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哪些是合同上的混合过错
合同上的混合过错,一般指的是买卖合同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也有过错。发生这样的行为时,违约方主张扣减相应的损失赔偿额的,人民法院应予支持。
《民法典》第五百九十二条
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
第五百八十三条
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在履行义务或者采取补救措施后,对方还有其他损失的,应当赔偿损失。
二、哪些合同才是合法的
1、合同当事人要具备签订合同的能力。当事人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而订立合同,合同作为当事人意思表示的载体,应当体现当事人真实的意思表示。
2、意思表示真实。为保证合同能够合法履行、经济秩序稳定,法律要求合同当事人除了能够真实表达自己的意思表示外,还要有能为自己的意思表示负责的能力。
3、不违反法律及公序良俗。合同当事人虽然享有订立合同和确认合同内容的自由,但此自由并非完全不受限制,如果当事人订立的合同内容被法律禁止或违反公序良俗(社会利益与道德风俗),法律也不认可该合同的效力。
4、符合特定形式的要件。在法律没有特殊规定的情况下,合同当事人可以自由选择合同形式,比如书面、口头或其他形式来订立合同;
但法律、法规或合同当事人约定对合同的形式有所要求,那么合同当事人应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的要求,采用特定的形式来订立合同。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
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三、合同保全的目的是哪些
合同的保全,是指法律为防止因债务人的财产不当减少或不增加而给债权人的债权带来损害,允许债权人行使撤销权或代位权,以保护其债权。
(一)代位权。
它是因债务人怠于行使其到期债权,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以自己的名义代位行使债务人的债权。
(二)撤销权。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民法典》第五百三十八条
债务人以放弃其债权、放弃债权担保、无偿转让财产等方式无偿处分财产权益,或者恶意延长其到期债权的履行期限,影响债权人的债权实现的,债权人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八章 违约责任 第五百九十二条 当事人都违反合同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n 当事人一方违约造成对方损失,对方对损失的发生有过错的,可以减少相应的损失赔偿额。
-
混合过错指啥
373人看过
-
什么是混合过错,法律上如何界定
133人看过
-
混合过错的违约责任应如何承担,混合过错有什么特征
109人看过
-
归责原则中的混合过错
341人看过
-
混合过错有什么特征
421人看过
-
混合过错和一般侵权的比较
115人看过
-
法上的混合过错指哪些?贵州在线咨询 2022-10-23混合过错,是指侵权行为所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不仅加害人有过错,而且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形法。《民法通则》对混合过错责任承担明确作了规定,该法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混合过错与一般的侵权形态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致害人与受害人的主观过错相混合混合过错不同于共同过错,共同过错是致人损害的数人均有过错,不涉及到受害人的过错问题。而混合过错则不仅
-
什么是混合过错?山西在线咨询 2023-06-12所谓混合过错,是指对于损害的发生加害人和受害人均有过错。换言之,即加害人和受害人的过错相结合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混合过错的成立要件:一是受害人因他人的侵权行为而遭受损失。二是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具有过错。
-
在法律上混合过错是什么意思浙江在线咨询 2022-10-23混合过错,是指侵权行为所造成损害结果的发生或扩大,不仅加害人有过错,而且受害人也有过错的情形法。《民法通则》对混合过错责任承担明确作了规定,该法第131条规定:“受害人对于损害的发生也有过错的,可以减轻侵害人的民事责任。“混合过错与一般的侵权形态相比,具有以下特征: 1.致害人与受害人的主观过错相混合混合过错不同于共同过错,共同过错是致人损害的数人均有过错,不涉及到受害人的过错问题。而混合过错则不
-
合同法规定的过错有哪些,合同法过错有哪些条文河南在线咨询 2021-12-26《合同法》无效,民法典中过错的法律规定,合同当事人因直接或间接故意不能履行或者难以履行的,应当承担相应的违约责任。合同无效或者撤销的,应当返还原件,造成损失的,也应当赔偿损失。
-
合同混同的合同效力有哪些?湖北在线咨询 2022-07-21什么是合同混同混同,是指债权和债务同归一人,致使合同关系消灭的事实。债权人和债务人系立于对立状态,法律乃在于规范此类对立的主体之间的财产关系,债权因混同而消灭,并非逻辑的必然,仅仅是在通常情况下,处于这种状态下的债权继续存续,已经没有法律上的需要,法律规定它因混同而消灭,效果更佳。混同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混同,是指不能并立的两个法律上资格,归属于同一人,因混同而导致权利义务关系消灭。广义的混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