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标准下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才立案?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3-06 19:12:55 456 人看过

符合下列标准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才立案:

1、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应予以立案;

2、行为人实施了煽动行为,而被煽动群众没有实施或没有完全实施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不影响犯罪的构成,仍应予以立案。

一、网络翻墙犯法吗

网络翻墙是一种违规行为,还没到犯法的程度。不过,利用国际联网危害国家安全、泄露国家秘密的,那么就是一种犯法行为,情形严重的,可能会构成犯罪,公安机关会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国际联网制作、复制、查阅和传播下列信息:(一)煽动抗拒、破坏宪法和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二)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的等。

二、邪教的危害有哪些

(一)聚众围攻、冲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扰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和科研秩序的;(二)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示威、煽动、欺骗、组织其成员或者其他人聚众围攻、冲击、强占、哄闹公共场所及家教活动场所,扰乱社会秩序的;(三)抗拒有关部门取缔或者已经被有关部门取缔,又恢复或者是另行建立邪教组织,或者继续进行邪教组织的;(四)煽动、欺骗、组织其成员或者其他人不履行法定义务,情节严重的;(五)出版、印刷、复制、发行宣扬邪教内容出版物,以及印制邪教组织标识的;(六)其他破坏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行为的。

三、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是怎么构成的

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的构成要件应当包括:

1、主观要件: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客观要件:表现为组织、策划、实施了颠覆国家政权的行为;

3、主体要件:犯罪主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实施了组织、策划、实施颠覆国家政权行为的首要分子或罪行重大的自然人;

4、客体要件: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社会主义制度。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17日 20:42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责任能力相关文章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怎么处罚,有哪些法律规定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处罚有:行为人构成该罪的,一般犯罪情节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怎么处罚,有哪些法律规定?陷入法律纠纷需要委托专业律师的话,可以点击#律师电话咨询#直接咨询,我们在全国范围内都能为您匹配到本地丰富案例经验的律师帮助您!咨询后决定请律师?案件找律师的优势~首先,律师在诉讼案件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他们熟悉法律,可以为你提供专业且全面的法律意见,帮助你理清权益和义务的纠缠。在复杂的法律程序
    2023-08-10
    72人看过
  • 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一、如何判断是否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1、符合以下要件的,可以判断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4)本罪在主观方面是故意。2、法律依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七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立案标准有哪些1、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应予以立案。2、行为人实施了煽动行为,而
    2023-06-11
    78人看过
  • 一般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如何处罚的?
    一、一般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如何处罚的?一般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处罚:1、犯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一般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2、因其犯罪行为造成了严重后果的,则应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三条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判刑标准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其处罚标准为:处三年以下
    2024-01-17
    109人看过
  • 哪四个方面能够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所谓行政法规的实施,指法律、行政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渊源效力等级比较高的两个层次。法律,在本罪中仅指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是指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2条第(三)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刑法、民法和诉讼法等;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7条第(二)项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是指规定和调整由基本法律调整以外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如《商标法》、《专利法》等。行政法规,根据宪法第89条第(一)项的规定,指国务院根据且为了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外汇管理暂行条例,、《金银管理条例》等。煽动暴力抗拒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已
    2023-02-26
    207人看过
  • 认定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后会被怎样判刑?
    行为人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等等。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国家分裂罪如何处罚刑法对分裂国家罪明确规定了刑罚。对组织、策划、实施分裂国家、破坏国家统一的,对首要分子或者罪行重大的,处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刑法还对那些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犯罪分子,规定最高刑可以判处死刑;对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其他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刑法规定,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分裂国家、破坏
    2023-03-11
    225人看过
  • 保定律师解读刑法第278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特征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2、客观上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所谓煽动,是指以鼓动性言词或文字劝诱、引导、促使他人去实施犯罪活动,煽动的内容必须是暴力抗拒国家法律实施,煽动的对象必须是群众。如果煽动群众以和平方式如沉默的方式抗拒国家法律实施,不构成本罪。群众一般是指三人以上,既可以是守法公民,也可以是违法犯罪分子。所谓国家法律,应当从广义上理解,包括宪法、法律、法规、规章等。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将暴力抗拒国家法律实施这一特定的煽动内容,在煽动的形式灌输给了群众,不管被煽动的群众是否付诸实施了,均构成本罪。3、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4、主观上只能是出于故意。立案
    2022-11-23
    429人看过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刑法裁量规定有哪些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刑法裁量规定: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四个构成条件?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构成要件:(一)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二)客观上表现为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三)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四)主观上只能是出于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7-22
    180人看过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与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界限
    (1)侵犯的客体不同,后者侵犯的客体是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2)煽动的内容不同;(3)主观方面不同,后罪一般以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为目的。如果以煽动暴力抗拒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的方式,其根本目的在于激起民族仇恨、民族歧视,应按想象合犯的原则从一重处断,以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定罪处罚。一、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立案标准根据刑法第278条的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二、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与妨害公务罪的界限刑法第277条妨害公务罪第1款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和第四款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的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造成严重后的,是妨害公务罪
    2023-04-05
    158人看过
  • 刑法中关于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量刑规定是什么?
    行为人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等等。根据《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一、中国对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的量刑标准?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罪(刑法第249条),是指煽动民族仇恨、民族歧视,情节严重的行为。二、利用极端主义煽动群众破坏社会管理制度怎么处罚利用极端主义煽动、胁迫群众破坏国家法律确立的婚姻、司法、教育、社会管理等制度实施
    2023-03-08
    186人看过
  •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怎么处罚
    一、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怎么处罚1、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法规实施的处罚:行为人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造成严重后果,一般是指:妨碍了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所煽动的暴力行为导致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的。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二、煽动群众构成什么罪1、煽动群众,只要存在有暴力抗拒执法的行为,都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在法定上基准刑为三年以下。该罪被侵犯的客体是在国家法
    2023-06-19
    58人看过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判刑规定是怎样的??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指故意煽惑、挑动群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其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的实施秩序。《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4-04-29
    404人看过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主观方面与客观方面?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实施秩序。所谓行政法规的实施,指法律、行政法规在社会生活中的贯彻。法律、行政法规是我国法律渊源效力等级比较高的两个层次。法律,在本罪中仅指狭义的法律,包括基本法律和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基本法律,是指规定和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2条第(三)项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如刑法、民法和诉讼法等;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根据宪法第67条第(二)项应当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是指规定和调整由基本法律调整以外的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的法律,如《商标法》、《专利法》等。行政法规,根据宪法第89条第(一)项的规定,指国务院根据且为了实施宪法和法律,制定和颁布的有关国家行政管理活动的各种规范性法律文件,如《外汇管理暂行条例,、《金银管理条例》等。煽动暴力抗拒的法律、行政法规包括现行的法律、行政法规和已经颁
    2023-02-18
    152人看过
  • 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定义、量刑】
    刑法解释: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定义、量刑】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解释】本条是关于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及其处刑规定。本条规定的“煽动”,是指故意以语言、文字等方式公然诱惑、鼓动群众的行为。煽动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标语、传单、发表演讲、发送书信等。“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是指以伤害、杀害执法人员等暴力方式,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的执行。这里的“国家法律”,是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通过的法律和法律性文件;“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的行政法规。本条规定的犯罪,煽动的内容必须是试图使群众使用暴力手段来抗拒国家法律的实施,如果不是鼓动群众使用暴力抗拒,不构成本罪。行为人只要实施了煽动的行为,就可能足以扰乱社会秩序,有很大的社会危害性,就可
    2023-06-11
    115人看过
  • 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
    行为人若是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并且既遂的可能会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行为人如果有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就可构成该罪。构成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既遂会如何追究责任?的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七十九条冒充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招摇撞骗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冒充人民警察招摇撞骗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六章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第一节 扰乱公共秩序罪    第二百七十八条 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
    2022-06-30
    187人看过
换一批
#刑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责任能力是指行为人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辨认能力是指一个人对自己行为的性质、意义和后果的认识能力。控制能力是指一个人按照自己的意志支配自己行为的能力。 对于一般公民来说,只要达到一定的年龄,生理和智力发育正常,就具有了相应的辨认和控... 更多>

    #刑事责任能力
    相关咨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对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的立案标准是什么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7-20
      1.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1999年10月30公布的《关于办理组织和利用教组织犯罪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的规定,组织和利用邪教组织并具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立案: (1)聚众围攻、冲击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扰乱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的工作、生产、经营、教学和科研秩序的; (2)非法举行集会、游行、煽动、欺骗、组织其成员或者其他人聚众围攻、冲击、强占、哄闹公共场所,扰乱社会
    • 德州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是哪些罪
      新疆在线咨询 2023-07-01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刑法》第二百七十八条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立案标准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有吗
      新疆在线咨询 2021-10-10
      根据《刑法》第278条的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抵制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煽动群众暴力抵制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构成犯罪,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实际上是否造成危害结果,应立案追究。
    • 中国刑法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怎么判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1-05
      根据《刑法》第278条的规定,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应当立案。 本罪属于行为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煽动群众暴力抗拒国家法律、行政法规实施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无论群众是否听信其煽动,是否实际上造成危害后果,都应当立案追究。
    • 煽动暴力抗拒法律实施罪找律师打官司收费标准是什么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05
      1、律师的收费标准各地,每个人等不太一样,提供法律咨询一般收费200-2000元不等。 2、律师收费的方式及收取多少律师费用都是由律师与委托人在一定范围之内协商确定的。具体某一个案子如何收费以及收取多少律师费,都应该与律师个人协商确定。 3、一般来说律师服务收费可以根据不同的服务内容,采取计件收费、按标的额比例收费和计时收费、风险代理收费等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