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区别是本质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国家根本法,是一切法律制定的依据,法律制定的原则和内容都应当源于宪法体现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是依据宪法立法的,确立了民法的宪法基础。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宪法和民法典的关系
:第一,颁布和实施民法典有助于将宪法权利具体化。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保护人民人身权、财产权、人格权。在编纂民法典时之所以将人格权独立成编,就是要全面保障人民群众对人格尊严的需要。第二,颁布和实施民法典有助于落实和保障宪法权利。我国宪法中类似“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规范表达有40余处,这就充分说明了完备法律体系对于保障宪法实施的重要性。民法典规定了公民生命权、身体权与健康权的权利内容,并对涉及此3项权利的法定救助义务予以立法确认,体现了对公民生命、身体与健康的高度关注,有利于提升法律对生命权、身体权与健康权的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的原则。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中央和地方的国家机构职权的划分,遵循在中央的统一领导下,充分发挥地方的主动性、积极性的原则。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
法律和宪法的区别包括哪些?
97人看过
-
违约和侵权的区别民法典
252人看过
-
什么是不成文宪法?和宪法有什么区别?
121人看过
-
违宪和违法有什么区别
238人看过
-
宪法与宪政的定义及区别
88人看过
-
现代宪法近代宪法的区别是什么?
61人看过
人身权包括人格权和身份权两大类,其中人格权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名誉权、肖像权、荣誉权等。身份权包括亲权、配偶权、亲属权等。人身权是我国公民和法人的人身关系在法律上的体现和反映。 人身权是不直接具有财产内容的,不能以金... 更多>
-
国家和公民制定的《宪法》和它的区别北京在线咨询 2023-02-13对《宪法》的概念定位,虽然宪法具有专属性,但更具有普通概念特征。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序言中确定了宪法的地位与特征。 一、宪法的概念:宪法是规定国家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集中表现各种政治力量对比关系、保障公民权利的国家根本法。 二、宪法的特征:1宪法是公法(宪法的属性)。2宪法是母法(宪法的地位:基本法):A宪法规定国家最根本的内容;B宪法有严格的制定修改程序;C宪法有最高的法效力。3宪法是授权性
-
法律和宪法的区别有哪些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3-02-18法律和宪法的区别: 1、宪法是集中表现统治阶级建立民主制国家的意志和利益的国家根本法。 2、法律有广狭两层含义,一是指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等在内的一切规范性法律文件,一是指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制定的基本法律以及基本法律以外的法律。 3、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就是:法律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主体、程序不同。 根本法即宪法,它规定一个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体、政体、公民的基本权利
-
宪法和法律和司法有哪些区别?湖南在线咨询 2022-11-10法律是个总称。包括宪法和法律法规和部门规章等。你之所以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能是你问的法律是狭义的法律,是在一个国家法律体系构成中的法律。在中国,法律分为宪法,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宪法是根本大法,是一切法律的母法。法律是指立法机关制定的法律,即全够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比如刑法,民事诉讼法等。法规包括行政法规和地方法规,行政法规是指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制定的法律,地方法规是由各省级
-
-
2022年宪法和法律的区别是什么宁夏在线咨询 2022-11-251、概念不同:宪法是法的组成部分,它集中反映各种政治力量的实际对比关系,确认胜利成果和现实的民主政治,规定国家的根本任务和根本制度。 2、规定的内容不同。 3、法律效力不同。 4、制定与修改的程序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