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形式有哪些
1.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
2.根据《民法典》第一百三十五条,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3.民事主体在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法律关系时,可以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意思表示,但必须符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或当事人的约定。
二、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异同
民事行为与民事法律行为虽然都是行为人基于主观上的目的,借助于一定的客观条件实施的产生一定法律后果的行为,但它们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异。
1.二者的性质不同。
(1)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人的合法行为,其目的在于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义务。
(2)民事行为则包括有效的民事行为和无效的民事行为,合法的民事行为和非法的民事行为。这意味着,并非所有的民事行为都能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只有合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才能受到法律的保护。
2.二者的法律后果也不一样。
(1)行为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可以产生预期的法律后果,因为民事法律行为是合法行为,受法律的保护。
(2)民事行为则有合法与非法、有效与无效之分。对于非法的或无效的民事行为,从行为开始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不受法律保护。
因此,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行为时,必须确保其行为的合法性,以避免产生不利的法律后果。
三、民事法律行为的法律保护
1.民事法律行为作为合法行为,受到法律的保护。
2.当民事主体的权益因民事法律行为受到侵害时,可以通过法律途径进行救济。
(1)当民事主体因他人的违法行为遭受损失时,可以依法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对方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2)民事主体在实施民事法律行为时,也应当遵守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
(3)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民事法律行为的合法性和有效性,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和稳定和谐。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章 民事法律行为 第一节 一般规定 第一百三十五条 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书面形式、口头形式或者其他形式;法律、行政法规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采用特定形式的,应当采用特定形式。
-
民事法律行为形式要件是什么,民事法律行为可撤销的情形有哪些
195人看过
-
民事行为有效的民法典规定
278人看过
-
《民法典》规定隐名代理有哪些形式
488人看过
-
2024民法典的民事法律行为的定义有什么规定
354人看过
-
隐名代理民法典规定了哪些形式
224人看过
-
新《民法典》行为人年龄有哪些规定
239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有哪几种形式甘肃在线咨询 2022-05-15一、明示形式 行为人以明确的表示表达了自己的意志和愿望,称为明示形式,它包含下面几种: 1、口头形式:这种形式简便明了,但发生争议时往往不易证明。对于价额不大和即时清结的法律行为,以及在紧急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采用口头形式。但法律规定不能采用口头形式的,如果使用了,其行为就无效。 2、书面形式:书面形式一般经过签名盖间才具有法律效力,法律规定必须采用书面形式表示的民事法律行为,不得用口头
-
民法典规定的遗嘱形式有哪些,有没有相关的法律规定上海在线咨询 2023-09-04遗嘱形式有:自书遗嘱、公证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口头遗嘱、打印遗嘱等。且前述的口头遗嘱、代书遗嘱、录音遗嘱、打印遗嘱,必须具有两个以上无利害关系人的见证人在场见证。
-
民法典借款单条形式规定了哪些?陕西在线咨询 2023-07-101、按实际情况写明借款事由、借款金额、还款日期、利息、出借人姓名、借款公司公司盖公章并法定代表人签名。 2、借款必须进公司账户,并且在款项来源也需要注明借款等。
-
民法典规定合同履行方式的形式广东在线咨询 2023-07-21履行方式是合同双方当事人约定以何种形式来履行义务。合同的履行方式主要包括运输方式、交货方式、结算方式等。履行方式由法律或者合同约定或者是合同性质来确定,不同性质、内容的合同有不同的履行方式。根据合同履行的基本要求,在履行方式上,履行义务人必须首先按照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履行。如果约定不明确的,当事人可以协议补充;协议不成的,可以根据合同的有关条款和交易习惯来确定;如果仍然无法确定的,按照有利于实现合
-
民法典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中,哪些情形下,权利人辽宁在线咨询 2022-04-24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八条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四十九条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 第一百五十条一方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