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和省力的特点,成为海口市民中短距离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这也导致电动自行车数量急剧增长。自2012年《海口市电动自行车管理办法颁布实施以来,海口将电动自行车管理纳入法制范畴,实施了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管理制度,逐步解决电动自行车通行条件,不断强化电动自行车驾驶人员的规则意识、守法意识,多渠道开展电动自行车“九不准”宣传,在一定程度上促使海口电动自行车管理秩序有所好转。此外,海口市交警支队对无牌电动自行车上路行驶违法行为予以查扣期限由原定的8月21日延长至9月1日。在此之前,一律予以口头警告教育。
8月16日,海口市区21个电动自行车预约服务站点秩序井然有序。据统计,8月14日至16日,三天累计共办理电动自行车预约登记122538辆,其中通过椰城交警APP线上预约81000辆,在服务站点现场预约41538辆。
近期,有不少市民反应,电动车明明符合标准,但是不在第四批电动自行车销售登记目录中,所以还是上不了车牌。针对这一问题,海口市质监局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
2017年12月底,第四批电动自行车销售登记目录将到期,海口市质监局将于近期启动第五批目录(《海口市合格电动自行车销售登记目录)的编制发布工作。目前,该局正在进行路面骑行无牌车款的摸底,把已销售但不在目录内的合标车款列入第五批目录,解决目前存在的目录外合标车款无法上牌的情况。
那么是否换一张电动车合格证就能上牌呢?
“朋友告诉我只要把合格证换了,就可以预约上牌。”海口市民陈先生说,也不知道是不是新的合格证能不能上牌,但除此之外没有其他办法,只能碰碰运气。
16日,记者走访东湖路看到,现场仍然有市民扎堆车行换新合格证。市民只需要把合格证和发票交给商家,并留下姓名和电话,等新合格证下来后,就会打电话通知市民过来领。
答:海口市工商局表示将会依法进行查处。
海口市质监局:《目录内详细记录了合格电动车的车型、规格,以及发票上都有记载型号等,上牌时会查看核对。
海口交警支队:交警部门工作人员将会比对系统目录内的车辆图片等方式鉴别是否为合格车辆,合格证并非上牌唯一依据。希望车主不要心存侥幸,还是要通过正规途径维护自己的权益。
如果电动自行车号牌丢失、被盗或损坏怎么办?
答:车辆所有人应当持本人身份证明,向原车辆登记地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验车辆申请换领或者补领。
最新消息:电动车上牌不需要居住证了;电动车上牌第五批目录要出炉了!
-
海口电动车上牌预约方式
91人看过
-
2021杭州电动车无牌套牌电动车处罚办法
70人看过
-
购买电动车后无法上牌怎么办
412人看过
-
上海电动车上牌是否需要上海户口
75人看过
-
海口电动车上牌目录(第四批)
447人看过
-
海口电动车上牌难,如何解决
387人看过
上牌即给新车辆办理车辆牌照号码。汽车上牌需要的资料有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如果是代别人办的,自己的和车主的都要带;发票原件和复印件;合格证原件和复印件;强险副本原件和复印件;完税证明。... 更多>
-
上海电瓶车60v电动车怎么上牌广东在线咨询 2023-04-261.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或者委托代理人申请办理电动自行车注册登记的,应当自购车之日起15日内,向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电动自行车上牌便民服务点)提出申请。申请登记上牌的电动自行车应当符合本市标准,并纳入本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 2.《机动车登记规定》第七条 申请注册登记的,机动车所有人应当填写申请表,交验机动车,并提交以下证明、凭证: (一)机动车所有人的身份证明; (二)购车发票等机动车来历证明
-
上海电动车上牌政策山东在线咨询 2021-12-131、根据《上海市非机动车管理办法》(沪府令9号),电动自行车所有人或委托代理人申请电动自行车登记的,应当自购车之日起15日内向区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或电动自行车登记便利服务点)提出申请。2、申请登记的电动自行车,应当符合国家和市标准,并列入市电动自行车产品目录。
-
-
电动车,.本为市,但为的怎么办电动车上牌天津在线咨询 2022-10-26今报柳州讯(记者A通讯员B)针对柳州市无车架号电动车无法上牌以及在市区工作的县份电动车主无暂住证不能上牌等问题,柳州市XX旦长测短爻的诧痊超花日前制订了解决办法。无车架号可上牌在两个多月的电动车登记上牌工作中,工作人员遇到不少这样的情况:电动车主虽然持有发票或合格证,却因车辆无车架号或车架号锈蚀无法识别而不能登记上牌。日前,柳州市XX专门制作了一批编有号牌的粘胶贴,为此类电动车重新核发“身份证号”
-
武汉电动车无牌怎么处理,武汉电动车无牌怎么处理贵州在线咨询 2022-07-10电动车和汽车相撞,首先应当确定电动车是否是机动车。处理办法可以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条的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在机动车第三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不足的部分,按照下列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一)机动车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有过错的一方承担赔偿责任;双方都有过错的,按照各自过错的比例分担责任。 (二)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