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法定解除是指当发生了法律规定的情形时,当事人一方依法行使解除权解除合同,终止合同的权利义务,主要情形有: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房屋租赁合同撤销需要办理什么手续
撤销房屋租赁合同所需的手续:
一、当事人应当向房屋所在地直辖市、市、县人民政府房地产管理部门登记备案;
二、注销房屋租赁协议需要填写以下内容:
(一)出租人、承租人姓名、证件类型和号码、住所地、实际居民姓名、身份证件类型和号码、户籍地;
(二)出租房屋的基本情况、租金和租期;
(三)房屋所有权证明或房屋来源证明;
(四)本市规定的其他内容;
三、房屋租赁合同变更或终止的,出租人应当自合同变更或者终止之日起5日内到房屋所在地基层管理服务站办理登记变更和注销手续。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二条当事人协商一致,可以解除合同。
当事人可以约定一方解除合同的事由。解除合同的事由发生时,解除权人可以解除合同。
《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三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当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二)在履行期限届满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
(三)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主要债务,经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内仍未履行;
(四)当事人一方迟延履行债务或者有其他违约行为致使不能实现合同目的;
(五)法律规定的其他情形。
以持续履行的债务为内容的不定期合同,当事人可以随时解除合同,但是应当在合理期限之前通知对方。
-
房屋租赁合同违约赔偿相关知识
117人看过
-
合同保全的撤销权有什么相关知识
304人看过
-
城镇私房租赁的相关知识
450人看过
-
国际租赁的相关知识总汇
171人看过
-
房屋租赁许可证的相关知识
183人看过
-
租房合同相关手续
500人看过
所谓不可抗力,是指合同订立后发生的,当事人订立合同时不能预见的,且不能避免和不能克服的导致合同不能履行或不能按期履行的客观现象。 不可抗力的范围包括以下三种情况: (1)自然灾害。如地震、台风、洪水、旱灾、海啸等。 (2)政府行为。... 更多>
-
根据民法典可撤销和可变更合同相关知识台湾在线咨询 2022-11-031、因重大误解订立的; 2、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 3、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
-
对于商业场地租赁合同相关的法律知识有哪些重庆在线咨询 2023-09-301、商业场地租赁合同履行中的改扩建及新建建筑法律问题。绝大部分场地租赁合同在履行过程中都会涉及承租人在租赁场地范围内,为生产经营的需要进行改、扩、新建建筑。 2、《民法典》规定:“承租人经出租人同意,可以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承租人未经出租人同意,对租赁物进行改善或者增设他物的,出租人可以要求承租人恢复原状或者赔偿损失。据此规定,承租人只要经过出租人同意,完全可以实现上述改、扩及新建建筑的
-
出租房子的合同的相关知识有什么河北在线咨询 2022-08-01甲方应保证房屋符合合同约定的使用用途,保证正常的水电供应,如出现漏水、墙面自然脱落、水电无法正常供应等对乙方正常使用房屋具有影响的情形,甲方应在接到乙方通知的__天之内予以解决。否则乙方有权提前解除合同,并有权要求甲方支付违约金。 乙方在使用过程中,不得擅自改变房屋的结构和装修情况,否则视为违约,应向甲方支付违约金。
-
合同保全权的撤销权知识辽宁在线咨询 2023-01-15因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债务人以明显不合理的低价转让财产,对债权人造成损害,并且受让人知道该情形的,债权人也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