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传播不实信息会有何法律后果
关于网络主体的法律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三个层面:
首先是民事责任,这意味着当网络主体被指控存在对社会造成负面影响的不当行为时,他们将会面临消除不利影响、赔偿相应经济损失等严重后果;
其次是行政责任,当网民有意制造和传播虚假信息、恶意扰乱公共秩序,甚至公然进行侮辱或诽谤他人的活动,但尚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时,他们将可能会遭受拘留、罚款等行政处罚;
最后是刑事责任,如果网络主体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上发布虚假信息,其行为可能会触及刑法,最严重的情况下,他们可能会被判处七年有期徒刑。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
(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二、传播不实信息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发布虚假信息,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其法律后果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刑法》第二百九十一条
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传染病病原体等物质,或者编造爆炸威胁、生化威胁、放射威胁等恐怖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恐怖信息而故意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法律是社会的基石,是维护社会秩序和公正的重要手段。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尊重法律,遵守法律,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正如本文的标题所提出的问题,“传播不实信息会有何法律后果”,法律不仅是一种规定,更是一种教育和引导。我们应该从法律中学习如何正确地行事,如何尊重他人的权益,如何维护社会的公正和公平。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法治社会的理想,才能真正实现公正和公平。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九十一条 聚众扰乱车站、码头、民用航空站、商场、公园、影剧院、展览会、运动场或者其他公共场所秩序,聚众堵塞交通或者破坏交通秩序,抗拒、阻碍国家治安管理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情节严重的,对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
传播不实信息的法律责任是什么
186人看过
-
如何定罪传播不良信息
402人看过
-
传播色情信息的法律风险有哪些?
435人看过
-
涉及传播不良信息如何判刑?
161人看过
-
肆意泄露,传播武汉返乡人员的家庭信息有何后果
57人看过
-
非法传播信息罪治安
380人看过
-
艾X明知故犯,传播信息会有什么后果?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4-11-14根据《刑法》第三百六十条,明知自己患有艾滋病、梅毒、淋病等严重性病,故意传播给他人,将受到5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管制的刑罚,并可能会被罚款。
-
您好咨询一下传播不实信息的法律责任有什么江苏在线咨询 2024-09-29发布虚假信息,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其法律后果为:犯此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传播不实信息的法律责任有什么,法律上的标准是什么山东在线咨询 2023-09-08传播不实信息的法律责任是会被人民法院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这是在行为人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的情形下。
-
网络平台传播不实信息怎么办广东在线咨询 2021-12-26屏蔽或者投诉。在公共领域范畴散布不实信息,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事犯罪。
-
虚假信息的编造和传播会带来何种法律后果?相关规定是什么?浙江在线咨询 2024-12-26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以其他方式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将会受到五日以上十日以下的拘留,并可处以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而情节较轻的则可能会被处以五日以下拘留或五百元以下的罚款。这些行为是在不构成犯罪的情况下进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