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架致人轻伤,已经涉嫌故意伤害罪,应当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积极赔偿,取得受害人的谅解,可以判缓刑。
根据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可见,对于轻微伤,国家做为民事纠纷或者治安案件处理,对于轻伤或重伤案件,才会追究刑事责任。
对多人参与的伤害案件,不能查明具体哪个行为致伤,但是确有证据证明行为人都实施了伤害行为的,按照共同犯罪论处,同时按照行为人在伤害中的地位、作用确定罪责。
轻伤案件在符合条件的情况下,可以撤销案件的。对于轻伤案件,被害人可以自行直接向法院起诉。按照浙江省的相关意见,如果符合一定的条件,公安机关可以撤案,检察阶段可以作相对不起诉。可见,对轻伤案件,国家慎用强制措施,慎用刑罚。对轻伤犯罪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社会危害性已经消除、没有逮捕必要的,不得采取逮捕措施。
轻伤属于刑事自诉案件,由受害人提起刑事自诉,追究犯罪嫌疑人的刑事责任和民事赔偿责任。自诉案件可以调解。
关于伤害的赔偿问题,主要赔偿医疗费、误工费、必要的营养费和护理费等。按照实际支出计算。
一、打人致轻伤怎么判刑?
打人致轻伤是属于故意伤害罪,法院判刑的两种情形:
(一)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被害人伤势轻微,对社会影响不大且被害人也有过错的行为,或被告人全部赔偿了被害人的个人经济损失,处于拘役或管制。
(二)故意伤害他人身体,伤势轻微,判为有期徒刑半年;伤势在轻伤和重伤之间的,被判为有期徒刑一年;伤势逼近重伤的情况,判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
(三)雇佣他人施行伤害行为者,增加基准刑20%以下。
(四)减少基准刑20%的情形:
1、因家庭或邻里之间矛盾激化引起的打人事件;
2、被害人过错引起的犯罪或矛盾激化引发负有的犯罪责任;
3、打人后实施积极抢救行为。
-
打架轻伤害怎么判刑打架致人轻伤能判缓刑吗
222人看过
-
在我国规定的打架斗殴怎么算轻伤?
171人看过
-
我国打架后轻伤二级判多久
298人看过
-
在我国打架打脸砍伤判多久
418人看过
-
打架导致轻微伤怎么判,打架导致轻微伤的赔偿标准
282人看过
-
怎么判两人打架轻伤
66人看过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
打架致人轻伤怎样判刑,打架致人轻伤判多少年,打死福建在线咨询 2023-05-275人团伙打架致人轻伤属于聚众斗殴罪,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根据《刑法》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一)多次聚众斗殴的; (二)聚众斗殴人数多,规模大,社会影响恶劣的; (三)在公共场所或者交通要道聚众斗殴,造成社
-
我打架致人轻伤我现在想起诉我会判刑吗台湾在线咨询 2023-07-281、如果对方报警,轻伤二级涉嫌故意伤害罪,要承担刑事责任; 2、法律依据:《刑法》 第二百三十四条【故意伤害罪】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犯前款罪,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
在我国的法律规定中被打人后怎么办打架致人轻伤黑龙江在线咨询 2022-01-21须经专业机构鉴定,然后根据鉴定结果进行处理及时报警,并申请伤情鉴定: 1、如果构成轻伤或轻伤以上,打人者就涉嫌故意伤害罪,依法应被追究刑事责任。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 2、如果伤情鉴定为轻微伤,只能要求民事赔偿,受害者可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同时可以要求给予行政处罚。 3、公安机关立案后,受害者还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赔偿。当然也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要求人身损害赔偿。 4、
-
打架轻伤害怎么判刑打架致人轻伤能判缓刑吗福建在线咨询 2023-12-14故意伤害致一人轻伤,伤情接近轻微伤,社会影响不大、被害人有过错或被告人全部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的,为拘役刑或管制刑;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虽构成轻伤,但伤情接近轻微伤的,为有期徒刑六个月;伤情介于轻度和重度之间的,为有期徒刑一年;伤情接近重伤的,为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只要符合缓刑的适用条件可以判缓刑。
-
打架致人轻伤, 怎么判? 轻伤怎么赔偿北京在线咨询 2022-04-07打架致人轻伤,涉嫌故意伤害犯罪,申请取保候审,嫌疑人可以自己申请或者家属申请,或者委托律师申请都可以。但是否取保需要看案情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六十五条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 (一)可能判处管制、拘役或者独立适用附加刑的; (二)可能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采取取保候审不致发生社会危险性的; (三)患有严重疾病、生活不能自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