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公益诉讼如何进行法律处理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9 18:33:17 493 人看过

一、消费公益诉讼如何界定

历史上,公、私法的划分,首创于罗马法。法学家乌尔比安认为公法是与国家组织有关的法律,私法是与个人利益有关的法律。在罗马程序诉讼中,存在私益诉讼和公益诉讼之分,私益诉讼是特定的人可以提起,而公益诉讼是不特定的人可以提起,除法律另有规定外,所有的市民都可以提起。根据公益诉讼的主体性质不同,可将公益诉讼作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公益诉讼仅指国家机关以国家名义提起的公益诉讼;广义的公益诉讼则包括保护公益的私益诉讼和纯粹的私人公益诉讼。《解释》中的公益诉讼是狭义上的公益诉讼,指特定的国家机关、社会组织依据法律法规的授权,对于违反法律侵犯或可能损害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要求法院通过审判追究违法者的法律责任,从而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的制度。私益诉讼即传统的民事诉讼,指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在民事权益受到侵害时,依据《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的规定提起的民事诉讼。

消费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既存在联系又相互区别。一方面,私益涉及的是个人的微观利益,公益是所有人的宏观利益,两者相互依赖,互相促进。公益诉讼是在私益诉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弥补了私益诉讼在保护公共利益上的不足。另一方面,两者在诉讼目的、诉讼功能、起诉主体、诉讼规则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首先,在诉讼目上,消费公益诉讼的显著特征就在于公益性,其目的在于保护众多不特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以建立良好的社会秩序。

二、消费公益诉讼如何进行法律处理

实践中可能存在同一个侵权行为既侵害了公共利益,又侵害了私人利益,便产生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两者之间的协调问题。《解释》第九条、第十条确立了在处理消费公益诉讼与私益诉讼双轮驱动原则,即通过不同的救济途径分别救济。因为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在主体和客体方面均不同,《解释》既不是要求公益诉讼优先、也不确立私益诉讼优先原则,而是从尊重当事人的意思自治和处分权出发,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分别立案,分别审理,分别判决。在侵权行为不能确定的情形下,私益诉讼还可以中止审理,待公益诉讼对经营者是否存在侵权行为作出判决后再恢复审理。

针对消费公益诉讼和私益诉讼存在交叉的形成,在确立两种诉讼方式区分处理原则的前提下,《解释》第十六条还规定了私益诉讼可搭公益诉讼的“便车”,即公益诉讼生效裁判的既判力可向私益诉讼扩张。主要包括:一是对生效公益诉讼裁判认定的事实,相关私益诉讼原被告均可援引并免于举证;二是,对生效公益诉讼裁判中判决理由部分关于经营者是否存在不法行为的认定,在相关私益诉讼中仅消费者可援引并免于举证,但经营者不能主张直接适用,仍需就其主张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3日 23:5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公益诉讼相关文章
  • 公益诉讼为消费者合法权益撑腰
    10月25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赋予消费者组织公益诉讼权,由原来只能支持消费者起诉到可以代表消费者进行公益诉讼,是一个很大的突破。新《消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中消协表示,这一规定明确赋予消费者协会消费类公益诉讼的主体地位,进一步充实了消协的维权职责,实现了与民事诉讼法有关公益诉讼制度的无缝连接,细化了民诉法第五十五条在消费者保护领域的实施内容,有助于降低消费者的维权成本,扩大消费维权效果。公益诉讼是针对经营者侵害众多且不特定的消费者,使其权益受到损害或者可能受到损害的情况,由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主体向人民法院提起的诉讼。这种代表不特定多数消费者诉讼制度,是保护消费者集体利益的重要制度设计。中国消费者协会分析,因为在目前的条件下,单个消费者维权成本高、时间长、举证
    2023-06-07
    292人看过
  • 消费者如何进行申诉
    消费者决定申诉时,应依照商品和服务的性质向具有相关职能的行政部门提出,消费者申诉一般应采用书面形式。消费者向有关行政部门提出申诉后,如果与经营者协商和解,达成和解协议的,可以撤回申诉,请求有关行政部门根据和解协议作出调解书。工商所处理消费者申诉,有哪些职权?工商所处理消费者申诉,有权行使下列收集证据的职权:(一)要求当事人举证;(二)询问当事人;(三)查询、复制与消费者权益争议有关的协议、帐册、单据、文件、记录、业务函电和其他资料;(四)收集其他有关证据。当事人、有关的单位和个人有义务协助工商所收集证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3-07-24
    271人看过
  • 行政诉讼法是如何进行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的
    我国《行政诉讼法》中所规定的保护公民的权力的办法包括:1、完善工作机制;2、坚持审判监督程序;3、人民法院应当秉持公正;4、其他行政机关不得干预人民法院的办案过程;5、公民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行政诉讼法的概念行政诉讼法是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和行政诉讼参加人(原告、被告、代理人等)进行诉讼活动必须遵守的准则。它规定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程序方面的法律规范和行政诉讼参加人行使权利、承担义务的各种法律规范,是现代国家据以建立行政诉讼制度的法律依据。维护和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行政职权,从而根据宪法的规定制定的一部程序性法律。《行政诉讼法》第一条为保证人民法院公正、及时审理行政案件,解决行政争议,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监督行政机关依法行使职权,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第三条人民法院应当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起诉权利,对应当受理的行政案件依法受理。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干预、阻碍人民法院受理
    2023-07-29
    163人看过
  • 刑事诉讼律师如何进行收费
    一、刑事诉讼律师如何进行收费(一)刑事案件收费按照各办案阶段分别计件确定收费标准。1、侦查阶段,每件收费2000—10000元。2、审查起诉阶段,每件收费2000—10000元。3、一审阶段,每件收费4000—30000元。4、上述收费标准下浮不限。(二)二审、死刑复核、再审、申诉案件以及刑事自诉案件按照一审阶段的收费标准收取律师服务费。(三)一个律师事务所代理一个案件的多个阶段,自第二阶段起酌减收费。(四)被害人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按照民事诉讼案件收费标准收取律师服务费。(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同时涉及几个罪名或者数起犯罪事实的,可按照所涉罪名或犯罪事实分别计件收取。二、律师收费是有具体标准的,与下列因素密切相关1、案件的具体情况案件的具体情况,主要指案件的复杂程度,比如是单独犯罪还是共同犯罪,是一罪还是数罪,涉及一起犯罪事实还是多起犯罪事实,等等。案件的具体情况,直接决定着法律
    2023-06-06
    438人看过
  • 律师代代理诉讼适用消费者权益法吗
    一、律师代代理诉讼适用消费者权益法吗这不应适用消费者权益保障法,这只适应民《民法典》中的违约条款与律师法和律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调整。虽然律师提供的是一种服务,但这种服务与提供商品、产品和社会服务行业提供的服务是有区别的。即使视为社会化服务也有专业的法律规范,我认为用以上法律规范更准确和实用、适格。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适用1、在本市行政区域内;2、有明确的被诉方;3、有具体的投诉请求,事实和理由;4、投诉人应当是消费者争议的利害关系人;5、未超出投诉期限(消费者知道或者应该知道自己的权益受到侵害在一年内的);6、属于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管辖范围;7、消费者投诉时应当说出自己的姓名、地址、电话号码或其他联系方式和被申诉方的名称、地址和电话号码。8、消费者最重要的是收集好所有有利凭证;三、不予受理消费者保护的情形1、经营者之间的购销方面的纠纷;2、消费者个人私下交易产生的纠纷;3、未按商品使用说
    2023-06-07
    170人看过
  • 如何进行法律程序的诉讼
    一旦走上法律程序时间肯定是要花费的更多,为了避免给自己带来更多的损失和更大的不便,受损方可以先请施工队进行修补,所有花费依据法律有关规定,通过法院要求邻居进行赔偿。并且,当楼上邻居不主动进行赔偿时,受损害方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一、装修漏水到楼下纠纷赔偿是怎么规定的法律上是必须百分百赔偿的,防水5年质保,管道2年,质保期内非人为开发商责任!过期了,漏水应该是楼上责任,这里楼下要求你赔偿是正常的,所以要先搞清楚渗漏水的原因及责任。给相邻方造成妨碍或者损失的,应当停止侵害,排除妨碍,赔偿损失。假若相邻方不履行法院的判决,受损方可自请施工队从楼下维修,发生的费用可向法院提出要求楼上业主赔偿。二、发现房子漏水怎么要求赔付根据受损原因进行协商赔付。受漏水损害的一方应首先请房屋质量检验部门对房屋漏水原因和如何补漏作出鉴定报告。鉴定出来后,如果是相邻方的原因,可凭报告要求相邻方立即或及时给予修补,并可向
    2023-04-11
    487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受到侵害如何通过诉讼的手段进行维权
    一般来说,当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以下途径解决:一是与经营者协商;二是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三是向有关行政部门如工商机关申诉;四是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协议申请仲裁机构仲裁;五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2024-04-21
    406人看过
  • 对行政公益诉讼进行有益探索
    对于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探索建立检察机关提起公益诉讼制度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民事的,一种是行政的,但重点是行政的。修改后的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检察机关提起行政公益诉讼。但《决定》提出了这方面的改革要求,所以要探索和推进这项改革。一是明确检察机关在行政公益诉讼中的身份应当是公共利益的代表。如果简单地以法律监督机关的身份出现在行政公益诉讼中,体现不了公益诉讼的特点。二是界定行政公益诉讼的对象和范围,不能包罗万象。不是所有涉及公众利益的违法行政行为都可以通过检察机关公益诉讼的方式加以监督,探索之初可限定在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等案件范围内。三是明确启动的程序。一个渠道是社会团体或者自然人可以请求检察机关提起,另一个渠道是检察机关自己发现。检察机关发现违法行政行为的,不宜直接提起公诉,应当先督促纠正,然后发出检察建议。在这些措施未果的情况下,再提起诉讼。四是明确检察机
    2023-06-06
    159人看过
  • 中消协法律喊你提起公益诉讼
    近日,某某烤肉超市昌平店一名前员工,爆出该店剩菜回收重复利用、后厨卫生差等多种乱象。据调查,发现其确实存在种种乱象,如将客人吃剩的肉,端回后厨整理后再次摆上取餐台;在过道和垃圾桶之间来回踢的死鱼,最终变成了鱼片。与不久前上海XX的过期变质肉丑闻如出一辙,某某烤肉超市昌平店的后厨乱象被呈现在消费者面前。某某烤肉自2005年开业至今,在北京地区已经拥有连锁店28家,外地加盟店180多家。显然,这又是一起骇人听闻的食品安全事件。有媒体在评论一系列食品安全事件时指出:首先是行政监管的缺位,放纵了不法商家的违法行为;其次是食品犯罪处罚标准低,难起阻吓作用;再者是民众维权意识不高,维权难。其实说白了,就是外边的监管进不去,里边的黑幕信息出不来,而一旦偶然被曝光,承担震慑作用的处罚标准亦不能让其倾家荡产。应该说,食品安全事件频发,不是某个环节出了问题,而是维护食品安全的诸多环节失守或缺位。行政监管缺失已
    2023-06-07
    198人看过
  • 消费公益诉讼的界定和法律知识有哪些
    消费公益诉讼的界定:(一)消费公益诉讼即将进入法院司法实务领域,准确界定消费公益诉讼的范围显得尤为重要,而前提是明确消费公益诉讼的概念。对于消费公益诉讼的概念,学术界已有多种定义。如:“消费公益诉讼是指由于商品生产者、服务经营者的不法或不合理经营行为,使整个社会的正常商业秩序和消费者公众利益遭受或者存在侵害威胁之时,国家机关、相关的消费者团体组织或者消费者个人为维护消费者公众利益而向法院提起诉讼的制度。”又如:“消费公益诉讼是指,在经营者的不法行为侵害了或者有侵害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可能的情况下,依据法律授权的特定的社会组织或者个人,为了维护消费者公众利益而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人民法院依法处理此案件的诉讼行为。”根据上文对消费公益诉讼主体的分析,笔者认为,消费公益诉讼是指,在经营者的不法或不合理行为,侵害了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存在可能对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造成侵害的威胁,继而损害社会整
    2023-06-18
    107人看过
  • 拆迁权益纠纷如何进行诉讼?
    拆迁权益纠纷可以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予答复,或者对行政机关作出的有关行政许可的其他决定不服的;(四)对行政机关作出的关于确认土地、矿藏、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海域等自然资源的所有权或者使用权的决定不服的;(五)对征收、征用决定及其补偿决定不服的;(六)申请行政机关履行保护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的法定职责,行政机关拒绝履行或者不予答复的;(七)认为行政机关侵犯其经营自主权或者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土地经营权的;(八)认为行政机关滥用行政权力排除或者限制竞争的;(九)认为行政机关违法集资、
    2023-08-02
    428人看过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公益诉讼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对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的行为,中国消费者协会以及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设立的消费者协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提起消费民事公益诉讼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符合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一条规定的起诉状,并按照被告人数提交副本;(二)被告的行为侵害众多不特定消费者合法权益或者具有危及消费者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初步证据;(三)消费者组织就涉诉事项已按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七条第四项或者第五项的规定履行公益性职责的证明材料。一、消费者遇到商品质量问题向哪些部门举报1、消费者协会是政府的技术监督,工商,商检等几个部门联合设立的负责解决广大消费者遇到困难的组织,它涉及面广,并挂靠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解决问题较容易,所以消费者购买消费品时发现问题可先找消费者协会。2、工商行政,技术监督部门对商品质量监督检查已有明确分工,工商行政部门主要负责在
    2023-03-16
    489人看过
  • 商家欺骗消费者应如何处理及进行投诉
    一、商家欺骗消费者应如何处理及进行投诉1.通过与商家协商退换货来解决;2.通过向网购平台管理方申诉或者投诉来解决,可直接在订单页面发起投诉或...3.通过拨打商家所在地12315;消费者投诉电话来处理;4.通过向商家所在地的工商行政管理局投诉来处理;5.通过到法院起诉来处理;可以向收货地法院。二、欺骗消费者几倍赔偿?商家欺骗消费者可以要求进行三倍赔偿。《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各地,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依照本法第四十九条、第五十一条等法律规定赔偿损失,并有权要求所受损失二倍
    2023-07-31
    423人看过
  • 消费者公益诉讼的费用谁付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消费者公益诉讼的诉讼费用由原告预先交纳,如果原告胜诉的,诉讼费用由被告来承担,而调查、取证等的合理费用,法院会依据实际情况支持由被告承担。《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消费民事公益诉讼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十七条原告为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采取合理预防、处置措施而发生的费用,请求被告承担的,人民法院可予支持。第十八条原告及其诉讼代理人对侵权行为进行调查、取证的合理费用、鉴定费用、合理的律师代理费用,人民法院可根据实际情况予以相应支持。《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二十九条诉讼费用由败诉方负担,胜诉方自愿承担的除外。部分胜诉、部分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共同诉讼当事人败诉的,人民法院根据其对诉讼标的的利害关系,决定当事人各自负担的诉讼费用数额。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对消费公益诉讼有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七条对
    2023-06-25
    97人看过
换一批
#反垄断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 更多>

    #公益诉讼
    相关咨询
    • 如何利用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进行投诉
      海南在线咨询 2021-08-28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消费者和经营者发生消费者权益争议的,可以通过下列途径解决:   (一)与经营者协商和解;   (二)请求消费者协会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调解组织调解;   (三)向有关行政部门投诉;   (四)根据与经营者达成的仲裁协议提请仲裁机构仲裁;   (五)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另外,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2年;而对于身体受到伤害要求赔偿的,出售质量不合格的商品
    • 如何履行消费公益诉讼中的惩罚性赔偿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9-29
      消费公益诉讼惩罚性赔偿是在提供商品服务领域存在欺诈行为是可以要求退1赔3的。当然的关于惩罚性赔偿的特征,首先是了需要基于公共利益,也就是从法律关系上来说的话,主体是经营者和消费者。
    • 行政诉讼法律有规定如何进行中立处理?
      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26
      法律分析 行政诉讼中保持中立的方式为人民法院依法对行政案件独立行使审判权,不受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的干涉。法律规定,当事人在行政诉讼中的法律地位平等。
    •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进行法律上如何处理
      湖南在线咨询 2023-11-10
      法律分析 侵犯消费者知情权为应当经营者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
    •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如何进行赔偿?
      甘肃在线咨询 2023-12-09
      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有赔偿。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经营者明知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仍然向消费者提供,造成消费者或者其他受害人死亡或者健康严重损害的,受害人有权要求经营者进行赔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