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书只签名有否效需要按具体情况判断,符合以下条件的即为有效合同: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是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反公序良俗。
根据法律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父母财产分割协议书、怎样签名才有效
(一)文书制作基本知识
财产分割协议,又称分单,分产契约,是共同财产共有人之间就各所有人应获财产份额进行分割,或者部分所有人从共同财产中分出自己的份额时所订立的文书。分单须经共同财产共有人协商一致后方能订立,一般由代书人代书,并由见证人在场证明。
(二)写作内容和方法
1、首部
(1)标题。应写明"财产分割协议"或"分单"、"分产契约".
(2)当事人身份的基本情况。分别写明参加析产的双方或多方共有人各自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籍贯、职业或工作单位及职务、住址等基本情况,同时还要注明他们相互之间的关系。
2、正文
(1)分产的原因。应根据具体情况简要写明具体原因。
(2)具体分配(析产)方案写明共有人分产的具体方案及所分财产的名称、数量、位置等。写明每一个共有人分得的具体财产情况。如果分得的财产较多,要列出清单,分别予以说明,并在分单中具体标明清单属于分单的组成部分。
3、尾部
立约人、见证人分别签字、盖章,并注明立约的时间。律师代书后,也应在分单上写明自己的姓名及所在的律师事务所名称。律师代书并担任见证人的,应写明见证人身份。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
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三条具备下列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有效:
(一)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二)意思表示真实;
(三)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
忠诚协议只能协议离婚才生效吗
484人看过
-
协议签字有效吗,协议只有签名没按手印有效吗
351人看过
-
只签了协议书没签劳动合同有效吗
95人看过
-
协议签名之后,就能立即生效吗
188人看过
-
口头协议,签名就生效吗
295人看过
-
调解协议书签名盖章后即生效
287人看过
协议离婚时,夫妻双方要就夫妻共同财产的分割、子女的抚养权归属等问题订立书面协议,即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书应当包含的内容主要有以下两点: 1、开头要写明当事人双方的身份信息,主要包括姓名、性别、民族、身份证号码、户口所在地等; 2、离婚协议... 更多>
-
签协议书,只在附录上签字,协议会生效吗西藏在线咨询 2022-07-14只对附录产生效力;《合同法司法解释(二)》第五条规定,签字、盖章、捺手印都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同的必备条款要具体、明确: 1、当事人名称须真实、一致 2、合同标的、数量、质量、价款、包装方式要具体、明确 3、注意验收方法、程序和时间 4、履行方式须具体:交货方式、结算方式 5、履行期限须确定某一时间点或时间段 6、尽量明确本司所在地为合同履行地 7、违约责任要量化为违约金或确定违约赔偿金的计算方法
-
只有补充协议才能签字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07-01单方签字盖章的合同在法律上一般是无效的,但是,如果签字盖章的一方将该文本作为有效的要约,相对的没有签字盖章的一方只要对该文本作出一个有效的承诺,该合同就依法成立,在没有违反法律规定的情况下并随之生效。另外,在事实上,没有签字盖章的一方如果履行了合同的,其在行为上已经认可该合同的内容,该合同就是有效的合同。
-
协议是要签名才生效的么广西在线咨询 2023-11-24视情况而定。如果协议的当事人委托他人签订协议,代理人在代理权限范围内签订协议的,协议有效,如果代理人超越代理权限、没有代理权、代理权终止的,签订的协议无效。
-
还款协议书只有担保人签名吗?澳门在线咨询 2022-10-17还款协议书不违反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那就具有法律效力,但是只对签字人的具有法律效力;依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无效:(一)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二)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四)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五)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
协议书先盖章,然后才签名.法律有效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2-10-19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32条、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的合同,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因此,你纠结的问题是先盖章后签名是否有效。那么司法的原则是,签字或者盖章只有一个也算是合同成立。也就是说你们双方即便只盖章而非签字那么合同也属于依法成立的。你问题的答案是,必然有效,但是前提当事人对方的名章或者公章确实是自己的,且意思表达真实不存在法定的可撤销或者宣布无效的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