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具体行为包括哪些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4-01 09:23:02 437 人看过

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具体行为包括:

1、通过发布对比性广告、声明性广告,散发公开信或召开新闻发布会等形式散布捏造的虚伪事实,恶意贬低、诋毁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

2、组织人员以客户或消费者的名义向市场监管部门、消费者协会或新闻单位等虚假投诉,诋毁和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这种方式的投诉理由一般为:产品质量低劣,服务质量差,违反法律规定,侵犯消费者权益。

3、在业务洽谈等公开场合故意向竞争对手的客户或消费者散布捏造的虚伪事实,贬低和诋毁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散布虚伪事实可以采取书面方式,也可以采取口头方式。

4、恶意诉讼,即捏造侵权事实并通过诉讼向社会公众散布这种虚假事实,贬低和损害他人的商誉。恶意诉讼,又称滥用诉讼。它是指当事人出于不合法的动机和目的,在明知自己缺乏胜诉理由的情况下,以合法形式进行恶意诉讼,以期通过诉讼而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某种损害后果。从世界各国的立法例和司法实践来看,多数国家都承认恶意诉讼并采取必要的法律手段予以制裁或对受害方给予救济。行为人通过恶意诉讼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往往更容易使群众相信行为人捏造的虚伪事实,造成的危害性也较大,应严厉惩处。

5、在商品包装或说明书上,贬低和诋毁他人生产、销售的同类商品,损害他人的商品声誉。

一、损害商业信誉罪立案标准是什么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

(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

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

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

(三)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5年02月02日 10:4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竞争相关文章
  • 损害商业信誉罪与合法行为有什么区别
    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与正常的舆论监督的界限就是媒体在报道中有没有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商业信誉罪与合法行为有什么区别:认定合法行为与损害商誉行为的界限,应当区分损害商誉行为与新闻监督行为、合法投诉行为。对于新闻机构经过正常采访,公开披露、曝光、批评一些商誉不好的经营者和一些消费者通过正常渠道(包括在报纸上刊登文章)反映经营者产品有掺假、低劣现象的行为应予法律保护和支持。这些行为都是合法行为。其法律依据是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名誉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1998年3月18日)所作规定:“消费者对经营者产品质量进行批评、评论,不应当认定为侵害他人的名誉权。但借机诽谤、诋毁、损害其名誉的,应当认定为侵害名誉权。新闻单位对经营者、销售者的产品质量或者服务质量进行批评、评论,内容基本
    2023-05-01
    414人看过
  • 盗窃罪损害的客体包括哪些
    在盗窃犯罪中,其侵害的客体主要是涉及到公共或私人财产的所有权。其中所涵盖的范围既包括了国家和集体所有的财富资源,同时也囊括了公民个体所拥有的合法财产权益。然而,关于公私财物所有权的具体体现形式却是多元且繁琐的,如金钱、商品货物、有价证券等具备经济价值的物品资产。而盗窃罪的实质内涵则在于通过非法手段来侵犯他人对于财物的占有、使用权、收益权以及处分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2024-08-21
    131人看过
  • 绑架罪中的包容犯具体包括哪些行为?
    绑架罪包容故意伤害、故意杀人行为和非法拘禁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害被绑架人的,或者故意伤害被绑架人,致人重伤、死亡的,处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幼儿的,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绑架罪中的包容犯怎么处罚1、绑架罪中的包容犯,往往会根据绑架罪从重处罚,具体处罚的规定要犯罪的具体情节来定。2、如果犯罪嫌疑人之后有自首、认罪、提供线索等情节,能争取从轻处理。3、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九条【绑架罪】以勒索财物为目的绑架他人的,或者绑架他人作为人质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情节较轻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犯前款罪,杀
    2023-08-17
    87人看过
  • 挪用资金罪具体包括哪些行为
    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涉嫌构成挪用资金罪。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追诉:1.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超过3个月未还的;2.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1万元至3万元以上,进行营利活动的;3.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在5000元至2万元以上,进行非法活动的。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挪用本单位资金数额巨大的,或者数额较大不退还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数额特别巨大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挪用资金罪的行为人有哪些?挪用资金罪的行为人: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具体包括三种不同身份的自然人。一是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的董事、监事,二是上述公司的工作人员,是指除公司董事、监事之外的经
    2023-07-29
    199人看过
  • 寻衅滋事罪具体包括哪些行为
    寻衅滋事罪,是指肆意挑衅,随意殴打、骚扰他人或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或者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行为。包括下列行为:1.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2.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3.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一、拿刀威胁他人会判几年拿刀威胁他人涉嫌寻衅滋事罪,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纠集他人多次实施寻衅滋事行为,严重破坏社会秩序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可以并处罚金。寻衅滋事行为有以下这些:(一)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二)追逐、拦截、辱骂、恐吓他人,情节恶劣的;(三)强拿硬要或者任意损毁、占用公私财物,情节严重的;(四)在公共场所起哄闹事,造成公共场所秩序严重混乱的。二、恐吓他人会判什么罪恐吓他人可能涉嫌寻衅滋事罪,但单纯的恐吓不构成本罪必须达到破坏社会秩序的程度才涉嫌本罪。随意殴打他人,情节恶劣的;追逐、拦截、辱骂、
    2023-02-17
    206人看过
  • 职务犯罪包括哪些具体犯罪行为
    一、职务犯罪包括哪些具体犯罪行为职务犯罪包括以下具体犯罪行为:1.职务便利类犯罪:如贪污罪、职务侵占罪、受贿罪、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2.滥用职权类犯罪:如执行判决、裁定滥用职权罪、滥用管理公司、证券职权罪;3.疏于职务类犯罪:如玩忽职守罪。根据《刑法》第十四条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二、职务犯罪有什么特征职务犯罪的特征:犯罪动机的伪装性、占有上的贪婪性、对社会腐蚀危害性。职务犯罪是国家工作人员滥用权力、亵渎权力的表现,是严重的腐败形式。职务侵占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将本单位财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的行为。三、一般构成职务犯罪谁管辖一般构成职
    2023-12-06
    431人看过
  • 具体荣誉权包括哪些权利?
    一、具体荣誉权包括哪些权利?具体荣誉权包括以下权利:1、荣誉保持权荣誉保持权,指民事主体对获得的荣誉保持归己享有的权利。保持权的客体是荣誉本身,荣誉本身包括各种荣誉称号,各种奖励,表彰以及荣誉职衔,如名誉博士,名誉校长等。这些名誉职衔,其实并不表明被授予者的学识,能力等达到了博士水平或某种职务的要求;而是在于机关、组织授予主体的一种荣誉,使其享有名誉职衔的精神利益或一定的物质利益。2、精神利益支配权精神利益支配权,是指荣誉权人对其获得荣誉中精神利益的自主支配权。荣誉权的精神利益指荣誉权人因获得荣誉而享有的尊敬、敬仰、崇拜及荣耀满足等精神待遇和精神感受。对精神利益的支配包括对该种利益的占有、控制、利用,但不得将荣誉的精神利益予以处分,如转让他人享有或转让他人利用。3、物质利益获得权物质利益获得权,指权利人对附随于荣誉的物质利益所享有的法定取得权。此权意味着权利人在获得荣誉的情况下,有权依照领
    2023-07-31
    496人看过
  •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围具体包括哪些
    精神损害赔偿的范畴涵盖了以下几个方面:首先是由于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引发的问题,这种状况损害了另一方的人格尊严,并且对受害者造成了严重的心灵创伤。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伤害的一方除了能够要求违约方履行合同义务外,还可以提起精神损害赔偿诉讼;其次,如果对自然人的人身权益构成了实质性的侵犯,而且产生了极度严重的精神伤害,那么受害者有权利提出精神损害赔偿请求;此外,如果侵权行为是出于故意或严重过失导致的,那么这些行为不仅剥夺了自然人所拥有的具有人身意义上的特定物品,也给他们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在此种情况下,受害者照样享有提出精神损害赔偿的正当权益。《民法典》第九百九十六条因当事人一方的违约行为,损害对方人格权并造成严重精神损害,受损害方选择请求其承担违约责任的,不影响受损害方请求精神损害赔偿。第一千一百八十三条侵害自然人人身权益造成严重精神损害的,被侵权人有权请求精神损害赔偿。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侵
    2024-07-25
    140人看过
  • 遗弃具体行为包括了哪些
    一、遗弃具体行为包括了哪些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另一方,不履行其应尽的义务的违法行为。如父母不抚养未成年子女;成年子女不赡养无劳动能力或生活困难的父母;配偶不履行扶养对方的义务等。遗弃以不作为的形式出现,该为而不为,致使被遗弃人的权益受到侵害。1、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这里的“危险场所”只是相对于特定的被害人而言。如父母将婴儿置于民政机关门前的,应认为将需要扶养的人移至危险场所。2、将需要扶养的人从一种危险场所转移至另一种更为危险的场所。3、将需要扶养的人遗留在危险场所。4、离开需要扶养的人,如行为人离家出走,使应当受其扶养的人得不到扶养。5、阻碍需要扶养的人接近扶养人。6、不提供扶助,如不提供经历供给、不给予必要照料。二、婚后遗弃行为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遗弃,是指家庭成员中负有赡养、扶养、抚养义务的一方,对需要赡养、扶养和抚养的
    2023-06-17
    347人看过
  • 现行刑法对损害商业信誉罪是哪方面的罪名?
    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用、商品信用、怀疑以下情况之一的,应立案诉讼:(1)对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的金额在50万元以上的;(2)虽然没有达到上述金额标准,但有以下情况之一:1、利用互联网或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的商业信用、商品信用的;2、公司、企业等公司停业,停产6个月以上或破产的。(三)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中国刑法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既遂怎么量刑?中国刑法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既遂的量刑为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七十四条
    2023-08-18
    275人看过
  • 陆某的行为构成强迫交易罪或是损害商业信誉罪
    [基本案情]2002年8月1日,某县某镇在景区经营的26家餐馆自发成立非法组织某餐饮协会,陆某任会长。2002年至2005年2月,在该景区经营的长江、青年、工贸等旅行社与餐饮协会之间有个不成文的做法,即由餐饮协会成员为各旅行社介绍、联系游客到各旅行社请导游,每介绍一场,由旅行社向餐协介绍人支付10元、20元、30元不等的介绍费,参观后导游又将游客带回餐协介绍人的餐馆吃饭消费。2005年2月,在该镇的游客中心成立,7家旅行社入驻,游客服务中心实行统一规范管理,不再向餐协成员支付介绍费。由于旅行社不给介绍费,陆某组织协会代表开会,商量对策,并指使协会部分成员采取围堵游客中心,恶意中伤旅行社导游等方式,致使旅行社不能正常营业。2005年4月20日,7家旅行社被迫和餐饮协会达成协议:来参观的游客,由餐馆人员按顺序介绍到游客中心请导游,每次返给介绍费15元,导游须按规定把游客带到餐协指定的餐馆就餐,
    2023-04-25
    485人看过
  • 损害商业信誉罪可否自诉
    不属于刑事自诉的范围,但可以提起民事诉讼,属于公诉案件。《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损害商业信誉罪方法和手段只有同时具备“捏造”和“散布”虚伪事实的行为,才能构成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根据刑法的规定,诬告陷害罪不适用于“不是有意诬陷,而是错告,或者检举失实的”情况。刑法既要保障无辜的人不受刑事追究,又要保障公民依法享有的检举、控告权利,所以有必要对诬告陷害罪中的捏造行为做出严格的适当的限制。但是,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中的“捏造虚伪事实”则既包括无中生有,凭空编造全部虚假事实的情形,也包括添油加醋,恶意歪曲、夸大事实或编造部分虚假事实的情形。因为,无论是捏造整个虚假的事实,还是捏造部分虚假的事实,只要加以散布,都可以损害他人商业
    2023-04-21
    349人看过
  • 国外有损害商业信誉罪吗
    损害商业信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与正常的舆论监督的界限就是媒体在报道中有没有故意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国外没有损害商业信誉罪一说。例如,在美国没有中国这类的“损害商业信誉”的刑事罪名,因为其有宪法第一修正案即保障言论新闻自由,确保记者不会受到这类的刑事追究。美国记者因调查报道受到民事刑事法律责任追究的仅限于擅自入侵、违反合约、进入电子邮件系统或非法窃听这些罪名。美国经典案例《纽约时报》诉沙利文案,媒体即因部分事实出入而最终被无罪。1960年3月29日,黑人民权领袖马丁·路德·金等四名牧师,联络64位著名民权人士购买了《纽约时报》的一个整版篇幅,刊登了题为《请倾听他们的呐喊(HeedTheirRisingVoices)》的政治宣传广告。这幅广告猛烈地抨击了美国南方各级政府镇压民权示威的行径,其中特别谴责阿
    2023-05-01
    282人看过
  • 商业信誉损害罪司法解释
    一、商业信誉损害罪司法解释商业信誉损害罪司法解释如下:《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二)》第74条,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一)给他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五十万元以上的;(二)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1.利用互联网或者其他媒体公开损害他人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的;2.造成公司、企业等单位停业、停产六个月以上,或者破产的。(三)其他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二、损害商业信誉罪量刑损害商业信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根据《刑法》第二百二十一条规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第二百三十一条规
    2023-06-04
    156人看过
换一批
#反不正当竞争法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竞争
    词条

    竞争是指个体或群体间力图胜过或压倒对方的心理需要和行为活动。即每个参与者不惜牺牲他人利益,最大限度地获得个人利益的行为,目的在于追求富有吸引力的目标。 划分了公平竞争与不正当竞争行为的界限,为市场主体的竞争设定了共同遵循的行为标准。对于在市... 更多>

    #竞争
    相关咨询
    •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的行为表现形式主要有哪些损害商业信誉罪
      内蒙古在线咨询 2022-03-06
      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是指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商业信誉,是指社会公众对某一经营者的经济能力、信用状况等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经营者在经济生活中信用、名誉的地位。商品声誉,是指社会公众对一经营者的商品性能、品质所给予的社会评价,即该商品在经济生活中的地位。损害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罪客现方面存在五种行为表现形式:其一,通过发布
    • 抢注商标的具体损害包括哪些
      湖北在线咨询 2022-11-12
      损害包括以下几种: 1、破坏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严重损害正常经营者的经济利益,阻碍我国从制造经济向品牌经济的转型。 2、耗费大量的商标审查和司法资源,危害商标注册和使用秩序。 3、严重危害我国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形象。
    • 下列行为,属于损害商业信誉的行为:
      香港在线咨询 2021-11-14
      商业信誉无疑指向信用和名誉。是指公众对具体商业实体的经济能力和信用状况的社会评价。是否构成损害商业信誉罪,首先要看其报道的内容是否属于捏造和散布虚假事实;其次,记者的捏造、诽谤、散布等行为也需要主观故意。简而言之,只有记者为了达到损害企业商业信誉的目的,知道报道的内容是虚假的,仍然报道,才能符合此罪的基本要求。在刑法中,并非所有损害商业声誉的行为都将构成犯罪。如果商业主体本身存在问题,媒体曝光后信
    • 诽谤罪和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区别包括什么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8-14
      诽谤罪和损害商业信誉罪的区别主要在于侵害的客体不同,诽谤罪侵害的客体是我国的公民个人的人格尊严和名誉权,但是损害商业信誉罪所侵害的客体是我国的公司、企业甚至是一个产业的商业信誉和信用。
    • 并通的损害商业声誉罪具体规定
      甘肃在线咨询 2023-08-03
      串通损害商业声誉罪既遂处罚标准的认定:捏造并散布虚伪事实,损害他人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给他人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