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离婚能够不诉讼吗
离婚能够不诉讼的。但需要双方就离婚等事项协商一致,并订立书面的离婚协议,亲自前往一方户口所在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符合条件的,经三十天冷静期,即可领离婚证。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能够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前款规定期限届满后三十日内,双方应当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发给离婚证;未申请的,视为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第一千零七十八条
婚姻登记机关查明双方确实是自愿离婚,并已经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予以登记,发给离婚证。
二、不离婚能够告重婚罪吗
如果是有配偶不离婚与他人重婚的,或者是明知他人有配偶没有离婚的而与之结婚的,能够告重婚罪。如果认定为重婚罪,一般会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属于重婚的情形:一是法律上重婚,指有配偶的人与他人登记结婚,到婚姻登记机关进行结婚登记;二是事实上重婚,即有配偶的人与他人以夫妻名义共同生活。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三、离婚冷静期能够不要吗
《民法典》规定若是协议离婚的话,离婚冷静期不能够不要。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能够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民法典》第一千零七十六条
夫妻双方自愿离婚的,应当签订书面离婚协议,并亲自到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离婚登记。
离婚协议应当载明双方自愿离婚的意思表示和对子女抚养、财产以及债务处理等事项协商一致的意见。
第一千零七十七条
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能够向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2020修正):第二编 分则 第四章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第二百五十八条 有配偶而重婚的,或者明知他人有配偶而与之结婚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
丈夫不工作能够诉讼离婚吗
497人看过
-
离婚诉讼能够撤销吗
454人看过
-
离婚诉讼能够异地提起吗
95人看过
-
能够不出庭吗?离婚诉讼中可以不到场吗?
73人看过
-
离婚诉讼一审是否能够离婚?
133人看过
-
离婚诉讼能够先判离婚再判抚养权吗
203人看过
-
诉讼离婚能够异地办理吗?广西在线咨询 2023-09-19诉讼离婚能够异地办理吗? “诉讼离婚能否异地办理”这一问题的答案主要是取决于对“异地”的定义,因为与协议离婚中的在登记机关办理不同,诉讼离婚需要在人民法院进行起诉,因此诉讼离婚的办理是需要按照人民法院对案件的法定管辖的。 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中规定的管辖原则,诉讼离婚需要在被告的户籍所在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经常居住地指的是被告在提起诉讼之前已经连续居住一年以上的地方,在立案时可以
-
结婚证不在身上能够进行离婚诉讼吗山东在线咨询 2023-08-05结婚证不在身上可以起诉离婚。起诉离婚的一方可以带着户口本、身份证去原婚姻登记机关要求出具婚姻关系证明,然后带着婚姻关系证明到法院提起离婚诉讼即可,不一定非要到结婚证。
-
哪些情况能够不参与离婚诉讼河南在线咨询 2022-11-031、可不参与离婚诉讼的情况:起诉离婚理由不充分。没有法定离婚理由亦无证据证实夫妻感情破裂。夫妻感情虽已破裂,但原告并非坚决要求离婚,并且在庭前调解中双方就已经和好的,自然无需参加诉讼。军人配偶要求离婚,军人不同意。 2、法律依据《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九条夫妻一方要求离婚的,可以由有关组织进行调解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离婚诉讼。 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应当进行调解;如果感情确已破裂,调解无效的,应
-
什么情况下不能够协议离婚只能诉讼离婚陕西在线咨询 2023-11-16下列情况下只能诉讼离婚: 1.一方要求离婚的。 2.双方要求离婚,但是对子女抚养、夫妻一方生活困难的经济帮助、财产及债务处理等事项未达成协议的,当事人只能通过法院解除婚姻关系。 3.一方或者双方当事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者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4.未办理结婚登记的。
-
起诉离婚的诉讼费用能够减免吗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6-03(一)法定减交 1、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2、以调解方式结案或者当事人申请撤诉的,减半交纳案件受理费。 (二)酌定减交 当事人交纳诉讼费用确有困难,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可申请司法救助,人民法院应当准予减交诉讼费用: 1、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生活困难,正在接受社会救济,或者家庭生产经营难以为继的; 2、属于国家规定的优抚、安置对象的; 3、社会福利机构和救助管理站; 4、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