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期间已经属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建立了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自用工起一个月内协商一致签订书面劳动合同。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一、入职一年不签劳动合同可以拿到多少赔偿?
自员工入职起,用人单位就需要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这是法律规定的。劳动者可以去劳动监察部门反应情况,如果协商不一致可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劳动合同法》第十六条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劳动合同文本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各执一份。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二、入职劳动合同不给是不是违法的
按照《劳动合同法》规定,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后,双方必须各执一份劳动合同,不然,劳动者要及时与公司人事部沟通,索要劳动合同书。公司不给你的,那么及时反映到劳动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
《劳动合同法》第十条规定:
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已建立劳动关系,未同时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用工前订立劳动合同的,劳动关系自用工之日起建立。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二条规定: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公司因未依法与员工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应当向员工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
企业与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约定培训期限合法吗?
391人看过
-
劳动合同到期培训合同未到期可以解除劳动合同吗?
62人看过
-
劳动合同签订问题引出员工培训需求
185人看过
-
员工拒绝签订劳动合同是不是得培训
321人看过
-
入职说带薪培训不签订劳动合同可以吗
382人看过
-
网络服务公司员工培训劳动合同
354人看过
员工培训是指一定组织为开展业务及培育人才的需要,采用各种方式对员工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培养和训练的管理活动,公开课、内训、等均为常见的员工培训及企业培训形式。 员工培训有员工技能培训和员工素质培训。 培训方法有讲授法、视听技术法、讨论法、案... 更多>
-
劳动法可以扣员工培训费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251.你好,你咨询的是劳动争议的问题,根据《劳动合同法》规定,你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关系自你入职时已经建立,是受劳动法规法律保护的。2.虽然用人单位进行了培训,这是岗前的培训,根据《劳动法》规定,这是用人单位的法定义务,相关的费用也是应当由用人单位来承担的。3.因此,现在用人单位从你们的工资中扣除培训费是违法的行为。4.你们是可以要求用人单位及时返还被扣除的培训费的。5.如果单位不返还,你们可以向劳
-
-
劳动合同培训可以不出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2-05-10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的,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 劳动者违法服务期约定的应当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的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 如果单位当时对你们提供培训费用进行专业技能培训没有约定服务期的话,则培训费用可以不出。
-
大专生未签劳动合同可以参加暑期培训吗?海南在线咨询 2022-04-25因为您的身份是在校学生,一般认为法律意义上的劳动者是指达到法定年龄,具有劳动能力,以从事某种社会劳动获得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依据法律或合同的规定,在用人单位的管理下从事劳动并获取劳动报酬的自然人,学生并不满足上述条件。同时根据1995年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在校生利用业余时间勤工俭学,不视为就业,未建立劳动关系,可以不签订劳动合同。所以,您和单位形成的关系也并非是劳动关系,而
-
劳动者培训期间可以扣扣员工的工资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04-09用人单位不得扣除劳动者的培训费用。《劳动合同法》第二十二条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专项培训费用,对其进行专业技术培训的(本人注:不包括一般的入职培训),可以与该劳动者订立协议,约定服务期。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过服务期尚未履行部分所应分摊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约定服务期的,不影响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