妨害公务罪与殴打他人的区别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11:05:21 142 人看过

依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妨害公务罪是属于刑事犯罪的一种,而殴打他人并不一定会构成犯罪,并且两者的目的不同,妨害公务罪的目的是防止执法人员执法,殴打他人的目的是让他人受到伤害。

相关法律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第二百四十二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聚众阻碍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罪】聚众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首要分子,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其他参与者使用暴力、威胁方法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妨害公务罪的犯罪情形

1、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

所谓依法执行职务,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国家规定的范围内,运用其合法职权从事公务活动。这种公务活动,不仅包括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时间或工作单位中所进行的公务活动,而且还包括国家工作人员根据有关规定或命令在其他时间或场所内的公务活动。

其次,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必须是在依法执行职务。即其所进行的管理活动,确实属于他的合法职权范围,并且活动的方式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同时,行为人必须是以暴力或者威胁的方法阻碍执行公务。行为人如果并未采用暴力或威胁方法,而是用其他方法干扰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例如谩骂、吵闹等行为,虽然对执行职务有一定程度的妨害,但也不能构成本罪。

2、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执行代表职务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包括乡、镇、县、市、旗、地、市、盟、省、自治区、直辖市乃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

3、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

如果是在目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对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其履行职责,即可构成本罪。

4、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公安机关依法执行国家安全工作任务,未使用暴力、威胁方法,但造成严重后果的。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6日 08:3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刑事犯罪相关文章
  •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和殴打他人的区别有哪些
    1、行为方式不同。故意伤害行为概念的外延大于殴打他人行为概念的外延。殴打他人的行为方式主要是拳打脚踢、扇耳光等;而故意伤害的行为方式还包括使用器械对人体进行伤害,如使用石头、棍棒、刀斧等器械伤人,驱使动物伤人,使用有毒、有害的气体或液体伤人、电击伤人等。2、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殴打他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殴打他人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只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殴打他人的行为,不论其是否造成被害人受伤,即可以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故意伤害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3、伤害程度不同。殴打他人不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一般只是造成他人身体皮肉的暂时疼痛,并不一定造成人体伤害后果;而故意伤害主观上是以伤害他人身体为主要目的,行为的后果是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4、目的不同。殴打他人行为主观上不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为目的,一般只
    2023-03-09
    112人看过
  • 扰乱法庭与妨害公务罪有什么区别
    1、侵犯的客体不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体仅为法庭秩序,范围比较窄,而妨害公务罪的客体是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除包括人民法院审理案件的法庭秩序外,还包括其他国家工作人员的公务活动,客体较为广泛。2、客观方面不同。扰乱法庭秩序罪的客观方而表现为行为人在法庭审理案件中,实施的哄闹、冲击法庭或殴打司法工作人员,严重扰乱法庭秩序的行为,既包括采用暴力或威胁方式,也包括非暴力的方式,而妨害公务罪的客观方面的表现仅限于以暴力、威胁的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正在执行职务的行为,显然,在客观方面要比扰乱法庭秩序罪窄得多。3、犯罪发生的时间、空间不同。扰乱法庭秩序罪是发生在人民法院开庭审理案件过程中,从时间上看,限于人民法庭宣布开庭至宣布闭庭过程中,从空间上看,限于发生在法庭内(广义理解上的法庭)。而妨害公务罪是发生在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期间,从时间上看,限于国家工作人员已经着手执行职务,尚未结束之前,
    2023-04-16
    423人看过
  • 殴打他人和故意伤害他人行为区别有哪些?
    1、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故意伤害行为概念的外延大于殴打他人行为概念的外延。殴打他人的行为方式主要是拳打脚踢、扇耳光等;而故意伤害的行为方式还包括使用器械对人体进行伤害,如使用石头、棍棒、刀斧等器械伤人,驱使动物伤人,使用有毒、有害的气体或液体伤人、电击伤人等。2、两者的客观方面表现不同。殴打他人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殴打他人的方式,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只要有证据证明行为人实施了殴打他人的行为,不论其是否造成被害人受伤,即可以依法予以治安管理处罚。殴打他人的行为方式、行为地点和伤情轻重等,应当作为从轻或者从重处罚的情节予以考虑。故意伤害的行为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伤害他人身体健康,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行为。3、两者的伤害程度不同。殴打他人不以伤害他人身体健康为主要目的,一般只是造成他人身体皮肉的暂时疼痛,并不一定造成人体伤害后果。而故意伤害主观上是以伤害他人身体为主要目的,
    2023-06-17
    100人看过
  • 妨害公务治安处罚与妨害公务罪
    1、妨害公务犯罪情节一般,造成的社会影响较小,未造成轻微伤以上后果的,量刑起点为拘役四个月。妨害公务犯罪造成较大的社会影响或者严重后果的,量刑起点为有期徒刑一年。2、在量刑起点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妨害公务造成的后果等犯罪事实增加刑罚量,确定基准刑。(1)每增加轻微伤一人,可增加一个月至三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案件(2)每增加轻伤一人,可增加三个月至六个月刑期确定基准刑。3、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增加基准刑20%以下:(1)严重扰乱公共秩序的案件(2)造成财产损失数额较大的案件(3)煽动群众阻碍依法执行公务、履行职责的。4、公务人员执行公务行为不规范的,可减少基准刑10%一20%。一、寻衅滋事轻微伤量刑寻衅滋事罪详细量刑标准:1、构成寻衅滋事罪的,可以根据下列不同情形在相应的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1)寻衅滋事一次的,可以在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幅度内确定量刑起点。(2)纠集他人三次寻衅滋事(每次都
    2023-03-05
    89人看过
  • 辩护人妨害证人罪与妨害证人罪的区别及司法实践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人身权利与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复杂客体。本罪妨碍司法机关的正常活动,是指司法机关的刑事诉讼活动。司法机关的民事诉讼活动、行政诉讼活动不能成为本罪的客体要件。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在刑事诉讼中,毁灭、伪造证据,帮助当事人毁灭、伪造证据,威胁、引诱证人违反事实改变证言或者作伪证的行为。所谓证据,指刑事诉讼法所称的证据,即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当事人,是指刑事诉讼所称之当事人,即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在本条中,主要是指犯罪嫌疑人和刑事被告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只能是刑事案件中的辩护人和诉讼代理人。其他刑事诉讼参与人,以及刑事案件的侦查人员、检察人员、审判人员,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所谓辩护人,是指接受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委托依法为其行使辩护权的人,即律师;人民团体或者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在单位
    2023-07-21
    73人看过
  • 妨害公务罪与危害国家安全罪有什么区别呢
    二者的区别点在于:1、直接客体不同。前者侵害的主要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后者则是国家安全。2、客观方面不同。在犯罪方法上,前者通常必须以暴力、威胁方法实施;后者则不限于此,以和平演变等方式危害国家政权、破坏国家统一的,也构成犯罪。3、犯罪主体不同。后者的主体特别是其中的首要分子多是那些窃据国家重要职位,具有较大政治影响力的人;而前者的主体多见为普通公民。4、主观方面不同。前者在主观方面既可以表现为直接故意也可以表现间接故意,行为人通常有妨害公务执行的目的,但不限于此;后者则只能出自直接故意,且行为人必须具有危害国家安全的目的。《刑法》第242条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被收买的妇女、儿童的,依照本法第二百七十七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2024-05-15
    219人看过
  • 殴打他人与寻衅滋事的区别打架损害一般是怎么处罚的?
    殴打他人和寻衅滋事的区别在于:一、侵权对象不同,殴打他人侵害他人人身权利,寻衅滋事侵害公共秩序;二、行为原因不同,殴打他人一般是因纠纷引起的,寻衅滋事是不合理的.无故惹是生非寻求精神刺激或满足不健康心理;三、寻衅滋事的表现多种多样,殴打他人的表现较为单一。殴打他人与寻衅滋事认定的规定是怎样的《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第二百九十三条规定:“有下列寻衅滋事行为之一,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
    2023-08-05
    296人看过
  • 妨害公务和故意伤害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妨害公务罪和故意伤害罪,择重处罚。构成妨害公务罪致轻伤的,依法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023-04-15
    442人看过
  • 妨害公共安全与危害公共安全罪的区别
    1、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指行为故意或过久地实施了妨害不特定多数人的人身安全和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尚不构成犯罪的行为。2、危害公共安全罪是一个概括性的罪名,这类犯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客观表现为实施了各种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它同侵犯人身权利的杀人罪、伤害罪以及侵犯财产的贪污罪、盗窃罪等有显著的不同,危害公共安全罪包含着造成不特定的多数人伤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危险,其伤亡、损失的范围和程度往往是难以预料的。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普通刑事犯罪中危害性极大的一类犯罪。3、因此妨害公共安全可能是违反了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些行为,但危害公共安全罪确实涉嫌刑法犯罪,是要接受刑法处罚的,十分严重,造成的危害也是更大的。一、抢夺方向盘犯什么罪抢夺司机方向盘的行为涉嫌危害公共安全罪。理由是抢夺方向盘的行为,对公共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构成以其他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抢夺方向盘会影响车辆的正常行驶,
    2023-03-15
    107人看过
  • 故意伤害和妨害公务的区别
    故意伤害罪是指故意地非法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行为,是中国刑法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的一种。妨害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妨害公务罪和故意伤害罪,择重处罚。构成妨害公务罪致轻伤的,依法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刑法》 第二百七十七条妨害公务罪,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2022-02-11
    436人看过
  • 区分行政案件故意伤害与殴打他人
    行政案件故意伤害和殴打他人的区别主要是伤害的后果。治安处罚法中殴打他人和故意伤害两者主要区别在于伤害的后果。如果伤情达到轻伤以上,就构成故意伤害罪。达不到轻伤标准,只是轻微伤的,按治安案件处理。因此故意伤害和殴打好说有所不同的。抢夺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的区别1、性质不同:刑事案件属于犯罪,受《刑法》、《刑事诉讼法》调整;行政案件属于违法,受《治安管理处罚法》调整。2、审理部门不同:刑事案件涉嫌犯罪,由公安部门立案侦查,检察院审查,开庭审判三个部门审理;行政案件只有公安机关立案查处。3、处罚方式不同:刑事案件属于犯罪,犯罪嫌疑人在案件审理期间,被采取刑事拘留、逮捕或者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开庭宣判可能判处死刑、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管制、缓刑或者单出罚金;行政案件处罚包括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其中行政拘留期限在十五日以内。《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四十三条殴打他人的,或者故意伤害他人
    2023-07-07
    145人看过
  • 侵犯他人与侵害他人的区别
    迷奸和强奸没区别,都属于强奸罪。迷奸属于其他手段,所谓其他手段,是指采用暴力、胁迫以外的使被害妇女不知抗拒或者不能抗拒的手段,具有与暴务、胁迫相同的强制性质。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其他手段有:用酒灌醉或者药物麻醉的方法强奸妇女;利用妇女熟睡之机进行强奸;冒充妇女的丈夫或者情夫进行强奸,利用妇女患重病之机进行强奸;造成或利用妇女处于孤立无援的状态进行强奸;假冒治病强奸妇女;组织利用会道门、邪教组织或者利用迷信奸淫妇女等。怎样认定强奸罪呢?与哪些罪名有区别?1、罪与非罪的界限(1)强奸罪与通奸行为在男女发生性行为前,既不违背妇女意志,又无勉强女方变范的行为,双方从内心到外部表现形式完全自愿,属典型的通奸行为。即使事后,因被揭穿,女方为保住自己的脸面而告男方强奸,或因女方事后反悔而告男方强奸,均不能定强奸罪。(2)对“半推半就”的奸淫行为的认定所谓半推半就,是指行为人与妇女发生性行为时,该妇女既有“就
    2023-07-18
    73人看过
  • 结伙斗殴和结伙殴打他人区别
    结伙殴打他人与殴打他人区别:本质上是一样的伤害行为,只是结伙殴打他人社会危害性大一些,处罚应当严厉一些。民间之间如果因有纠纷,而引起的斗殴,一般是故意伤害罪。不到轻伤以上后果,只能治安处罚。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请求赔偿费用。如果是黑社会、或者类似混混随意殴打他人,构成是寻衅滋事罪。一、结伙殴打他人能调解吗结伙殴打他人能调解解决,法律规定,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行为,情节较轻的,公安机关可以调解处理。经调解解决了的,公安机关不予以处罚。如果构成犯罪,可能判处三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也可以通过调解然后双方和解。二、打架斗殴的处罚条件1、如果仅仅是故意伤害性质,属于“侵犯人身权利”犯罪,如果致人轻伤以上的,涉嫌“故意伤害罪”;2、如果是随意殴打他人的性质,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如果致人轻微伤以上、或者持械随意殴打他人的,涉嫌“寻衅滋事罪”;3、如果是双方聚众斗殴的,属于“扰乱公共秩序”犯罪,双方
    2023-03-26
    68人看过
  • 殴打出警辅警算作妨害公务吗
    1、妨害公务罪的犯罪对象核心标准在于是否存在从事公务这一事实。2、只要从事公务就具备了受法律保护进行执法活动的必要,因此殴打依法执行公务的辅警的行为,属于妨害公务罪。一、具体说明妨害公务罪的原因和特征妨害公务罪的概念: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公务的行为。构成特征是:犯罪分子在主观方面应当存在故意;犯罪主体应当是年满十六周岁,具有完全刑事责任的自然人;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手段妨害公务的行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正常管理活动。二、寻衅滋事和妨害公务谁更严重寻衅滋事和妨害公务,妨害公务罪更严重。妨害公务罪,又称阻碍执行公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中国刑法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的一种。主要特征是:(1)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的管理活动,侵害的对象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并且是正在依法执行公务的国家工作人员。(2)
    2023-03-03
    92人看过
换一批
#犯罪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刑事犯罪是指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劳动群众集体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 更多>

    #刑事犯罪
    相关咨询
    • 结伙殴打他人与聚众斗殴的区别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3-10
      两者的不同是: 1、构成的主体不同。聚众斗殴罪的构成主体是聚众斗殴的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结伙斗殴的构成主体是结伙斗殴的参加者和聚众斗殴的除了首要分子和积极参加者以外的参加者。 2、在客观方面的表现不同。聚众斗殴罪的行为主体在客观方面具有组织、策划、指挥或者积极参加聚众斗殴的行为;结伙斗殴行为的主体都是斗殴行为的参与者,没有组织、策划和指挥。 3、造成的后果不同。结伙斗殴行为对社会造成的影响要比聚
    • 妨害清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有哪些妨害清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
      安徽在线咨询 2022-03-05
      妨害清算罪与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主要在于: 1、犯罪主体不同。妨害清算罪主体是公司、企业及清算组的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主要是单位犯罪,而职务侵占罪的主体是公司的人员,包括董事、监事、经理及一般工作人员均可成为犯罪主体,是自然人犯罪。 2、犯罪的主观目的不同。妨害清算罪的目的是为了逃避公司、企业债务,而职务侵占罪的目的则是为了非法占有公司财产。 3、侵犯的客体不同。妨害清算罪侵犯的是公司、
    • 妨害公务罪与抗税罪的区别有哪些妨害公务罪与抗税罪的不同点是什么
      陕西在线咨询 2022-03-05
      妨害公务罪与抗税罪的不同之处在于: l、主体要件不同。妨害公务罪的主体要件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抗税罪的主体要件是特殊主体、只有负有纳税义务或者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义务的个人或单位的直接责任人员才可以构成。 2、主观目的不同。妨害公务罪目的在于使国家工作人员不能依法执行职务,抗税罪目的在于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 3、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抗税罪侵害的
    • 妨害公务罪与妨碍执行公务罪有什么区别,哪个罪比较重
      江苏在线咨询 2022-10-07
      妨害公务罪比较严重,无论是从行为的危害性,还是从结果来看,都是妨害公务罪更严重。
    • 刑事责任案件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
      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1-11-17
      抗税罪和妨害公务罪的区别如下:1。主要要件不同。妨害公务罪的主要要件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抗税罪的主要要件是特殊主体,只有具有纳税义务或代扣代缴、代收代缴义务的个人或单位直接责任人才能构成。二、不同的主观目的。妨碍公务罪的目的是使国家工作人员不能依法履行职责,抗税罪的目的是逃避纳税而非法获利。三、犯罪对象的范围不同。抗税罪侵害的对象是执行税收征管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