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时工资的计算方法有月薪制和日薪制两种。我国一般采用月薪制。月薪制指职工只要在月份内出全勤,则不论大小月,都应得到固定的月标准工资。
应付计时工资=月标准工资-缺勤天数×日工资
日工资的计算方法有两种:
A、每月按平均法定工作天数21.75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
20.83天是按全年365天减去104个公休假日,再除以12个月计算求得。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不计算为缺勤天数。
B、每月按平均日历天数30天计算。
日工资=月标准工资÷30
在这种计算方法下,公休日、法定节假日缺勤计算为缺勤天数。
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
劳社部发[2008]3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厅(局):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全体公民的节日假期由原来的10天增设为11天。据此,职工全年月平均制度工作天数和工资折算办法分别调整如下:
一、制度工作时间的计算
年工作日:365天-104天(休息日)-11天(法定节假日)=250天
季工作日:250天÷4季=62.5天/季
月工作日:250天÷12月=20.83天/月
工作小时数的计算:以月、季、年的工作日乘以每日的8小时。
二、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
按照《劳动法》第五十一条的规定,法定节假日用人单位应当依法支付工资,即折算日工资、小时工资时不剔除国家规定的11天法定节假日。据此,日工资、小时工资的折算为:
日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
小时工资:月工资收入÷(月计薪天数×8小时)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因此,劳动合同计时工资怎么算,答案并不是只有一个,计算方法有三种,方法不同可能最后得到的工资也会有差异。一个月正常上班不缺勤,那么就可以按月工资支付,但如果是按日工资来计算,就涉及到周末休息和国家法定假的工资问题,计算方式会因此有差异。另外,对于计时工加班的问题,加班是需要计算费用的,加班时间也有规定,逼迫员工长时间透支身体是违反劳动法的行为,遇此情况可依法维权。
-
按日计算工资怎么签劳动合同
405人看过
-
怎样计算符合劳动法的小时工资
182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生病休假怎么计算工资?
447人看过
-
劳动合同终止后的工资计算
277人看过
-
劳动者同时辞职怎么算工资
81人看过
-
劳动合同法计件工资劳动合同什么样
273人看过
-
劳动合同双倍工资怎么算,劳动法双倍工资怎么计算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07司法实践中,对于双倍工资的截止时间,有观点认为应一直持续到实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时止。对此观点,笔者则有不同看法。从第八十二条的文字表述来看,双倍工资支付期间为“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根据文义解释,双倍工资的起算时间应该是“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双倍工资的截止时间应该是“自用工之日起不满一年”。即该条规定用人单位最迟应该自实际用工的第二个月与劳动者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否则最长就要从第二
-
劳动合同周工作时间为48小时怎么计算月工资青海在线咨询 2022-06-30关于劳动合同周工作时间为48小时说到月工资的计算,必须说“20.83”与“21.75”的由来。 根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国务院令第513号)的规定,一年法定节假日为11天,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关于职工全年月平均工作时间和工资折算问题的通知》规定: 月制度工作日=(365天-104天双休日-11天法定节假日)÷12个月=20.83天 月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个月=21.7
-
劳动合同法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怎么计算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06书面劳动合同二倍工资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加班工资怎么计算劳动合同法西藏在线咨询 2022-03-171.用人单位在节假日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应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300%支付加班工资;休息日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加班的,可以给劳动者安排补休而不支付加班工资,如果不给补休,应当按照不低于劳动者本人日或小时工资的200%支付加班工资。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劳动合同 2.计算加班工资的基数不一定是劳动者的全部工资。在确定加班工资的计算基数时,劳动合同中对工资有约定的,按不低于劳动合同约定的劳动者本
-
病假工资计算时的基本工资按劳动合同江苏在线咨询 2023-03-07根据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59条规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间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