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关于诉讼时效的解释
诉讼时效是指民事权利受到侵害的权利人在法定的时效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当时效期间届满时,人民法院对权利人的权利不再进行保护的制度。在法律规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内,权利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就强制义务人履行所承担的义务。而在法定的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之后,权利人行使请求权的,人民法院就不再予以保护。
二、交通事故的诉讼时效是怎么算的
交通事故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我国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三、诉讼时效中止的规定
中止,就是停止了继续计算。诉讼进行期间,因为发生一定的法定事由,使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暂时停止计算诉讼实效期间,等到中止的事由消除后,诉讼实效继续计算。
《民法典》第一百九十四条
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下列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
(一)不可抗力;
(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法定代理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死亡、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丧失代理权;
(三)继承开始后未确定继承人或者遗产管理人;
(四)权利人被义务人或者其他人控制;
(五)其他导致权利人不能行使请求权的障碍。
自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
-
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判决的解释
314人看过
-
关于《刑事诉讼法》的解释
371人看过
-
关于民法典的司法解释有什么
312人看过
-
民法典解释二关于彩礼的解释是什么
238人看过
-
解释民法典中的时效规定
55人看过
-
关于判决书生效的规定在民事诉讼法中的解释
379人看过
诉讼时效,是能够引起民事法律关系发生变化的法律事实,又称消灭时效,是指权利人在一定期间内不行使权利,即在某种程度上丧失请求利益的时效制度。设立诉讼时效制度的主要目的,是促进法律关系安定,及时结束权利义务关系的不确定状态,稳定法律秩序,降低交... 更多>
-
民法司法解释关于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规定贵州在线咨询 2022-12-28民法典关于侵权行为诉讼时效的规定如下: 1、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2、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法典解释违约后诉讼时效多久福建在线咨询 2023-01-05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
-
民法典大量民事争议司法解释诉讼时效是多久辽宁在线咨询 2021-11-16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合同纠纷案件的诉讼时效一般为3年,而特殊合同纠纷因国际货物买卖合同和技术进出口合同纠纷提起仲裁或申请诉讼的期限为4年。法律规定特殊时效的,按照《海商法》规定的货物赔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为一年。诉讼时效的计算时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受到侵害之日起计算。诉讼时效可以中断,中止可以延长权利人的实际主张期限。一旦超过诉讼时效,权利人将失去胜诉权。虽然法院在审理过程中不会主动引用诉
-
民事诉讼法关于二审判决的解释上海在线咨询 2021-03-31第一百七十条第二审人民法院对上诉案件,经过审理,按照下列情形,分别处理:1、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清楚,适用法律正确的,以判决、裁定方式驳回上诉,维持原判决、裁定;2、原判决、裁定认定事实错误或者适用法律错误的,以判决、裁定方式依法改判、撤销或者变更;3、原判决认定基本事实不清的,裁定撤销原判决,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审,或者查清事实后改判;4、原判决遗漏当事人或者违法缺席判决等严重违反法定程序的,裁定
-
诉讼时效民法典青海在线咨询 2021-12-26普通的诉讼时效是3年,最长不超过20年。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