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第二款明确规定,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而且,取保候审人员必须服从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的传唤。
一、取保候审适用的范围是什么?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二、取保候审经哪些部门签字放人
取保候审需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批准,即作出取保候审决定机关批准,签字放人。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公安机关执行。国家安全机关决定取保候审,人民检察院在办理国家安全机关移送的犯罪案件时决定取保候审的,由国家安全机关执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拘留、取保候审或者监视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居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规定,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取保候审不得超过12个月,监视居住不得超过6个月。
三、监视居住到期取保候审是否可行
只要符合取保候审条件,监视居住期间届满后当然可以申请变更为取保候审。《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七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怀孕或者正在哺乳自己婴儿的妇女,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四)羁押期限届满,案件尚未办结,需要采取取保候审的。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
-
有关取保候审,请问由哪个机关执行?
87人看过
-
取保候审的执行工作由哪个机构负责?
196人看过
-
用人单位能否使用取保候审人员
207人看过
-
取保候审执行单位不接收怎么办
458人看过
-
取保候审由什么执行,取保候审的期限有多长
198人看过
-
对于拘役由哪个单位执行
272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执行单位不接收取保候审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31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但公安机关无权决定当事人是否取保候审。建议将情况通知办案机关,并与当地公安机关联系。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适用刑事强制措施的规定:人民检察院决定对犯罪嫌疑人采取保释候审措施的,应当在向犯罪嫌疑人宣布后移送公安机关。犯罪嫌疑人采取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件、有关原因、基本情况、基本情况提交同级公安机关;对犯罪嫌疑人采取担保形式的,人民检察院应当将有关法律文件
-
取保候审由谁执行? 由哪方出具?河北在线咨询 2023-04-06根据法律规定,公、检、法机关都有权采用取保候审。在程序上又分为:一是公、检、法机关根据案件具体情况,直接主动地采用取保候审;二是根据侦查阶段犯罪嫌疑人所聘任的律师的申请或者根据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的申请,决定取保候审。可见,取保候审的决定权在公、检、法机关。决定取保候审后,由办案人员填写取保候审决定书和取保候审通知书,经部门负责人审核,由领导签发。再由承办人员向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保证
-
请问取保候审的人保是否需要执行单位执行?广西在线咨询 2022-11-21需要. 取保候审由公安机关执行。但由于公安机关警力不足等原因,对犯罪嫌疑人尤其是检察、法院交付执行的被告人基本处于失控状态,特别是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住所地在外省、市的,是由案发地公安机关执行,还是由被告人住所地公安机关执行不统一。
-
取保候审的人员应该由谁来执行, 被取保候审人应遵守哪些规定和义务澳门在线咨询 2022-03-03取保候审一般有侦查机关执行,一般是公安局,检察院直接办理的案件也可以执行。被取保候审人的义务。依据新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九条规定被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未经执行机关批准不得离开所居住的市、县;(二)住址、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发生变动的,在二十四小时以内向执行机关报告;(三)在传讯的时候及时到案;(四)不得以任何形式干扰证人作证;(五)不得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 3.人民法
-
办案单位执行取保候审是怎样的江西在线咨询 2022-07-12根据我国的刑事诉讼法,办案单位执行取保候审标准如下: (一)非暴力犯罪的。相对于暴力犯罪而言,盗窃、抢夺、诈骗等非暴力犯罪的案件在办理取保候审时更容易一些; (二)可能判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实践中90%以上审判时取保候审的被告人可能会被判缓刑,而缓刑的前提是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审理期间办理了取保候审,而判决时因不能缓刑而判3年以上的实刑,之后再被收监,就会令被告人产生对法律的不理解、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