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是什么
医疗事故医疗纠纷处理办法有三种:
一是医患双方自行协凋解决;
二是卫生行政部门解决;
三是通过诉讼解决。
这三种方式的顺序既不能颠倒,也不能并行而是有先后次序的,即首先是医患双方协商解决;其次是卫生行政部门的处理;再次是经人民法院受理解决。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六条,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第四十七条,双方当事人协商解决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的,应当制作协议书。协议书应当载明双方当事人的基本情况和医疗事故的原因、双方当事人共同认定的医疗事故等级以及协商确定的赔偿数额等,并由双方当事人在协议书上签名。
二、医疗事故处理申请应注意的问题
1、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医患双方当事人均可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
医方提出申请的可以是医疗机构,也可以是相关医务人员,患方提出申请的应为患者本人,如患者死亡的,应为死者近亲属。
2、发生医疗事故争议,当事人申请卫生行政部门处理的由所在地的县(市)区卫生局受理。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县(市)区卫生局应当自接到医疗机构的报告或当事人提出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之日起7日内移送市卫生局处理:
①患者死亡;
②可能为二级以上医疗事故的;
③卫生部或本省卫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其他情形。
3、当事人向卫生行政部门提请医疗事故争议处理申请应以书面形式,并载明以下内容:
①申请人的基本情况:
申请人是患者一方的应包括患者和申请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住址、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申请人与患者的关系,申请时间。申请人是医务人员的应包括申请人姓名、性别、年龄、工作单位、身份证号码、专业、专业技术任职资格、具备合法执业资格的证书。
②有关事实。申请人要在尊重事实、尊重科学的基础上详细、具体地写明事件经过,特别是与医疗事故争议有关的诊疗过程。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章 医疗事故的赔偿 第四十六条 发生医疗事故的赔偿等民事责任争议,医患双方可以协商解决;不愿意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当事人可以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
如何处理医疗事故纠纷,如何办理医疗事故纠纷
123人看过
-
医疗纠纷算医疗事故吗,对医疗事故如何处理
311人看过
-
什么是医疗纠纷?医疗纠纷处理途径
435人看过
-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处理医疗纠纷吗
394人看过
-
关于医疗事故医疗损害医疗纠纷医院怎么处理
144人看过
-
医疗事故纠纷医院不处理怎么办
282人看过
-
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包括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2-07-02根据我国《医疗事故处理办法》第二条和第三条的规定医疗纠纷、医疗差错、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医疗事故是指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工作中的过失行为直接造成病人死亡、残废、组织器官损伤导致功能障碍的情形,而医疗差错则指医务人员在工作中虽有诊疗护理过失,但尚未造成上述严重后果的情形。据此可以看出,医疗差错与医疗事故的唯一区别在于医务人员的过失行为所造成的后果不同,即医疗差错所造成的后果是一般性的,未达到病人死亡、残
-
医疗纠纷的医疗事故的处理原则四川在线咨询 2022-07-15对于医疗事故处理的原则,我国有条例第三条规定,处理医疗事故,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及时、便民的原则,坚持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做到事实清楚、定性准确、责任明确、处理恰当。所谓公开是指程序公开、证据内容公开、适用法律公开等。所谓公平是指医患双方在处理医疗事故中地位平等;医患双方在处理医疗事故中的权利、义务统一。所谓公正是指程序上公正、实体上公正。所谓及时是指处理医疗事故和医疗事故争议要及时,《条例
-
医疗纠纷投诉怎么处理,医疗纠纷处理程序规定,医疗事故的处理流程天津在线咨询 2022-02-22【医疗纠纷投诉的处理】 1、及时保留证据医疗纠纷发生后,患者及家属应及时向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投诉,提出查处要求,在此过程中,及时要求行为人及科室主任写清事情经过,并将用过的医疗器械封存。如果病人死亡,及时保护尸体,并向所属主管部门要求医疗鉴定。 2、处理过程医疗单位或其主管部门接到投诉后会立即指派专人妥善保管原始资料,封存有关医疗物品,防止病程涂改、伪造、隐匿、销毁。如病人死亡会主动提出尸体解剖
-
医疗纠纷,请问医疗事故应该怎么处理江苏在线咨询 2022-04-13首先找医院协商解决。协商不能的话,可提出人身损害侵权诉讼。可提出的赔偿金包括: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误工费、丧葬费、死亡赔偿金、被抚养人生活费等等,具体可参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规定。虽然说家属的意见会影响医院的治疗决策,但是医疗决策是医生独自做出的,除非家属签字作出知情选择,否则,医院还是应该承担责任的。
-
医疗纠纷什么是医疗纠纷?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20医疗纠纷因素 1、责任心不强; 病人多,工作忙,下班,解释不到位,检查处理不细致。 2、执行制度不严格; 未按诊疗规范、常规操作。 3、医患沟通不足; 患者应了解病情、诊疗方法、治疗费用等。 4、病人期望过高; 医生和患者对疾病治疗效果的期望不同,治疗效果也不同于患者的期望。 5、收费价格纠纷; 6、静态疲劳等待诊断; 抱怨时间太长。 7、利益驱使医疗投诉; 8、服务态度生硬或解答询问粗暴引起的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