员工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争议,可以申请劳动仲裁,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限1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时效期间的限制。
小王2005年在一个亲戚开的厂里上班时因工受伤,失去了右手的三根手指头。当时小王只有19岁,不懂法,又碍于亲戚关系,因此没有要求厂里进行赔偿,然而右手受伤对小王的工作和生活的影响非常大。现在小王还能通过法律途径来维权吗?
由于超过法定维权时限,小王的问题已无法通过法律途径获得有效解决。劳动者应准确把握劳动维权的四个时限:
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限1年,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自己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上述时效期间的限制。
不服仲裁裁决,提起诉讼的时限15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计算。如未在上述期限内起诉,期满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直接提起行政诉讼的时限3个月,自知道作出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计算。
劳动者申请工伤认定期限1年。用人单位未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直接向劳动部门申请工伤认定。
-
维权劳动者需要了解的时限规定
487人看过
-
劳动者有哪些主要维权时限和程序
141人看过
-
外出务工时切记签订劳动合同
81人看过
-
征地维权要这样记住维权的期限
499人看过
-
工人维权的七个时限
261人看过
-
劳动者维护自身权益的时间限制:
59人看过
直系亲属一般指的是两者之间存在直接的血缘联系的亲属,其中包含有配偶、公婆、岳父母、子女及其配偶、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及其配偶、曾祖父母、曾外祖父母等等,如果养父母因为收养、或者抚养关系也能成为直系亲属的关系,例如收养人与收养的... 更多>
-
征地维权要这样记住维权的期限陕西在线咨询 2023-09-16征收维权中,被征收人有权发起的众多法律程序,均有其法定的起诉、申请期限。 一旦“过期”,被征收人就将丧失通过此法寻求救济的可能。 本文,在明律师为大家梳理最为常用的那些发动某一救济程序的“期限”,希望广大被征收人能够将它们牢记,以免“过期”…… 申请行政复议的期限 《行政复议法》第9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60日内提起行政复议申
-
-
劳动者维权的六大时限是什么台湾在线咨询 2022-10-27劳动者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一定要注意不能超过法律规定的时限(法律上称期间)。如果超过了法定时限,有关申请可能会不被受理,致使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护。涉及劳动者维权时效的主要时限包括:第一时限是申请劳动争议仲裁的时限,应当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即当事人知道或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第二时限是对劳动争议仲裁裁决不服、提起诉讼的时限,应当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
-
劳动纠纷投诉高峰要注意维权法定时限香港在线咨询 2022-10-20据介绍,劳动者通过劳动争议仲裁、民事诉讼、行政复议、行政诉讼等法律途径维护自身合法权益,或者申请工伤认定、职业病诊断与鉴定等时,一定要注意在法定的时限内提出申请。如果超过了法定时限,有关申请可能不会被受理,致使自身权益难以得到保护;即使被受理,也可能因为超过法定时限而请求主张得不到支持。申请工伤认定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
-
劳动维权需要注意的时效湖南在线咨询 2023-06-10向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投诉的时限。 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在2年内未被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发现,也未被举报、投诉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不再查处。该期限自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违反劳动保障法律、法规或者规章的行为有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自行为终了之日起计算。即除了处于连续或者继续状态的外,用工单位对劳动者的劳动侵权行为超过2年的,没有人举报,也没有再犯的,劳动保障行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