖北在线咨询 2021-12-21
      过失投放危险物质罪构成满足以下要素:1、主要要素:主体为一般主体;2、.主观要素:主观过失;3、.对象要素:对象是大多数人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4、.客观要素:表现为行为人投放毒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
    • 2022年构成投放虚假危险物质罪需要满足什么条件
      新疆在线咨询 2022-11-10
      1、客体要件。 客体要件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公共安全 2、客观要件。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实施了投放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3、主体要件。 本罪主体为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成为本罪主体。 4、主观方面 本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