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职日期的规定详解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6-30 20:15:51 268 人看过

如果员工想要离职的话,应该提前30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具体解除日期,如果双方都同意30天内解除劳动合同,无需等到30日期满,员工在相关文件上签字确认解除劳动合同的日期及个人原因辞职即可。若用人单位不同意辞职的,不影响劳动合同的解除效力,劳动合同仍于劳动者书面通知用人单位后30日解除。

离职日期社保购买是怎样的

一般来说,月初及月中离职的,当月社保停缴,一般情况下当月公司不会给员工继续发工资了,社保缴纳需要扣除上月工资,不便于操作,而且员工的新单位完全有时间在当月给员工上社保,所以停缴没有问题。月末离职的,当月社保一般由原单位缴纳,下月停缴,因为本月是有可能支付给员工工资的(特殊情况扣除工资的除外),而且月末社保不办理相关业务。

《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04日 18:0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劳动者相关文章
  • 离职日是办理离职的日期吗
    是以你在离职报告书里面提出的申请离职日期为准。但是你想辞职应该提前30天提交申请。一、实习期辞职辞职几天可以走啊劳动者在试用期期间辞职,只需要提前三天通知用人单位就可以解除劳动关系。个人提出离职分三种情况:用人单位存在法律的情况,劳动者书面提出解除劳动关系后可以立即走人不需要用人单位的批准,并可以要求支付剩余的工资及经济补偿金(每工作1年支付1个月工资)及办理离职手续等;没有提前30天提出离职,用人单位也不存在的情况,劳动者直接提交辞职信就走人,这个时候就是违法了,给用人单位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招聘劳动者产生的费用,用人单位可以要求劳动者承担。二、辞职离职的一般程序有哪些辞职离职的一般程序如下:(1)员工原则上应提前30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2)劳动者要提前一个月申请辞职,在月头递交辞职信,找公司离职签字同意。(3)劳动者按照公司人事部管理办理离职手续,可
    2023-04-07
    57人看过
  • 离职和辞职的区别详解
    辞职是离职的一种。辞职是指职工根据劳动法规或劳动合同法的规定,提出辞去工作从而解除劳动关系。辞职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依法立即解除劳动关系,如用人单位对职工有暴力或威胁行为强迫其劳动,不按合同约定支付工资等,职工可以随时向用人单位提出解除劳动合同的要求;二是根据职工自己的选择,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单位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离职包括:开除、除名、辞退、辞职、自动离职等。自动离职和辞职的区别有哪些辞职、自动离职(又称擅自离职)是指劳动者解除与用人单位劳动关系的行为。在《劳动合同法》实施之后,也就是劳动者解除与用人单位的行为。这就是解除劳动合同与辞职、自动离职的联系。它们的区别主要有以下两点:区别点解除劳动合同的运用主体可以是用人单位,也可以是劳动者。而辞职、自动离职的运用主体只是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适用的原因是双重性质的,既有惩罚性的,又有非惩罚性的。而辞职不具有惩罚性,自动离职往往是一种违法行
    2023-07-03
    352人看过
  • 社保交纳日期和离职日期是否有法律规定?
    不缴纳。一般公司会以15日为分界线,入职时,15日之前上班,本月缴纳;离职时,15日之前离职,本月不缴纳。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企业为职工建立补充养老保险(即企业年金),非试点地区的企业,从应付福利费中列支,但不得因此导致应付福利费发生赤字。15号之前离职社保谁来承担可以要求公司为你交当月的社保。员工离职当月,原单位应当按照正常情况为其参保缴费,并自次月起暂停缴费。严格来讲,当月保险中单位应缴部分还是应由单位来承担。社会劳动保险是以月为单位来缴纳费用的,无论当事人这个月出勤几天,都应该缴费。《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保险法》第四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和个人依法缴纳社会保险费,有权查询缴费记录、个人权益记录,要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社会保险咨询等相关服务。个人依法享受社会保险待遇,有权监督本单位为其缴费情况。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将社会保险事业纳入国民经济和社
    2023-07-03
    277人看过
  • 拘役期限的相关规定详解
    关于拘役期限的相关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拘役期限在一个月以上六个月以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判决宣告前一人犯数罪的,除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外,应当在总和刑期以下、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执行,但最高控制不得超过三年;拘役最高不得超过一年,有期徒刑总和刑期不满三十五年的,最高不得超过二十年,总和刑期超过三十五年的,最高不得超过二十五年。拘役的执行机关是什么,拘役期限为多少?拘役的执行机关与适用机关不同,其适用机关是指能够适用拘役判决的机关,即人民法院。而执行机关是指判决后要执行拘役的机关,在我国是指公安机关。根据我国《刑法》的相关规定,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由公安机关就近执行。值得注意的是,就近执行并非泛泛而谈,它具体指的是由受刑人所在地的县、市或市辖区的公安机关设立的拘役所执行。需要说明的是,被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与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不同,这是因为这些人享有每个月探亲
    2023-07-02
    339人看过
  • 借条有效期规定详解
    借条的有效期的相关规定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自权利受损之日起二十年以上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现在用的借条都有有效期吗借条永久有效,但是有诉讼时效。对于定期还款的民间借贷,诉讼时效为还款期限届满之日起3年,逾期则丧失请求人民法院保护的权利。如未约定还款期限,诉讼时效自债权人主张债权之日起计算,时效为3年,超过此期限将失去胜诉权。《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
    2023-07-02
    409人看过
  •  怎样查看离职合同的注销日期和解除日期?
    该段内容讲述了员工离职的相关规定和流程。员工需要提前三十天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和离职手续表,同时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提交。人事行政部会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并记录离职原因。员工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离职日期和劳动合同终止日期通常相同。员工需要提前三十天提交书面辞职报告,同时在试用期内提前三天提交。此外,还需要提交离职手续表。人事行政部对离职员工进行离职面谈了解其离职原因并做记录。员工原则上应提前三十天、试用期提前三天将书面《辞职报告》交到人事行政部,并领取离职手续表。 离 职 日 期 和 劳 动 合 同 终 止 日 有 什 么 关 系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四条的规定,劳动合同终止的情形包括劳动合同期满、劳动者开始依法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劳动者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劳动者死亡或被宣告失踪、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因此,离职日
    2023-09-06
    243人看过
  • 详解员工离职补偿计算规则
    根据劳动合同法的有关规定,员工离职补偿按照以下方法计算:根据员工在用人单位的工作年限来计算,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的工资,比如员工工作五年,则支付五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到一年的,按照工作一年来计算,比如员工工作七个月,则按工作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补偿;不满六个月的,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这里所说的月工资,是指在员工劳动合同结束前十二个月的平均工资。公司撤销部门员工离职补偿公司撤销部门,如果劳动者自行离职的,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如果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劳动者工作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作为补偿。《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七条【经济补偿的计算】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劳动者月工资高于用人单位所在直辖市、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布的本地区上年度职工月
    2023-06-30
    449人看过
  • 规定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日期需要是离职时间吗
    一、规定的解除劳动关系协议日期需要是离职时间吗?签订劳动合同后,如果劳动者不想干了,是可以提前解除的,但需要按照《劳动合同法》第三十七条“劳动者提前三十日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的规定办理。只要不存在《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照正常的工资调整机制提高劳动者在服务期期间的劳动报酬。”第二十三条“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
    2023-04-29
    219人看过
  • 法定合同解除期限及规定详解?
    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期限届满当事人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法律没有规定或者当事人没有约定解除权行使期限,自解除权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解除事由之日起一年内不行使,或者经对方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不行使的,该权利消灭。《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法定合同解除期限及规定详解?点击#找律师#,可以选择同城、领域、是否在线以及电话咨询服务!!私密咨询个人法律问题。快速解决你的困扰!打官司有没有必要请律师,请律师的好处?如果你和对方在案件事实上各执一词,且证据混乱,或者法律问题比较疑难,
    2023-12-03
    416人看过
  • 试用期离职步骤大揭秘:详解离职流程
    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试用期是用人单位考察劳动者双方符合录用条件,劳动者考察用人单位是否适合自己的期限。试用期内,劳动者认为用人单位不适合自己的,提前3天通知用人单位,无需用人单位同意,可以解除劳动合同。3天期满,用人单位应当安排工作交接,结清工资,出具解除劳动合同证明书。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虽然,法律并未规定劳动者试用期提前通知用人单位采用书面形式,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争议,建议书面通知。并有效送达用人单位人力资源部或者收发室,保留送达证据。公司上市的流程具体步骤有哪些1、商品进入市场。2、股票及其衍生品种经审查同意在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股份有限公司上市条件:根据我国《证券法》的规定,股份有限公司申请其股票上市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股票经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批准已向社会公开发行;2、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人民币5000万元;3、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
    2023-07-17
    231人看过
  • 劳动法规定下的试用期详解
    劳动法试用期的规定是:劳动法规定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6个月。试用期将根据劳动合同期限细化,具体规定如下:1、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2、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两个月;3、三年以上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4、同一用人单位和同一劳动者只能约定一次试用期;5、为了遏制用人单位的短期就业现象,所有劳动合同都不能约定试用期。2023年劳动法试用期规定我国劳动法规定了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通过劳动合同约定试用期,试用期必须支付劳动者工资,且工资不可以低于本单位内相同岗位的最低工资或者正式工资的80%,同时还要满足高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要求。若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3个月到1年,试用期最长1个月;若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期限为1年到3年,试用期最长2个月;劳动合同期限3年以上或无固定期限的,试用期最长6个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
    2023-07-03
    113人看过
  • 劳动法对哺乳期的规定详解
    劳动法哺乳期规定具体如下:1、不得安排女职工在哺乳未满一周岁的婴儿期间从事国家规定的第三级体力劳动强度的劳动和哺乳期禁忌从事的其他劳动,不得安排其延长工作时间和夜班劳动;2、有不满一周岁婴儿的女职工,其所在单位应当在每班劳动时间内给予其两次哺乳时间,;3、乳母禁忌从事作业场所空气中锰、氟、溴、甲醇、有机磷化合物、有机氯化合物的浓度超过国家卫生标准的作业。一、关于产假的规定具体如下:1、女职工产假为九十天,其中产前休假十五天;2、难产的,增加产假十五天;3、多胞胎生育的,每多生育一个婴儿,增加产假十五天。二、孕期、产期、哺乳期女职工享有的权益具体如下:1、孕期产前检查请假视作正常出勤;2、依法享有产假、哺乳假,用人单位应当支付工资;3、劳动合同期满不能终止劳动合同,应当顺延至哺乳期结束;4、用人单位裁员,三期女职工不得作为裁员的对象;5、不得以无过失性辞退解除劳动合同,医疗期后不能从事原工作
    2023-06-30
    333人看过
  • 遗产管理人职责的法律规定详解
    民法典规定遗产管理人应当依法履行职责有:1.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2.向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3.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毁损、灭失;4.处理被继承人的债权债务;5.按照遗嘱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分割遗产。遗产管理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一)清理遗产并制作遗产清单;(二)向继承人报告遗产情况;(三)采取必要措施防止遗产毁损、灭失;(四)处理被继承人的债权债务;(五)按照遗嘱或者依照法律规定分割遗产;(六)实施与管理遗产有关的其他必要行为。第一千一百四十八条【遗产管理人未尽职责的民事责任】遗产管理人应当依法履行职责,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继承人、受遗赠人、债权人损害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第一千一百四十九条【遗产管理人的报酬】遗产管理人可以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按照约定获得报酬。第一千一百五十条【继承开始后的通知】继承开始后,知道被继承人死亡的继承人应当及时通知其他继承人和遗嘱执行人。继承人中无人知道被继承人死亡
    2023-07-06
    337人看过
  • 详解取保候审期限规定
    取保候审是指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交纳保证金,保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不逃避或妨碍侦查、起诉和审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我国《刑事诉讼法》第79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最长不得超过十二个月,在此期限内不得中断对案件的侦查、起诉和审理。从该条规定可以看出,我国取保候审的权力主体广泛,公、检、法三机关都有决定取保候审的权利。正因为如此,在对取保候审十二个月的期限的理解上,不仅理论界存在争议,司法实践中也出现了不同的做法。第一种观点是期限共用说。认为公、检、法三机关在整个刑事诉讼过程中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的期限合计不得超过十二个月。理由是:第一,切合实际。一般而言,花费一年的时间办理一个案件绰绰有余。第二,如果允许每一个机关均有权决定一次长达十二个月的取保候审期限,那么取保候审
    2023-06-02
    423人看过
换一批
#劳动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劳动者
    词条

    劳动者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 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 更多>

    #劳动者
    相关咨询
    • 怎么规定离职日期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5-11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日以书面的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这就赋予劳动者无须任何实质性条件单方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只履行提前通知义务即可,这种权利是绝对的辞职权利。 《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
    • 怎么样定离职日期和辞职日期
      青海在线咨询 2021-11-25
      《劳动法》规定,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应当提前30天以书面形式通知用人单位,赋予劳动者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不需要任何实质性条件,只能履行提前通知义务,这是绝对的辞职权。《劳动合同法》第五十条 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15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的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
    • 上班日期规定了离职吗
      重庆在线咨询 2023-04-09
      离职日期的当天可以不上班,但必须与用人单位之间做好交接手续。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 第五十条用人单位应当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并在十五日内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劳动者应当按照双方约定,办理工作交接。用人单位依照本法有关规定应当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在办结工作交接时支付。 用人单位对已经解除或者终止的劳动合同的文本,至少保存二年备查。
    • 劳动合同到期离职流程详解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5-09
      如果是劳动合同到期了,属于自然离职,只要走正常的程序就可以了 员工离职流程之提前递交辞呈。正规企业办理职工离职大概需要一周左右的时间,员工要提前一个月的时候写一份辞职申请,写明由于什么原因离职,要提前一个月递交给本人所在部门,再由所在部门提交人力资源部门(有时候也可以直接把申请交到人力资源部门),人力资源部门进行情况核实后,再提交公司办公会议审定。而且真正离职时需要个人签字部门领导签字,人力资源部
    • 离职申请日期和离职日期
      澳门在线咨询 2021-12-27
      前者想要离职的日子,后者是提交申请的日子,或者通常是要提前一个月。辞工通常需要提前申请,除非单位商量认可,或者单位有违法做法,即使无签订劳动合同,当事人也应该按照相关流程解决去职手续,才能维护自己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