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害关系人可以做证明,但不能单独作为认定事实的证据。
《民事诉讼证据规则》
第六十九条下列证据不能单独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一)未成年人所作的与其年龄和智力状况不相当的证言;
(二)与一方当事人或者其代理人有利害关系的证人出具的证言;
(三)存有疑点的视听资料;
(四)无法与原件、原物核对的复印件、复制品;
(五)无正当理由未出庭作证的证人证言。
民事诉讼中证人一定要出庭作证吗
根据《民事诉讼法》规定,凡是知道案件情况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出庭作证。有关单位的负责人应当支持证人作证。不能正确表达意思的人,不能作证。经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应当出庭作证。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经人民法院许可,可以通过书面证言、视听传输技术或者视听资料等方式作证:
(一)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不能出庭的;
(二)因路途遥远,交通不便不能出庭的;
(三)因健康原因不能出庭的;
(四)其他有正当理由不能出庭的。
证人是否必须出庭作证需要在具体的案件中由法官根据证人的具体情况决定。
-
民事诉讼活动中利害关系的意思是什么
379人看过
-
诉讼代理人妨害作证罪民事诉讼
133人看过
-
刑事案件利害关系人能否委托诉讼代理人参加诉讼
448人看过
-
民事诉讼直系亲属能不能当证人
296人看过
-
民事诉讼委托代理人利害关系是怎么样的
143人看过
-
我国的利害关系人能做证人吗?
209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
中国新民事诉讼法案外人,利害关系人怎么解释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08利害关系人是指与当事人之间存在法律上或者事实上的权利义务关系的人,通常指配偶、父母、子女、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等亲属关系,以及其他与当事人有民事权利义务关系的人,如债权人、债务人、证明人等。还可能包括同事、朋友、雇主或雇员、基层自治组织(居委会、村委会等)等。案外人好说,案外人就是和案件没有关系的人。
-
民事诉讼中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的真实性是怎么认定的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20证人证言属于证据的一种,法院是否采信证据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主要考量证据的三性,即真实性、关联性以及合法性。根据你的叙述,由于证人与当事人之间利益相关,也就是说利害关系的证人证言的法律效力问题。目前《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规定了一些与证人证言有关的条文,但均未明确、系统地规定有利害关系证人证言的认证规则,因此,审判实践中此类证人证言的真实性备受质
-
妨害作证罪能不能在民事诉讼中受到处罚福建在线咨询 2022-06-29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零七条第一款规定,妨害作证罪,是指采用暴力、威胁、贿买等方法阻止证人作证或者指使他人作伪证的行为。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证人利害关系的民事上诉状格式是?贵州在线咨询 2023-03-241.上诉人(一审原告): (1)个人:姓名,性别,生日,民族,职务,住址; (2)法人:公司名称,公司住所地,法定代表人。 2.被上诉人(一审被告):同上。 上诉人xxx不服xx市xx区人民法院20xx年xx月xx日作出的(20xx)xx民商初字第xxxx号民事判决书,现提出上诉。 3.上诉请求 1、请求人民法院撤销一审判决,依法改判。 2、本案的诉讼费用由被上诉人承担。 . 4.事实与理由: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