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唆他人犯罪判多长时间?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2-10-05 01:58:26 370 人看过

一、教唆他人犯罪判多长时间?

需要根据具体的教唆行为进行分析,比如教唆他人吸毒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相关法律规定:《刑法》

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第三百五十三条

【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毒罪】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二、教唆犯应该承担怎样的刑事责任?

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分为以下三种情况:

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

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

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

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受坏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击坏人对他们的腐蚀,法律作了特别规定。

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包括两种情况:

(1)教唆犯的教唆没有起到使被教唆人产生犯罪意图,实施犯罪的作用,被教唆人既没有实施教唆犯教唆的犯罪,也没有实施其他犯罪,其教唆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危害结果。

(2)被教唆人没有犯所教唆的罪,而犯了其他罪。不论哪一种情况,都是教唆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但由于被教唆人没有实施所教唆的罪,教唆犯的教唆行为尚未造成实际的危害结果,或者虽造成危害结果,但与其教唆行为没有因果关系,因而对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任何人都不是实施犯罪行为,也不得因为害怕受到刑事处罚就去教唆他人实施犯罪行为,这是由于一旦教唆行为被发现,不管被教唆者是否确实实施了犯罪行为,行为人都依旧可能会被法院依法量刑,至于怎么量刑,则需要结合实际的案情确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一编 总则 第二章 犯罪 第三节 共同犯罪    第二十九条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n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4月01日 16:34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法律综合知识相关文章
  • 故意激怒他人引诱他人犯罪怎么判,教唆犯的量刑
    一、故意激怒他人引诱他人犯罪怎么判故意激怒他人引诱他人犯罪的,是属于教唆犯罪的情形,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的量刑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成立共同犯罪,或者在2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因而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于教唆犯应分清作用予以处罚:起主要作用的,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认定为从犯(也有可能成立胁从犯)。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传统的主流观点坚持认为,对“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这一规定,要按照教唆犯的成立条件以及《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进行理解。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
    2024-01-23
    74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未遂判刑标准是什么
    教唆他人犯罪未遂判刑标准是: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实行犯罪的共同特征:①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直接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说已经逼近了直接客体。如拿刀对准被害人。②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结果的行为。如举枪瞄准被害人。③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客体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从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下列人员犯罪的,应当或者可以从轻处罚:1、应当从轻处罚的人员:(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
    2023-02-27
    87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怎么处罚,教唆犯与间接正犯有哪些区别
    教唆他人犯罪处罚需要根据其在案件当中的作用确定,出于从犯的按教唆罪从轻处罚,而教唆未成年犯罪的加重处罚。教唆犯与间接正犯区别在于前者属于正犯,主要是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后者则是从犯,教唆对象不分年龄段。一、教唆他人犯罪怎么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与间接正犯有哪些区别教唆犯与间接正犯区别如下:1.间接正犯是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故意引起他人犯意的人。2.间接正犯是实行犯,属于正犯。教唆犯起了主要作用的,按照主犯的惩罚原则惩罚;起辅助作用的,是从犯。3.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三、教唆犯构成要件是什么教唆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的故
    2022-07-03
    461人看过
  • 无意中教唆他人犯罪如何判决
    无意中教唆他人犯罪的判决方式是:按照从犯的身份对其进行相对较轻的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就共犯教唆犯而言。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就以主犯论处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则以从犯论处教唆犯在个别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胁从犯,应以胁从犯论处。一、教唆犯的成立条件有哪些?成立教唆犯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教唆犯的对象是特定的、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犯的教唆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2)教唆的对象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不具有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应对教唆行为人以间接正犯(实行犯)论处。(3)必须是本来没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已经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不能成为教唆对象。如果行为人明知他人已有实施一种犯罪的意图,而为其出主意,
    2023-03-01
    447人看过
  • 教唆他人故意伤害罪判多久
    故意伤害罪,且凡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可视其情节和作用确定其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4-15
    229人看过
  • 如果我教唆别人犯罪被抓后不承认教唆他人犯罪会不会判刑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属于教唆犯,根据其在犯罪活动中起到的作用由法院定罪量刑。没有被告人的供述,其他证据材料确实充分的,一样可以定罪处罚。《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4-24
    407人看过
  • 教唆者教唆他人犯罪的成立要件是什么
    刑法理论认为,只有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才可以构成独立教唆犯。而是否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则是从是否达到一定的年龄以及在实施犯罪行为时是否精神正常这两方面考虑的。因此,独立教唆犯所要求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应当包括以下两层含义:首先,依据立法的规定,年满16周岁的人才可能独立教唆犯。而已满14周岁不满16周岁的人,只能成为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八类犯罪的独立教唆犯。其次,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排除了实施犯罪时精神不正常的人成为独立教唆犯的可能。但是刑法规定尚未完全丧失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患者、间歇性精神病患者在精神正常时、醉酒的人在实施犯罪行为都需要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因而,他们也能构成独立教唆犯。
    2023-06-03
    75人看过
  • 被教唆人犯罪中止教唆犯应该怎样判?
    一、被教唆人犯罪中止教唆犯应该怎样判?被教唆人中止犯罪,如果没有造成损害的,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在《刑法》第24条和29条中有规定。二、犯罪中止的认定标准是怎样的(一)行为人主观上具有中止犯罪的决意。1、行为人在客观上能够继续犯罪和实现犯罪结果的情况下,自动作出的不继续犯罪或不追求犯罪结果的选择。2、首先,行为人明确认识到自己能够继续犯罪或实现犯罪结果;其次,中止行为的实施是行为人自动作出的选择;再次,中止犯罪的决意必须是完全的、无条件的、彻底的,不是部分的、有条件的或暂时的。3、中止犯罪的主观原因,有的是惧怕受到刑罚的惩罚;有的是由于他人的劝说而改变了原来的犯罪意图;有的是良心发现,幡然悔悟,改变了自己的犯罪意图;有的则出于对被害人的怜悯,转而防止犯罪结果的出现。犯罪中止的主观原因,不影响犯罪中止的成立。(二)行为人
    2024-02-09
    112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和犯罪的哪个重
    教唆他人杀人的,被教唆人实施了杀人行为的,谁判得重要依据具体的案情确定,如果教唆人在杀人行为中起重要作用的,有可判得一样重。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怎么认定共同犯罪的刑事责任认定须根据犯罪人在犯罪活动中的角色进行区分。对于主犯而言,主犯须承担其组织、指挥或参与的全部犯罪的刑事责任;对于从犯而言,其应对自己参与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但可从轻、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胁从犯而言,其应当按照其犯罪情节加以减轻或免除处罚;对于教唆犯而言,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进行处罚,如果是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若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可以从轻或减轻处罚。二、教唆犯罪与暴力犯罪,谁更重教唆他人杀人的,被教唆人实施了杀人行为的
    2023-03-22
    290人看过
  • 教唆他人打成轻伤构成教唆犯吗?
    构成了;教唆罪,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罪。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违法行为和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定罪量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教唆罪的特点责任特点唆使他人犯罪,本人无实行行为;责任(1)被教唆人犯被教唆罪的,按共犯处罚,主从视作用而定。(2)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罪:可以从轻减轻处罚。(3)教唆不满18岁的
    2024-01-12
    116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自己坐牢吗?
    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受坏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为了保护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打击坏人对他们的腐蚀,法律作了特别规定。3.如果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所谓“被教唆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
    2023-06-28
    357人看过
  • 引诱他人吸毒罪的教唆犯
    根据法律规定,引诱欺骗他人吸毒罪的认定规定是:主体是具有完全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客体是社会治安管理秩序和他人的身心健康;主观上是行为人具有故意的心态;客观上行为人通过宣扬吸食、注射毒品后的感觉等方法,非法实施引诱、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行为。一、什么叫吸毒场所?第一,区别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贩卖毒品罪的本质特征在于其毒品交易的牟利性,这是与容留他人吸毒罪的根本区别。行为人无论是提供场所、吸毒器具,还是提供毒品,只要是与其他吸毒人员之间没有毒品交易行为,就不构成贩卖毒品罪,否则就应当以容留他人吸毒罪与贩卖毒品罪数罪并罚。第二,区别容留他人吸毒罪与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罪。容留他人吸毒罪是行为人为自愿吸食、注射毒品的人提供场所,而后者是行为人通过引诱、教唆、欺骗的手段使原本没有吸食、注射毒品意愿的产生吸毒念头并吸食毒品。二、本罪的犯罪构成是什么?(一)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
    2023-03-05
    112人看过
  • 凡是教唆他人犯罪的都是主犯?
    教唆他人犯罪的并不一定都是主犯。凡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可视其情节和作用确定其承担的刑事责任。对于教唆犯的刑事责任,根据刑法的规定,分为以下三种情况:1.教唆他人犯罪,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所谓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是指教唆行为在共同犯罪中所占的地位和它的实际危害,即教唆犯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及其在实施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由于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其行为的危害程度也不同,在处罚上也应有所不同,对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应按照刑法关于主犯的处罚规定处罚。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重处罚。这主要是因为未成年人的发育不够成熟,辨别是非的能力较差,易受坏人教唆而陷入犯罪的歧途,所以教唆未成年人犯罪本身就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具有更大的社会危害性
    2023-01-25
    284人看过
  • 未成年犯罪教唆人该判多久?
    教唆他人犯罪的,依照其在共同犯罪中的作用予以处罚。教唆未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从重处罚。唆未成年人犯罪的,要根据犯罪嫌疑人所触犯的具体罪名来定罪量刑,并且要从重处罚。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照教唆人犯罪意图实施犯罪。一、教唆犯与被教唆人构成共同犯罪吗如果被教唆人实施了被教唆的刑事犯罪行为时,构成刑事犯罪的,被教唆人在犯罪行为中起到帮助的作用,是有可能构成共同犯罪的。但教唆犯与被教唆人也并不都构成共同犯罪。教唆犯是故意唆使他人犯罪的人,从定义上看,其教唆的行为必须是针对一定的对象而言的,该对象需要符合一般的主体资格且并无犯罪意图,如果被教唆的人事先已有犯意,教唆人的教唆只是加强了其犯罪的决意,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帮助犯,但仍成立共同犯罪。如果被教唆的人主体不适格,或是对所犯的罪并不知情,那么教唆人只能构成间接实
    2023-02-23
    318人看过
  • 故意激怒他人引诱他人犯罪怎么判,教唆犯的量刑
    一、故意激怒他人引诱他人犯罪怎么判故意激怒他人引诱他人犯罪的,是属于教唆犯罪的情形,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的量刑1、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如果教唆犯与被教唆的人成立共同犯罪,或者在2人以上共同故意教唆他人犯罪因而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下,对于教唆犯应分清作用予以处罚:起主要作用的,认定为主犯;起次要作用,认定为从犯(也有可能成立胁从犯)。2、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传统的主流观点坚持认为,对“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这一规定,要按照教唆犯的成立条件以及《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进行理解。3、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
    2024-01-23
    74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未遂判刑标准是什么
    教唆他人犯罪未遂判刑标准是: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着手实行犯罪的共同特征:①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已经同直接客体发生了接触,或者说已经逼近了直接客体。如拿刀对准被害人。②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可以直接造成犯罪的结果的行为。如举枪瞄准被害人。③着手实行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分则所规定的具体犯罪客体的行为。2、犯罪没有得逞3、犯罪未得逞是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刑法》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一、从轻处罚的情形有哪些?下列人员犯罪的,应当或者可以从轻处罚:1、应当从轻处罚的人员:(1)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2)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3)正当防卫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
    2023-02-27
    87人看过
  • 教唆他人犯罪怎么处罚,教唆犯与间接正犯有哪些区别
    教唆他人犯罪处罚需要根据其在案件当中的作用确定,出于从犯的按教唆罪从轻处罚,而教唆未成年犯罪的加重处罚。教唆犯与间接正犯区别在于前者属于正犯,主要是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后者则是从犯,教唆对象不分年龄段。一、教唆他人犯罪怎么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教唆犯与间接正犯有哪些区别教唆犯与间接正犯区别如下:1.间接正犯是利用无责任能力人犯罪,是利用他人过失或不知情的行为犯罪。教唆犯是指教唆他人犯罪的人,故意引起他人犯意的人。2.间接正犯是实行犯,属于正犯。教唆犯起了主要作用的,按照主犯的惩罚原则惩罚;起辅助作用的,是从犯。3.教唆不满18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三、教唆犯构成要件是什么教唆犯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必须有教唆的故
    2022-07-03
    461人看过
  • 无意中教唆他人犯罪如何判决
    无意中教唆他人犯罪的判决方式是:按照从犯的身份对其进行相对较轻的处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这是就共犯教唆犯而言。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就以主犯论处如果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则以从犯论处教唆犯在个别特殊情况下,也可能是胁从犯,应以胁从犯论处。一、教唆犯的成立条件有哪些?成立教唆犯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1.对象条件。教唆犯的对象是特定的、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犯的教唆对象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教唆对象必须是特定的。(2)教唆的对象必须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教唆未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或者不具有责任能力的精神病人实施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应对教唆行为人以间接正犯(实行犯)论处。(3)必须是本来没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已经有犯所教唆之罪意图的人不能成为教唆对象。如果行为人明知他人已有实施一种犯罪的意图,而为其出主意,
    2023-03-01
    447人看过
  • 教唆他人故意伤害罪判多久
    故意伤害罪,且凡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主犯,可视其情节和作用确定其承担的刑事责任。应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3-04-15
    229人看过
  • 如果我教唆别人犯罪被抓后不承认教唆他人犯罪会不会判刑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属于教唆犯,根据其在犯罪活动中起到的作用由法院定罪量刑。没有被告人的供述,其他证据材料确实充分的,一样可以定罪处罚。《刑法》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2024-04-24
    407人看过
换一批
#法律综合知识
北京
律师推荐
    #法律综合知识 知识导航
    展开

    法律综合知识是指涵盖法律领域各个方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技能。它包括法律理论、法律制度、法律实务等方面的内容,涉及宪法、刑法、民法、商法、经济法、行政法等多个法律领域。... 更多>

    #法律综合知识
    相关咨询
    • 教唆犯追诉时效为多长时间
      青海在线咨询 2023-05-12
      刑事犯罪的追诉时效需要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性质和情节来判断。 一般法定最高刑为不满5年有期徒刑的,经过5年。就是说,刑法对该犯罪分子所犯罪行规定的刑罚,最高刑不超过5年有期徒刑的,在5年之内没有追究刑事责任的,期满后不再追究。这里规定的“法定最高刑”,既不是应当对罪犯判决的具体刑期,而是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性质和情节,与其所犯罪行为相对应的刑法分则条文规定的处刑档次中的法定最高刑;也不是法律对某一种犯
    • 蓝翔副校长斗殴为他人教唆教唆犯怎么定罪
      贵州在线咨询 2023-07-09
      蓝翔副校长斗殴为他人教唆教唆犯的定罪: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犯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是指教唆犯罪的人教唆的方法、手段、教唆的程度,对完成共同犯罪所起的作用,即在实行所教唆的犯罪中所起的作用。
    • 教唆未成年犯罪请问法律规定多长时间判刑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6
      教唆犯,是指以劝说、利诱、授意、怂恿、收买、威胁等方法,将自己的犯罪意图灌输给本来没有犯罪意图的人,致使其按教唆人的犯罪意图实施犯罪,教唆人,即构成教唆犯。教唆罪的特征是教唆人并不亲自实施犯罪,而是教唆其他人去实施自己的犯罪意图。教唆犯和被教唆犯罪的人形成共犯关系,因此,教唆犯所教唆的对象应当是具有刑事责任能力,达到刑事责任年龄的人,教唆不满十四周岁或者有精神病的人,不构成共犯关系,只对教唆人单独
    • 怎么样判定教唆他人犯罪的罪名
      湖北在线咨询 2022-06-07
      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根据《刑法》第二十五条规定,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第二十九条规定,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
    • 妨害作证罪与教唆犯,教唆他人盗窃怎么判刑呢?
      福建在线咨询 2022-12-15
      《刑法》 第二十九条【教唆犯】教唆他人犯罪的,应当按照他在共同犯罪中所起的作用处罚。教唆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的,应当从重处罚。 如果被教唆的人没有犯被教唆的罪,对于教唆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