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法律都是抽象的规定,并从各种不同的角度规范社会生活,因此,常常发生同一事实符合数个规范的要件,导致数个规范都能够适用的现象,在法理上称其为规范竞合。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9条规定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第14条规定了商业诋毁行为。目前该两类行为是涉讼较多的行为,且其两者之间的关系本来也很密切。虚假宣传行为与商业诋毁行为是关系密切的一对行为,两者有时(甚至可以说常常)发生竞合关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5条第4项规定了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第9条第1款规定了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以下将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和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通称为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此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是以引人误解和虚假作为并列的法定要件的,因此,宣传内容虚假是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的必要条件。该法第14条对商业诋毁行为的规定也要求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即只有用于诋毁竞争对手的事实是虚伪的,才构成商业诋毁行为。由于虚假宣传的事实与虚伪事实实质上是同义的,商业诋毁行为都是通过宣传的方式实施,商业诋毁行为往往(不一定全部)首先构成虚假宣传行为,虚假宣传行为与商业诋毁行为存在竞合关系。
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将商业诋毁的手段规定为捏造、散布虚伪事实,其行为常常与虚假宣传行为相竞合,如商业诋毁行为常常发生于比较广告之中。在比较广告中进行商业诋毁的,有的指名道姓地诋毁竞争对手,有的虽非指名道姓,但从其表述中可以判断出诋毁的是谁。不论哪一种情况都可以构成商业诋毁。此外,通过片面地散布真实的事实的方式诋毁竞争对手的情况越来越多,此类行为所涉及的事实没有问题,关键是因为手段的不正当而产生了诋毁的效果,此类行为如不能纳入第14条调整,可以按照第2条认定。
-
如何认定商业诋毁和虚假宣传?
472人看过
-
移动公司诉联通公司商业诋毁、虚假宣传案
159人看过
-
商家虚假宣传的规范与处理
341人看过
-
商业诋毁行为与商业混同行为、虚假标示行为的区别
337人看过
-
禁止商品虚假宣传
71人看过
-
商业诋毁-商业诋毁行为的表现形式
203人看过
虚假宣传指的是商家在商业经营的活动当中,经营者利用广告或者是其他的一些形式或者是方法对商品或者是对服务做出了与宣传的有关信息不相符合的虚假信息,从而误导了消费者或者是客户做出的行为。这种就是虚假宣传。... 更多>
-
恶意诋毁与毁了商业信誉有关系吗?甘肃在线咨询 2022-06-22犯诋毁商业信誉罪的,如果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本罪表现为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
如何看待商家虚假宣传,虚假宣传,虚假宣传怎么处理四川在线咨询 2022-08-09《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五十五条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 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3倍。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笫四十四条: “消费者通过网络交易平台购买商品或者接受服务,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或者服务者要求赔偿; 网络交易平台提供者不能提供销售者或者服务者的真实名
-
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10-25诋毁竞争对手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捏造、散布虚假事实、损害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从而削弱竞争力,为自己取得竞争优势的行为。具备以下特征的才构成诋毁竞争对手商业信誉: 1、行为的主体是市场经营活动中的经营者,其他经营者如果受其指使从事诋毁商誉行为的,可构成共同侵权人。 2、经营者实施了诋毁商誉行为。 3、经营者对其他竞争者进行诋毁,其目的是败坏对方的商誉,其主观心态出于故意。
-
虚假宣传属于虚假宣传吗新疆在线咨询 2022-01-29属于虚假宣传。《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对经营者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作虚假宣传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消除影响,可以根据情节处以一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广告的经营者、广告的发布者在明知或者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的,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应当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广告费用,并处广告费用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依法停止其广告业务。
-
相关的虚假宣传工商行政处罚宁夏在线咨询 2022-06-24商家虚假宣传处罚如下:由监督检查部门责令商家停止违法行为,处二十万元以上一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如果情节严重的,处一百万元以上二百万元以下的罚款,并可以吊销商家的营业执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