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逸行为所带来的死亡后果规定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11-11 20:00:06 122 人看过

交通事故发生后,行为人因逃避法律责任弃车或开车逃跑,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如果行为人构成交通事故罪且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将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行为定性及相应处罚如下:

1.行为人因逃避法律责任,在交通事故发生后弃车或开车逃跑,导致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

2.如果行为人构成交通事故罪,且行为导致他人死亡,则将被判处七年以上的有期徒刑。

逃逸致死罪刑罚规定

逃逸致死罪,是指在犯罪过程中,由于犯罪分子意志坚定、手段残忍,导致被害人死亡或者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对于这一罪行的刑罚规定,我国《刑法》第175条规定:故意杀人罪,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十年以上。

这一规定表明,对于犯有逃逸致死罪的行为,我国将根据其具体情况,处以相应的刑罚。在司法实践中,法院会综合考虑犯罪情节、社会影响等因素,对犯罪分子进行公正的审判。

逃逸致死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痛苦和伤残,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和司法机关都对此类犯罪行为给予了严厉打击。对于犯罪分子,我国刑法明确规定,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十年以上。这表明我国政府和司法机关始终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在首位,致力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逃逸致死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痛苦和伤残,也给社会带来了不良影响。我国政府和司法机关对此类犯罪行为给予了严厉打击,刑法明确规定处以死刑、无期徒刑或者有期徒刑十年以上。这表明我国政府和司法机关始终将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放在首位,致力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第八十五条

本规定中下列用语的含义:

(一)“交通肇事逃逸”,是指发生道路交通事故后,道路交通事故当事人为逃避法律追究,驾驶车辆或者遗弃车辆逃离道路交通事故现场的行为。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1月04日 07:23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交通肇事逃逸相关文章
  • 不销户带来的后果:死亡后怎么办?
    没有按照规定及时的去注销户口,会造成公安部门的人口数据库内的无效人口信息的积聚,从而影响人口统计数据的准确性,影响政府的决策,不利于社会的管理。如果公民死亡后,如国家人不及时的去办理户口注销手续,对遗产继承、保险金领取、银行取款之类的一些事务的正常办理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户口登记条例》第八条: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死亡销户有时间限制吗?人去世注销户口是有时间限制的。法律情况如下:1、公民死亡,城市在葬前,农村在一个月以内,由户主、亲属、抚养人或者邻居向户口登记机关申报死亡登记,注销户口;2、公民如果在暂住地死亡,由暂住地户口登记机关通知常住地户口登记机关注销户口。正常死亡需持死亡医学证明、火化证、死亡人《居民户口簿》和《居民身份证》到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办理注销户口。如果是非正常死亡的,需持县级以上
    2023-07-01
    57人看过
  • 逃逸致人死亡和死亡后逃逸的区别有哪些
    交通肇事罪中,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而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也就是说,逃逸致人死亡的法定刑要高。一、交通肇事逃逸并致人死亡怎么量刑交通肇事逃逸并致人死亡的,就会构成交通肇事罪,对犯罪分子可以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交通肇事罪】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交通事故致人死亡逃逸怎么处理交通事故致人死亡后逃逸的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根据《刑法》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2023-03-28
    286人看过
  • 逃逸后死亡与死亡后逃逸判刑有什么不同
    逃逸后死亡与死亡后逃逸判刑的区别如下:(1)定义不同。发生交通事故后,发现被撞者已死亡或经医疗机构确认死者当场死亡,肇事方逃离现场的属死亡后逃逸。因肇事方逃逸而导致受伤害者没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2)量刑标准不同。根据道路交通安全法规定,致人死亡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哪些情况不构成交通肇事逃逸1、交通事故当事人对事故事实无争议,撤离现场自行协商解决,达成协议,并留下真实姓名、联系方式后,一方反悔并报案的;2、交通事故当事人为及时抢救事故伤者,标明车辆和伤者位置后驾车驶离现场并及时报案的;3、交通事故当事人将伤者送医院后,确因筹措伤者医疗费用需暂时离开医院,经伤者或伤者家属同意,留下本人真实信息,并在商定时间内返回的;4、交通事故当事人因受伤需到医院救治等原因离开现场,未能及时报案的;5、交通事故当事人驾车驶离现场,有证据证
    2023-08-02
    240人看过
  •  汽车理赔中的骗保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这段内容讲述了保险诈骗罪的相关规定。当保险诈骗涉及的金额超过1万元时,就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汽车骗保价值四万元因此构成保险诈骗罪,可能会被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如果保险诈骗涉及的金额超过1万元,那么这种行为就被认为是“数额较大”,而这也可能构成保险诈骗罪。所以汽车骗保价值四万当然构成保险诈骗罪,后果为会被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 保险诈骗罪的后果是什么?保险诈骗罪是指在保险合同中,以非法获取保险金为目的,使用虚构或者隐瞒真相的手段,骗取保险金的行为。其后果非常严重,不仅会损害保险公司的利益,还会给社会经济秩序带来不良影响。根据我国《刑法》第198条规定,保险诈骗罪的最高刑罚为死刑,并处没收财产。同时,其财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处没收全部财产,并处或者单处欠缴税款或者应缴税款1倍以上5倍以下罚金。在实际司法审判中,保险诈
    2023-08-31
    170人看过
  • 犯罪行为所带来的后果:是否追究责任
    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的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的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的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的不再追诉。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另外,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骗保过多久不追究责任,有什么规定投保人、被保险人或者保险的受益人进行保险诈骗活动的,如果数额较大的,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不再追诉;如果诈骗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不再追诉;如果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经过十五年不再追诉。法律依据《刑法》第八十七条【追诉时效期限】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一)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二)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
    2023-07-07
    414人看过
  • 弃养所带来的后果
    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义务是无条件的,必须承担。当父母不履行义务时,未成年子女有向父母追索抚养费的权利。抚养费用包括子女生活费、教育费、医疗费等费用。因迫索抚养费而发生的纠纷,可由有关部门进行调解。子女或其近亲属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民法院依诉讼程序处理。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有什么理解夫妻间的扶养义务时应当注意:1、夫妻间的扶养义务以夫妻合法身份关系为前提。与当事人感情的好坏没有关系。2、夫妻间的扶养是有条件的。即以一方有能力扶养和另一方需要扶养为限,与债务的履行存在严格区别。3、夫妻间的扶养义务,属于民法上的强行性义务,不得以约定的形式改变它。4、夫妻间的扶养即是权利又是义务,不同于国家扶助、社会扶助,后者的权利义务是单向的。5、当夫妻间因履行扶养义务问题发生争议时,需要扶养的一方可以向人民调解组织提出调解申请,也可以向法院提起追索扶养费的民事诉讼。6、夫妻一方不履行法定扶养义务,情节恶劣,
    2023-07-17
    144人看过
  • 死亡事故逃逸行为该如何定罪量刑
    一、死亡事故逃逸行为该如何定罪量刑死亡事故逃逸行为的定罪量刑是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驾驶员肇事逃逸保险公司给赔吗驾驶员肇事逃逸,投保交强险的保险公司会在赔偿责任限额内赔偿。《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条例》第二十一条规定,被保险机动车发生道路交通事故造成本车人员、被保险人以外的受害人人身伤亡、财产损失的,由保险公司依法在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责任限额范围内予以赔偿。道路交通事故的损失是由受害人故意造成的,保险公司不予赔偿。《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的规定,
    2023-10-06
    122人看过
  • 醉驾肇事逃逸造成人死亡死亡规定
    醉驾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量刑标准为: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一、交通肇事逃逸具体包括什么?交通肇事逃逸概念是机动车驾驶员在发生交通事故的同时,擅自逃离事故现场,使交通事故所引起的民事、刑事、行政责任无法确定的行为。交通肇事逃逸构成交通肇事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二、一般交通肇事逃逸怎么处理交通肇事逃逸如果构成犯罪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没有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并处十五日以下拘留。《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三、交通
    2023-03-27
    51人看过
  • 宣告死亡会带来什么法律后果
    1、宣告死亡人的财产,在宣告期间被他人取得的,宣告死亡的判决被撤销后,该公民有权请求返还。利害关系人隐瞒真实情况使他人被宣告死亡而取得其财产的,除应当返还原物及孳息外,还应对造成的损失予以赔偿。2、宣告公民死亡的判决被撤销后,该公民因死亡宣告而消灭的人身关系,有条件恢复的,可以恢复。3、被宣告死亡人在被宣告死亡期间,其子女被他人依法收养,被宣告死亡的人在死亡宣告被撤销后,仅以未经本人同意而主张收养行为无效的,一般不应当准许,但收养人和被收养人同意解除收养关系和被收养关系的,不在此限。4、被宣告死亡和自然死亡的时间不一致的,被宣告死亡所引起的法律后果仍然有效,但自然死亡前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与被宣告死亡引起的法律后果相抵触的,则以其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为准。5、如果该公民在异地依然生存,并不影响其在那里的民事活动。一、民法典中宣告死亡期间的民事行为是否有效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自然人被宣
    2023-03-27
    296人看过
  •  未遵守异地协助规定所带来的后果
    这段内容讲述的是公安机关在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时,可以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同时,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如果需要传唤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接受调查,经公安机关办案部门负责人批准,可以使用传唤证传唤。对现场发现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人民警察经出示工作证件,可以口头传唤,但应当在询问笔录中注明。2、公安机关应当将传唤的原因和依据告知被传唤人。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人,可以强制传唤。3、对无正当理由不接受传唤或者逃避传唤的违反治安管理行为人以及法律规定可以强制传唤的其他违法行为人,可以强制传唤。4、需要传唤违法嫌疑人接受调查的,经公安派出所或者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办案部
    2023-09-17
    387人看过
  •  行政诉讼败诉所带来的后果
    行政诉讼败诉方需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若在规定期限内仍未履行,负责人可能会被罚款。提起行政诉讼需满足原告资格、明确的被告和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一旦行政诉讼败诉,败诉方需履行法院的判决,并承担相应的诉讼费用。若在规定期限内仍未履行,败诉方负责人可能会被处以50元至100元的罚款。提起行政诉讼的条件有:1、原告是认为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即起诉人具有原告资格;2、有明确的被告。原告起诉需明确指出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或法律、法规授权组织;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行政诉讼败诉后果行政诉讼败诉后果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 承担诉讼费用:行政诉讼败诉后,败诉方需要承担诉讼费用,包括律师费、公证费、鉴定费等。2. 行政行为继续生效:行政诉讼败诉并不影响行政行为的效力,败诉方需继续履行相关行政行为。3. 受影响的主体权利受损:败诉方需承担相应责任,导致受影响的
    2023-11-14
    212人看过
  • 行为人的逃逸与被害人的死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
    交通肇事案件情况复杂,被害人的死亡可能直接由交通肇事的行为引起,也可能由行为人交通肇事后逃逸使得被害人得不到及时救助所致,还有可能由其他原因导致。实践中必须分清致死的直接原因才能做到正确适用法律,不枉不纵。“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的适用,必须以“逃逸”与被害人死亡结果之间存在直接的因果关系为前提。如果被害人死亡结果是由行为人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造成,行为人事后逃逸,对行为人只能适用交通肇事罪的第二量刑档次,即“交通肇事后逃逸”的情节。如果事后逃逸的行为人先前的交通肇事撞伤被害人后,即使立即救助也无法挽回被害人生命的,也不能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情节,因为被害人的死亡仍由先前的交通肇事行为直接导致,与逃逸行为无直接的因果关系。只有证实了行为人的逃逸与被害人的死亡有直接的因果关系,方能适用“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自诉人与被害人的区别1、自诉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直接提起自诉,申请撤回自诉,同被告人和解
    2023-08-17
    450人看过
  • 违反道德规范和法律规定所带来的后果
    诈骗公私财物的处罚如下:1、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诈骗公私财物数额巨大是怎么规定的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是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至一万元以上属于数额较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属于数额巨大;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五十万元以上的数额特别巨大。诈骗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诈骗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2、客观要件,诈骗罪在客观上表现为使用欺诈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3、主体要件,诈骗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4、主观要件,诈骗罪在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
    2023-07-11
    423人看过
  • 侵权行为带来的后果是什么
    一、侵权行为带来的后果是什么首先,侵权行为危及他人人身、财产安全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侵权人承担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等侵权责任。其次,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再次,侵害他人人身权益造成财产损失的,按照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或者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赔偿;被侵权人因此受到的损失以及侵权人因此获得的利益难以确定,被侵权人和侵权人就赔偿数额协商不一致,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实际情况确定赔偿数额。最后,侵害他人财产的,财产损失按照损失发生时的市场价格或者其他合理方式计算。二、侵权行为构成的必要条件是什么侵权行为的成立条件是:1.行为人从事了民事违法行为;2.造成了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事实;
    2023-09-29
    234人看过
换一批
#交通肇事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交通肇事逃逸一般会被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处罚标准有以下两点: 1、发生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2、发生交通事故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更多>

    #交通肇事逃逸
    相关咨询
    • 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如何认定,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行为效力
      江苏在线咨询 2022-03-06
      1、行为人的逃逸行为必须发生在交通肇事后,并且要求行为人主观上认识到已经发生了交通事故且撞了人。如果行为人有证据证明并不知道自己撞了人,且经查证属实,则不能以“因逃逸而致人死亡”的情节予以量刑。是否有证据证明,既不能以肇事者本人所述为依据,也不能由办案人员盲目判断为标准,而应当周密调查,综合判断,在把握上应有严格的尺度和标准。 2、被害人的死亡与行为人的逃逸行为之间存在着刑法上的因果关系。即被害人
    • 怎样判定逃逸行为致人死亡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7-04
      判断一行为是否属于因逃逸致人死亡,首先要看这一行为是否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如果该行为不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当然谈不上因逃逸致人死;如果该行为属于交通肇事后逃逸,则需要进一步分析逃逸行为与死亡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这是判断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关键所在。如果死亡结果与逃逸行为无关,即无论行为人逃逸与否、救助与否,均不影响被害人死亡。则不应认定为因逃逸致人死亡,只能按一般交通肇事后逃逸处理;如果行为人的逃逸行
    • 死亡人逃逸有什么后果
      广东在线咨询 2023-11-02
      逃逸致人死亡的,会有刑事处罚。 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 “因逃逸致人死亡”,是指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而逃跑,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情形。 交通肇事后,单位主管人员、机动车辆所有人、承包人或者乘车人指使肇事人逃逸,致使被害人因得不到救助而死亡的,以交通肇事罪的共犯论处。
    • 后逃逸,被害人死亡,但其死亡与逃逸无因果关系,如何定罪
      广西在线咨询 2022-10-11
      是否因肇事者逃逸而造成受害者的死亡,对于量刑有重要的影响。何谓“交通肇事后逃逸,被害人死亡,但其死亡与逃逸无因果关系”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逃逸行为与死亡之间必须具有因果关系,因此必须考察死亡结果是否真的因交通肇事逃逸引起的抢救的不作为而发生。如果救助行为并不能阻止死亡结果的发生,或者死亡结果的发生并非交通肇事逃逸引起而是介入了一个独立的原因等,均不能认为构成因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无论如何,逃逸
    • 肇事逃逸逃逸后死亡怎么办法律规定
      上海在线咨询 2023-05-31
      涉嫌交通肇事罪且逃逸,交通肇事罪,是指违反道路交通管理法规,发生重大交通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依法被追究刑事责任的犯罪行为。 根据《刑法》第133条的规定犯交通肇事罪的,处3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3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7年以上有期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