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要求儿女精神赡养法律判决不予支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25 10:53:21 349 人看过

子女从物质上赡养老人,是我国礼仪之邦子女的为人之道,也是我国法律所规范的行为准则之一。但子女如何从精神上赡养老人,国家仅是倡导这种行为,要从法律上硬性规范这一行为,则会凸现出法律的无奈。近日,静安法院对郑老伯的物质、精神赡养之诉,判决不予支持。

1999年2月,现年70岁的郑老伯与妻子离婚后分开居住。次年,他又第二次结婚,把自己居住的房屋出售。后因与再婚妻子子女关系不睦,另借住他处。今年1月初,他起诉法院称自己年已古稀,身患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心脏病多种疾病,为治病花去了所有工资和积蓄,又欠下了不少外债。他要求儿子支付每月赡养费和治疗费等,另外要求儿子每月探望自己一次。

法院认为,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法定义务,但从全市养老金发放水平来看,郑老伯的每月养老金数额并不低,能满足自己的基本生活所需。郑老伯亦参加了市医疗统筹保险,超额药费可享有统筹承担。针对郑老伯提出儿子每月探望自己一次的请求,法院释理子女理应对老人进行精神上的慰籍。《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11条的规定,实质上是为发扬社会公德,鼓励子女对老人进行精神赡养的倡导,而非强制性法律规范。现由于郑老伯与儿子因家庭琐事情绪对立,法院要判决已成年的儿子探望郑老伯,非但不能促进父子间的交流,反而会使矛盾激化,实践中也缺乏可操作性。遂判决对郑老伯之诉不予支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9日 14:50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再婚相关文章
  • 老父遗嘱指定房产继承人儿女要求法定继承不予支持
    安徽省界首市一老人生前立下遗嘱,将其购买单位的一套住房指定由其再婚妻子继承并进行了公证。老人去世后,围绕其房产继承及抚恤金纠纷,继母将五子女告上法庭。该案一审期间,郭云汉五子女对其父公证遗嘱和结婚登记申请书中的签名和指纹手印提出质疑。经鉴定,认为公证遗嘱加捺的指印倾向于郭云汉指纹,而结婚登记申请书中的签名笔迹处指印指纹无法出具明确结论。为此一审法院作出判决,郭云汉生前所购学校房产归陈兰芝所有,郭云汉死亡抚恤金1.87万元,由陈兰芝享有3700元,其五子女每人享有3000元。五子女不服一审判决,以陈兰芝所提供其父遗嘱虚假,并认为遗嘱处分的房产应属于其父和其生母余某的共同财产,其父无权处分为由上诉二审。安徽省阜阳市中级人民法院终审认为,由于郭云汉生前立有遗嘱并经公证,且郭云汉生前居住房屋于1993年12月通过房改购得该房60%产权时,其前妻余某已去世,该房产应由其个人所有。依照有关法律规定,其
    2023-06-14
    83人看过
  • 要求儿女赡养的老人控告谁
    可以向儿女所在地法院提起诉讼,如果几个儿女不在一个地方,可以向老人所在地法院起诉。由老人到法院起诉、法院进行调解或者判决,或者请民间组织调解。如果所有子女都不承担赡养责任的,应该起诉所有子女,如果只是个别子女不承担赡养责任的,只起诉不承担赡养责任的子女。子女可否告其他子女不赡养子女可以告其他子女不赡养。1、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扶助和保护的义务。2、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的权利。3、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不因父母的婚姻关系变化而终止。4、有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外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死亡或者子女无力赡养的祖父母、外祖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根据《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七条【父母的抚养义务和子女的赡养义务】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的,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
    2023-07-10
    319人看过
  • 空巢老人精神赡养
    精神赡养的表现方式有两种:1、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就是积极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包括:(1)、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生活的物质保障,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物质需求(即物化的精神赡养)。如购买电视机和其他必要娱乐器具等精神生活物品或者给付相应的费用。(2)、对老人进行亲情慰籍(即情感的精神赡养)。这里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有道德层面的和法律层面的。从道德层面上看,非常广泛,要求很高,可以说是没有止境的。但总的要求是:尽量做到对老人无微不至的关怀,使老人常常感到欣慰。从法律层面看,对老人必要的探视或看望等,是不可缺少的。2、不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就是不对老人制造精神痛苦或精神虐待。包括:(1)、在行为上不伤害老人(如侮辱行为和动作),更不能殴打老人。(2)、在言语上不伤害老人(不讽刺挖苦老人),更不能辱骂老人。(3)、不能限制老人生活自由和人身自由。如老人再婚,找伴侣、交朋友,参加文艺体育活动,以
    2023-06-12
    289人看过
  • 老夫妇与养女断绝关系法院判决予与支持
    已共同生活45年的养父母和养女,终因矛盾日益加深,关系业已恶化而法庭相见。两位年届70的老夫妇强烈要求与花甲养女断绝收养关系,今人扼腕。日前,闵行区法院作出准予解除收养关系,但两位老人要求养女支付生活费的诉请予以驳回的一审判决。拆队费致矛盾加剧今年都届70高龄的胡老伯夫妇于45年前收养了年仅6岁的胡芳妹。胡芳妹成家后,常因琐事产生矛盾。特别是去年10月时,双方为撤队费口角加剧,以至发生了扭打事件。老人报案求助。为此,两位老人以胡芳妹的行为带来了心理和生理上的严重伤害为由,提起诉讼,要求解除与胡芳妹的收养关系,并要求支付生活费。胡老伯夫妇称,胡芳妹成家后,对长辈态度恶劣,并自行更改姓名,不尽赡养义务,还常常伸手要钱,一旦遭到拒绝便辱骂、威胁甚至殴打。2008年11月,得到一笔撤队费后,胡芳妹更是变本加厉地讨要全部撤队费。2009年10月,胡芳妹再次要钱遭拒绝后,竟与其丈夫及女儿一起对老人进行
    2023-06-11
    132人看过
  • 老人赡养的法律要求
    赡养老人法律规定有很多,例如:成年儿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赡养人应合理安排老人的住房,不得强迫老人居中在条件特别恶劣的房屋内。有经济负担能力的孙子女,对于子女已经去世的祖父母也有赡养的义务。怎么赡养老人?赡养老人的具体办法是:赡养人应当使患病的老年人及时得到治疗和护理;对经济困难的老年人,应当提供医疗费用。对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赡养人应当承担照料责任;不能亲自照料的,可以按照老年人的意愿委托他人或者养老机构照料。《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四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赡养人是指老年人的子女以及其他依法负有赡养义务的人。赡养人的配偶应当协助赡养人履行赡养义务。
    2023-07-01
    203人看过
  • 继父起诉要求继女给赡养费,法律支持吗?
    韩女士年幼时因母亲再婚有了韩先生这位继父,并改随韩先生姓,成年后因母亲与继父感情不和分居,韩女士便没有继续补贴继父的生活。这一举动引起了继父的不满,并将韩女士告上了法庭,要求韩女士每月支付自己2000元赡养费。法院审理后判决韩女士每月支付继父韩先生500元赡养费。继子女对继父母有给赡养费的义务吗?对继父母是否需要给付赡养费,要依据实际情况而定:(1)、如果继父母和继子女形成抚养关系的,适用父母子女关系,继子女对继父母要承担赡养责任。在继父母身患疾病、生活困难,且继子女已成年,具有赡养能力的情况下,继子女应对继父母承担赡养义务。(2)、如果没有形成抚养关系的,不需要承担赡养的责任。但对于亲生父母,即使没有共同生活,日后也是需要赡养的。此案中韩女士的母亲与继父结婚的时候她年龄尚小,所以这些年来她是被继父韩先生抚养长大的,所以她与韩先生之间是形成了抚养关系的,韩女士对于继父韩先生负有赡养义务,因
    2023-05-06
    377人看过
  • 给老人精神赡养尤为重要
    母亲晚年的时候,我发现她成天总是郁闷不快乐,有时她还说想死。听到她说这种话我很生气,就对她说:妈,家里又没人嫌弃您,你为什么要说这样的话呢?我当时不理解她为什么这样,还跟别人谈心说:我这个老娘真奇怪,吃不愁穿不愁,有病我儿子接她到医院就诊,不管花多少钱都毫无怨言,可她却总是愁眉不展,有时还独自垂泪,我真是拿她老人家没办法。母亲七十三岁就去世了,她本可再活长一些,大概是由于她心境不好,所以只能活到七十多岁。一直到她死,我都没弄明白她为什么那么郁郁寡欢。现在等到我自己也老了,才逐渐理解了母亲在晚年为什么过得不快乐。我退休以后没事做,精神空虚,心里非常难过,一时间简直无所适从,经常不由自主地泪流满面,感到自己已成了废物一个。但是我毕竟有文化,我可以看看书报、看看电视,从中去寻找快乐,调整心态。这时候我忽然反思:母亲没有文化,连电视都看不懂,叫她到哪里去寻找快乐呢?我真不敢想象母亲当时心里该有多么
    2023-04-23
    236人看过
  • 老公有精神病法律支持离婚吗
    一、老公有精神病法律支持离婚吗可以由女方来提出离婚。但是由于男方不是完全行为能力,所以只能起诉离婚。我国规定,婚前隐瞒了精神病,婚后经治不愈,或者婚前知道对方患有精神病而与其结婚,或一方在夫妻共同生活期间患精神病,久治不愈的,视为夫妻感情确已破裂。一方坚决要求离婚,经调解无效,可依法判决准予离婚。二、起诉离婚程序一般有哪些步骤1、写民事诉状,第一部分写明原告、被告的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民族和住所地,第二部分写诉讼请求请求离婚;小孩的抚养问题;财产依法分割;第三部分写事实与理由,把何时结婚、何时生小孩,因为什么原因离婚等情况写明。诉状最好打印,但最末处必须手签名;2、到住所地所在基层法院(区或县法院)起诉,在立案庭办理立案手续;3、立案的时候递交民事诉状2份、结婚证、夫妻两人的身份证(至少带上自己的)、小孩的户口或出生证原件,如果有财产需要法院分割,还要带上财产相关证据,如房产证、机动车行
    2023-06-15
    215人看过
  • 养老,呼唤精神赡养
    最美不过夕阳红,让老年人度过一个幸福快乐的晚年是后代敬老尽孝的应尽义务。我国是一个正在走向人口老龄化的泱泱大国,养老问题已得到社会各界和千千万万家庭的密切关注。随着经济的繁荣发展和家庭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敬老爱老之风的大力弘扬,老年人的物质赡养已经基本等到了解决。物质生活得到满足以后,老年人开始追求自己的精神乐园。面对老人的精神需求,养老的一个高层次问题----精神赡养开始引起人们的重视。精神赡养是多层次和多方λ的,直接参与提供的精神赡养效果固然很好,但间接提供条件的精神赡养也很可贵。以下几点是构成精神赡养不可忽视的。其一、老来夫妻不能拆。老伴老伴,老来相伴。老年人容易感到孤独和冷落,夫妻之间的长相厮守和互相关心是晚年生活中弥足珍贵的润滑剂。有不少家庭忽视了这个问题,人为地将老人分开过,有的是一个子女养一个老人,有的是将一个老人接到千里迢迢的异乡过日子,尽管原意是好的,是孝顺
    2023-06-11
    500人看过
  • 精神病人结婚法律是不是支持的
    一、精神病人结婚法律是不是支持的精神病人结婚法律是支持的,精神病人在告知对方真实情形下是能结婚的。根据法律规定,禁止结婚的情形主要是:未达到法定婚龄的人不得结婚;有婚姻关系的不得结婚;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的不得结婚。精神病并不属于禁止结婚的范围。二、结婚登记的流程和步骤结婚登记的流程和步骤如下:1.申请。要求结婚的男女双方,须持本人户口证明、居民身份证,本人无配偶以及与对方当事人没有直系血亲和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关系的签字声明。共同到一方户口所在地的婚姻登记机关申请结婚登记。申请登记的时候男女双方必须同时在场。如果是离过婚的还应当持离婚证。在实行婚前检查的地方还应该持有医院的婚前检查证明。2.审查。登记机关对于双方当事人的结婚申请审查,在必要时,可以要求当事人提供有关的证明材料,或进行必要的调查,或指定项目进行医学上的鉴定。3.登记。三、差一个月能不能领结婚证差一个月不能领结婚证。未达到法定结
    2023-04-30
    64人看过
  • 儿女不赡养老人走法律程序是怎样
    (一)当事人起诉,首先应提交起诉书,并按对方当事人人数提交相应份数的副本。当事人是公民的,应写明双方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籍贯、住址;当事人是单位的,应写明单位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姓名。起诉书正文应写明请求事项和起诉事实、理由,尾部须署名或盖公章。(二)根据"谁主张谁举证"原则,原告向法院起诉应提交下列材料:诉讼立案流程1、原告主体资格的材料。如居民身份证、户口本、护照、港澳同胞回乡证、结婚证等证据的原件和复印件;企业单位作为原告的应提交营业执照、商业登记证明等材料的复印件。2、证明原告诉讼主张的证据。如合同、协议、债权文书(借条、欠条等)、收发货凭证、往来信函等。(三)当事人向法院提交书证,应填写一式两份证据清单,详细列明提交证据的名称、页数。证据经法院承办人核对后,由承办人在证据清单上签字盖章,一份交当事人,一份备案。(四)立案庭在当事人履行必须的手续和交齐有关证据材料之
    2023-08-18
    319人看过
  • 老人“精神赡养权”不能被遗忘
    储某是一位77岁高龄的老太太,马某、朱某则是她的女儿、女婿。此前,储老太与一双儿女签订协议,写明其由女儿、女婿负责养老,但多年相处之后,储某与女儿一家产生矛盾,后更是赌气出走,到儿子家居住。至此,储老太与女儿马某一家算是划清了界限。其女儿马某在老太离家后,一直未前往看望。因气不过如此对待,储老太一怒之下将女儿、女婿告上法庭。近日,法院对这起赡养案件进行公开开庭审理。法庭上,储老太的儿子与女婿针锋相对,争论不休。法官在协调未果的情况下,依法判处被告马某每两个月至少看望、问候储老太一次,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国庆节、元旦等节日,马某也应当至少安排两个节日对储老太予以看望。法官表示,近年来精神赡养案件出现比较明显的增多趋势,老年人自我维权的意识也在增强,今后类似的常回家看看的案件可能会越来越多。目前,我国老年人养老主要依靠社会保险、退休工资;家庭成员有关心和照料老年人的责任和义务。羊有跪乳之恩
    2023-04-23
    120人看过
  • 未成年人要求抚养费:法律是否予以支持?
    年满十八周岁索要抚养费不能获得支持。抚养费是父母或其他对未成年人负有抚养义务的人,为未成年人承担的生活、教育等费用。当孩子完成高中教育时,父母没有义务支付抚养费。因此,在父母对抚养期没有约定的情况下,父母的抚养期适用于法定的高中教育阶段,父母对抚养期有明确约定的,适用父母的约定。此外,支付抚养费的标准也可由双方根据实际情况约定。能向多年未亲生孩子索要抚养费吗能否向抚养多年的未亲生孩子索要抚养费应视具体情况而定。如果未亲生孩子是女方欺骗丈夫为婚生子女的,属于欺诈性抚养关系,构成侵权,可以请求非婚生子女抚养费返还。如果在抚养人知道的情形下,已经形成事实抚养关系,把此种情况下的子女视为自己亲生而抚养的,通常事后也不能请求抚养费的返还。《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五条离婚后,子女由一方直接抚养的,另一方应当负担部分或者全部抚养费。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
    2023-07-15
    153人看过
  • 空巢老人需要关爱儿女应加强精神赡养常回家看看
    日前,蚌埠市发生一起惨剧,一名六旬空巢老人独自死在家里,一周后才被邻居发现。据了解,老人有两名女儿,但都不在身边,老人嗜好养犬,家里曾养了近十条狗。媒体11月23日得知,老人死后,这些狗都已经被处理。家里养了近十条宠物狗家住在蚌埠市区的王师傅是一名退休职工,今年已经60多岁了,独自住在国强街的一幢居民楼的顶楼。平时很少来往,话都没说几句。住在楼下的马师傅在这幢楼也住了10多年,老王给他留下了深居简出、寡言少语的印象。四楼的一位老奶奶在这里也住了30来年,更是告诉媒体,没说过话,没什么印象。媒体在采访中了解到,老王早年离婚,独自将两个女儿抚养大,两名女儿都已嫁人,一人在外地,一人在蚌埠本地生活。不过老王给邻居们的最深印象是家里养了太多的狗。快有10条吧。马师傅告诉媒体,楼下一位常年在这里卖米的大妈也说,每天都能看到老王出来买狗粮。老王一般去附近屠宰的地方,收集一些零碎杂件,带回去给狗吃。都是
    2023-04-23
    171人看过
换一批
#结婚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再婚
    词条

    再婚是指一方在配偶死后或双方离婚以后与他人再次结婚的行为。 再婚是以终止原来的婚姻为前提的,如果不终止原婚姻关系又结婚,则构成重婚。... 更多>

    #再婚
    相关咨询
    • 老父指定人 儿女要求不予支持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2-10-27
      安徽省界首市一老人生前立下遗嘱,将其购买单位的一套住房指定由其再婚妻子继承并进行了公证。老人去世后,围绕其房产继承及抚恤金纠纷,继母将五子女告上法庭。该案一审期间,A五子女对其父公证遗嘱和结婚登记申请书中的签名和指纹手印提出质疑。经鉴定,认为公证遗嘱加捺的指印倾向于A指纹,而结婚登记申请书中的签名笔迹处指印指纹无法出具明确结论。为此一审法院作出判决,A生前所购学校房产归陈兰芝所有,A死亡抚恤金1.
    • 多子女赡养老人法律是否支持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9
      赡养是法定义务,可以经法院诉讼追要补偿。1、老年人的住房费用。赡养人有义务妥善安置老年人的住房。在其无房可供老人居住老人又无自住房的,则应将合理房租费用一并计算在赡养费内。 2、必要的精神消费支出。对老人精神赡养已成为不争的法律原则,但理论界及审判实务中对能否判决精神赡养以及如果判决如何执行一直存疑。笔者认为,精神慰藉的作为义务固然难以判决执行,但对老人最基本的精神享受物化支出如有线电视、收音机、
    • 儿女不给予不赡养老人法律上有没有责任
      北京在线咨询 2022-10-20
      可以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1、人民法院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国家强制力量,根据发生法律效力文书明确具体的执行内容,强制民事义务人完成其所承担的义务,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得以实现。发生法律效力的文书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民事判决书、实现担保物权裁定、确认调解协议裁定、支付令等。它们一经生效,义务人即应自动履行。如拒不履行,权利人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2、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通常方法和手段有以下几种:一、
    • 老人赡养费女儿不能支付法院会怎么判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8-23
      1、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法律义务,法律规定,老年人享有法律权益保障权利,有权要求子女付出赡养费和精神上的慰藉。如若子女不付给老人赡养费,老人有权利向法院提出诉讼,强制要求其子女付赡养费。 2、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一条 第二百三十一条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审人民法院同级的被执行的财产所在地人民法院执行。 法
    • 老年人精神赡养判决是如何回事呢?
      广西在线咨询 2022-08-03
      关于你提出的老年人精神赡养判决的问题是这样的,精神赡养的表现形式或方式主要有作为和不作为: 1、作为形式的精神赡养,就是积极满足老人的精神生活需要,包括: (1)、为老人提供必要的精神生活的物质保障,满足老人精神生活的物质需求(即物化的精神赡养)。如购买电视机和其他必要娱乐器具等精神生活物品或者给付相应的费用。 (2)、对老人进行亲情慰籍(即情感的精神赡养)。这里包括的内容和范围很广,有道德层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