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婆婆写的遗嘱媳妇可以继承吗
可以继承的,有遗嘱的应对先按照遗嘱内容分配财产。《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丧偶儿媳、丧偶女婿的继承权】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及继承顺序】遗产按照下列顺序继承:
(一)第一顺序:
配偶、子女、父母;
(二)第二顺序:
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
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本编所称子女,包括婚生子女、非婚生子女、养子女和有扶养关系的继子女。本编所称父母,包括生父母、养父母和有扶养关系的继父母。本编所称兄弟姐妹,包括同父母的兄弟姐妹、同父异母或者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养兄弟姐妹、有扶养关系的继兄弟姐妹。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遗嘱处分个人财产】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与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组织、个人。自然人可以依法设立遗嘱信托。
二、遗嘱继承的条件
1、被继承人生前立有遗嘱,并且遗嘱合法有效;
2、立遗嘱人死亡;
3、被继承人生前没有签订遗赠扶养协议;
4、遗嘱中指定的继承人未丧失继承权,也未放弃继承权,同时也未先于被继承人死亡。
如果老人生前写下的是让儿媳妇作为继承人继承财产的也可以,只要是能够证明该遗嘱是属于老人生前所写下的,而且是属于个人意愿表达的,就可以正常操作。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章 法定继承 第一千一百二十九条 丧偶儿媳对公婆,丧偶女婿对岳父母,尽了主要赡养义务的,作为第一顺序继承人。
-
婆婆媳妇的遗产会继承吗
295人看过
-
婆婆能不能继承媳妇遗产
53人看过
-
民法典媳妇可以继承婆婆的宅基地使用权吗
173人看过
-
遗嘱可以剥夺儿媳妇的继承权吗
240人看过
-
遗嘱中能否继承儿媳妇所继承的遗产
234人看过
-
能否让儿媳妇承继公公婆婆的遗产?
384人看过
-
继承法规定婆婆可以立遗嘱吗广东在线咨询 2022-12-04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婆婆继承遗产后,就获得该遗产的物权,该遗产成为婆婆的个人合法财产,其可以设立属于自己的遗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条: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
-
2022年民法典规定婆婆继承遗产后可以重新立遗嘱吗北京在线咨询 2022-11-16根据我国民法典的有关规定,婆婆继承遗产后,就获得该遗产的物权,该遗产成为婆婆的个人合法财产,其可以设立属于自己的遗嘱。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百三十条:因继承取得物权的,自继承开始时发生效力。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三十三条:自然人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中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自然人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
-
再婚还能继承婆婆的遗嘱吗?河北在线咨询 2022-12-14在被继承人没有指定遗产只归继承人一方个人所有的情况下,继承人在夫妻关系存续期间继承的房产属于继承人的夫妻共同财产。因此,本案中江英的母亲在看到女儿、女婿婚姻存在危机、而本人身体又不好的情况下,应当及早通过设立遗嘱的方式,将房产指定为归江英个人所有,这样,才不至于出现江英继承的房产又被作为夫妻共同财产分割的结果。因此,遗嘱继承和法定继承产生的效果不一样,如果一方通过遗嘱继承房子或其他财产,那么这些继
-
遗嘱继承条件继承遗嘱的法律承认广西在线咨询 2022-04-261、公民可以依照本法规定立遗嘱处分个人财产,并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指定由法定继承人的一人或者数人继承。 公民可以立遗嘱将个人财产赠给国家、集体或者法定继承人以外的人2、【遗嘱的形式】公证遗嘱由遗嘱人经公证机关办理。 自书遗嘱由遗嘱人亲笔书写,签名,注明年、月、日。 代书遗嘱应当有两个以上见证人在场见证,由其中一人代书,注明年、月、日,并由代书人、其他见证人和遗嘱人签名。
-
民法典规定继承遗嘱遗嘱继承人可否继承权新疆在线咨询 2023-01-011、法律对遗嘱能不能交给继承人保管没有作出规定,但一般情况下,遗嘱是由被继承人自己保管或者交由遗嘱执行人保管的。 2、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自然人可以指定遗嘱执行人。 (1)继承开始后,遗嘱执行人为遗产管理人; (2)没有遗嘱执行人的,继承人应当及时推选遗产管理人; (3)继承人未推选的,由继承人共同担任遗产管理人; (4)没有继承人或者继承人均放弃继承的,由被继承人生前住所地的民政部门或者村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