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合同能不能撤销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24 05:40:10 178 人看过

赠与合同可以撤销,赠与合同的撤销有以下两种:

第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任意撤销是指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得由赠与人依其意思任意撤销赠与合同。

第二,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赠与合同中,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后,赠与人即丧失了任意撤销赠与合同的权利,但在以下条件具备时,赠与人仍可享有撤销赠与合同的法定权利:

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的;

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

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的。

第三,赠与合同的法定解除。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或者家庭生活的,可以解除赠与合同,不再履行赠与义务。

一、赠与合同的效力认定有哪些

赠与合同的效力认定有以下情况:赠与合同成立,赠与人有交付受赠人财物的义务,但是除公证和具有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以外,赠与人在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已将赠与财物交付受赠人,物权发生转移,应视为受赠人合法享有受赠财物的占有、使用、处分权,赠与人一般不得撤销赠与合同。

二、在法律上送给别人的东西可以要回来吗

1、赠与的任意撤销:赠与人在赠与物权利未转移之前可以撤销赠与。具有救灾、扶贫、社会公益性质、道德义务性质或经过公正的赠2、赠与人在受赠人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依法撤销赠与: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其近亲属;受赠人对赠与人负有扶养义务而不履义务。3、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造成赠与人死亡或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赠与人的法定继承人或监护人可以撤销赠与。4、赠与人的经济状况显著恶化,严重影响其生产经营和正常生活,可以不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0月20日 06:07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扶养相关文章
  •  合同在撤销前能否被撤销?
    根据法律规定,在撤销前,具有可撤销性的合同是有效的。这意味着,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合同被撤销以后,合同才会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根据法律规定,在撤销前,具有可撤销性的合同是有效的。这意味着,在有撤销权的一方行使撤销权之前,合同对双方当事人都是有效的。合同被撤销以后,合同才会自始没有法律约束力。被撤销后,因该合同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因此所受到的损失,双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 合同被撤销后,财产处理方式有哪些?根据我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合同被撤销后,财产处理方式有以下几种情况:1. 仅部分撤销:如果合
    2023-08-26
    370人看过
  • 关于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权有什么规定
    一般情况下,在赠与实际执行之前都是可以撤销的。在具有法定撤销事由的情况下,赠与人或者其继承人、法定监护人可以撤销赠与。即使是不能任意撤销的赠与,只要符合法定撤销的条件,也是可以撤销的。受赠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一)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二)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三)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律师补充: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原则上应当是指故意或重大过失所造成的严重损害行为,一般过失行为原则上不能视为严重侵害。侵害,不仅限于犯罪行为,也不仅限于人身伤害行为,也包括针对经济利益和名誉等权益
    2023-05-06
    286人看过
  • 法律规定撤销权的使用期限能不能延长呢
    撤销权的使用期限一般不能延长。撤销权的时间期限为一年。因重大误解实施了民事法律行为行使撤销权的,则撤销权的时间期限为九十日。如果当事人不知道存在撤销事由的,则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一、可撤销合同怎样规定除斥期间的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行为发生之日起五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二、公证的房子可以给女儿吗?可以的,只是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
    2023-03-12
    368人看过
  • 关于合同撤销权的行使范围规定
    1、欺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规定,欺诈是指一方当事人故意实施某种欺骗他人的行为,并使他人陷入错误而订立的合同。2、胁迫根据《民法典》规定,胁迫是指一方当事人直接以物质性强制或精神性强制迫使对方与已订立合同。也就是行为人以给公民及其亲友的生命健康、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或者以给法人的荣誉、名誉、财产等造成损害为要胁,迫使对方作出违背真实意思表示的行为。3、乘人之危根据《民法典》规定,乘人之危是指行为人利用他人的危难处境或紧迫需要,强迫对方接受某种明显不公平的条件并作出违背其真意的意思表示。比如,某乙一直想购买某甲的一张邮票,但某甲并不想出卖,一日,某甲之子不幸落入一水库中,当时在场之人只有某乙会游泳,某甲重金要求围观之人救助其子,于是某乙提出不要重金只要该邮票作为报酬,某甲救子心切,不得不同意该要求,事后某甲之子得救,但因此成诉,此案即属乘人之危。4、
    2023-03-28
    107人看过
  • 如何才能撤销合同合同效力
    下列合同,当事人一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一)因重大误解订立的;(二)在订立合同时显失公平的。(三)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或者乘人之危,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当事人请求变更的,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不得撤销。可撤销合同撤销权如何行使1、撤销权的行使主体重大误解、显失公平而订立的合同,合同双方当事人均有权请求变更或撤销;一方以欺诈、胁迫手段或者乘人之危违背对方真实意愿而订立的合同,受损害方享有撤销权,而欺诈方,胁迫方或者乘人之危者无权请求变更或撤销。2、撤销权的行使期间一年。具有撤销权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的,撤销权消灭。3、撤销权行使的方式享有撤销权的一方,知道享有撤销权的事由后,可以通知对方撤销合同,对方无异议的,合同被撤销。对方撤销合同有异议的,享有撤销权的一方
    2023-07-22
    429人看过
  • 赠与合同的法律效力与撤销时效是如何规定的
    赠与人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撤销事由1年内行使,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一、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赠与人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有撤销权。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使赠与人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的,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的法定情形有如下三项: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近亲属的合法权益。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3、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赠与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行使。二、民法典赠与撤销权是否可以继承赠与撤销权可以继承。依据我国相关法
    2023-06-28
    189人看过
  • 法律关于定金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如何的
    一、定金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是如何的1、法律关于定金合同诉讼时效的规定是3年,特殊情况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定金合同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计算。2、法律依据:《民法典》第一百八十八条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诉讼时效期间自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权利人的申请决定延长。二、定金相关知识1、定金罚则具体内容,给付定金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无权请求返还定金;接受定金方不履行合同义务的,双倍返还定金。当事人一方不完全履行合同的,应按照未履行部分所占合同约定内容的比例,适用定金罚则。2、定金如未实际交付的,在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债务或者不订立主合同时,不能适用定金罚
    2023-06-28
    125人看过
  • 问显失公平的合同能否撤销如何撤销
    所谓显失公平的合同,就是一方当事人在紧迫或者缺乏经验的情况下订立的使当事人之间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严重不对等的合同。标的物的价值和价款过于悬殊、承担责任、风险承担显然不合理的合同,都可称为显失公平的合同。从法律上确认显失公平的合同可撤销,对保证交易的公正性和保护消费者的利益,防止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而损害对方的利益都有重要的意义。当事人可以向法院提起合同撤销之诉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撤销。如何理解可撤销合同中的“显失公平”《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72条规定,一方当事人利用优势或者利用对方没有经验,致使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的,可以认定为显失公平。根据该条规定显失公平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方面的条件:1,双方的权利义务明显违反公平、等价有偿原则;2,一方当事人利用了优势地位或利用了对方没有经验。判断是否显失公平,既要从一般的社会观念角度考察权利义
    2023-07-23
    462人看过
  • 民法典中约定不可撤销的委托合同能否撤销
    一、民法典中约定不可撤销的委托合同能否撤销民法典中,并不能约定委托合同不可撤销。可撤销合同包括基于重大误解、以欺诈手段实施、受第三人欺诈、胁迫等手段签下的合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
    2023-04-19
    166人看过
  • 赠与的法定撤销与任意撤销的不同点在于:
    第一,撤销赠与须依法律规定的事由;第二,只要具备法定事由,不论赠与合同以何种形式订立以至经过公证证明,不论赠与的财产是否已交付,也不论赠与是否属于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性质,享有撤销权的人均可以撤销赠与。赠与本是使受赠人取得利益的行为,如果受赠人对赠与人有加害行为或者其他忘恩负义行为的,法律应赋予赠与人有撤销赠与的权利。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情形,均为受赠人的违法行为或者违反赠与合同约定的行为。赠与人依法撤销赠与的权利,是法律对赠与人加以保护的必要内容。赠与撤销的法定条件1、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其要点在于,一是受赠人实施的是严重侵害行为,而不是轻微的、一般的侵害行为;二是受赠人侵害的是赠与人本人或其近亲属,包括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兄弟姐妹。如果侵害的是其他亲友则不在此列。2、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其要点在于:一是受赠人对
    2023-08-17
    134人看过
  • 民法典合同编关于附期限合同如何撤销
    一、《民法典》合同编关于附期限合同如何撤销民法典规定,附期限生效的合同生效后,如果出现撤销的情形时,合同当事人可以在一年内,向仲裁机构或者人民法院申请撤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放弃撤销权。当事人自民事法律
    2023-04-13
    320人看过
  • 该约定不能撤销合同是不是也合理?
    当事人之间不能约定不能撤销合同。如果合同的内容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则合同无效;但如果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合同无效的,则合同仍然有效。当事人有权行使撤销权,合同不能限制该权利。根据2021年实施的《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规定,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二)意思表示真实;(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约定管辖不能违反专属管辖制度约定管辖的效力是有约定的从约定,无约定或约定不明的,按照法律规定。约定管辖有效的条件是:1、当事人协议管辖的案件,只限于合同案件,并且只限于第一审民事经济纠纷案件中的合同案件。2、当事人协议选择管辖法院的范围,只限于被告住所地、合同履行地
    2023-07-25
    217人看过
  • 征地补偿协议能否撤销,相关法律规定
    一、征地补偿协议能否撤销拆迁补偿协议签字后,一般是不能撤回。如果拆迁补偿协议在胁迫或者欺诈等情形下签订的,被征收人可以向法院起诉,请求撤销补偿协议。《国有土地上房屋征收与补偿条例》第二十五条房屋征收部门与被征收人依照本条例的规定,就补偿方式、补偿金额和支付期限、用于产权调换房屋的地点和面积、搬迁费、临时安置费或者周转用房、停产停业损失、搬迁期限、过渡方式和过渡期限等事项,订立补偿协议。补偿协议订立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补偿协议约定的义务的,另一方当事人可以依法提起诉讼。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第十二条人民法院受理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提起的下列诉讼:(一)对行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不服的;(二)对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不服的;(三)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
    2023-06-17
    477人看过
  • 民法典中招拍挂土地转让合同能否撤销,相关法律规定
    一、民法典中招拍挂土地转让合同能否撤销民法典规定,通过招标拍卖转让土地使用权时签订的合同,如果出现可撤销情形,如重大误解、欺诈等,合同当事人可以申请撤销。二、相关法律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
    2023-04-18
    393人看过
换一批
#婚姻关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扶养
    词条

    扶养通常概指各种社会关系中针对"弱者"所发生的经济供养和生活扶助,一般涵盖四个方面: (1)以国家为主体,在特定情形下体现社会福利的公力扶养,包括各种灾害救济、贫困救济、民政抚恤等; (2)以一定的社会组织、机构、单位为主体并逐步走向社会化... 更多>

    #扶养
    相关咨询
    • 关于不合法的遗嘱如何撤销?
      新疆在线咨询 2022-06-04
      遗嘱人变更或者撤销原遗嘱的方式,一般应当用立原遗嘱时的方式、程序进行,也可以用新立的遗嘱变更或撤销原遗嘱。遗嘱人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互抵触的,原则上以最后所立的遗嘱为准。根据《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四十二条规定,遗嘱人可以撤回、变更自己所立的遗嘱。立遗嘱后,遗嘱人实施与遗嘱内容相反的民事法律行为的,视为对遗嘱相关内容的撤回。立有数份遗嘱,内容相抵触的,以最后的遗嘱为准。
    • 欺诈合同在法律法规中是否能撤销?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9-08
      欺诈可以撤销合同,合同被撤销的,自始无效。一方有欺诈的故意实施欺诈行为,使得受欺诈人因欺诈而陷入错误并作出意思表示的,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 怎样能撤销二手房买卖合同,法律是如何规定的
      台湾在线咨询 2023-12-09
      撤销二手房买卖合同当事人可以先行协商,协商不能达成一致的可以申请仲裁或者提请诉讼,请求仲裁机构作出裁决或者人民法院作出判决,依法予以撤销,合同被撤销后自始至终无效。
    • 关于合同如何才能生效的法律法规
      澳门在线咨询 2023-08-07
      合同一般只要不存在无效情形,自合同成立之日起生效。合同当事人必须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意思表示的行为人的表示行为应当真实反映其内心的效果意思,不违反法律或社会公共利益即可。
    • 关于合同的溯及力能否撤销?
      陕西在线咨询 2022-11-07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以下合同撤销时不具有溯及力: 1.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2.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3.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 4.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 5.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