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婚生育孩子的抚养权归属于谁?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7-19 06:20:45
99 人看过
对于未婚生子的抚养,首先由双方协商;协商不成时,应根据子女的利益和双方的具体情况判决。哺乳期内的子女,原则上应由母方抚养,如父方条件好,母方同意,也可由父方抚养。子女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应征求子女本人的意见,一方将未成年的子女送他人抚养,须征得另一方的同意。
未婚生子如何取得孩子抚养权?
一般情况下,未婚生子的男方要想获得孩子的抚养权,那么需要具备抚养孩子的条件。只要哪一方在学历、生活环境、工资、工作、年龄等方面,更有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可以为孩子争取到最大的利益。没有不良嗜好;不会抛弃、虐待孩子;没有身患传染性疾病。那么法院就会把孩子的抚养权判给该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千零七十一条非婚生子女享有与婚生子女同等的权利,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加以危害和歧视。
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者生母,应当负担未成年子女或者不能独立生活的成年子女的抚养费。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扩展阅读
-
未婚生子孩子跟谁姓,未婚生子孩子的抚养权归谁
160人看过
-
未婚妈妈的孩子属于谁的抚养权
440人看过
-
离婚后抚养权归谁孩子就属于谁吗
81人看过
-
未婚生育孩子怎么上户口,民法典未婚生子抚养权归谁
281人看过
-
生育未成年孩子:抚养责任归属
261人看过
-
抚养权归属问题:未结婚生育子女
164人看过
律师服务
热门律师推荐
#子女抚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抚养权
词条
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更多>
#抚养权
最新文章
#抚养权
相关咨询
-
离婚后女方再婚生的孩子未满一岁抚养权归谁,孩子抚养权归属的规定湖南在线咨询 2022-03-01需要双方协议孩子抚养权归宿,前提原则是本着孩子最大利益出发,达不成协议的,可以起诉解决。最高人民法院印发《关于人民法院审理离婚案件处理子女抚养问题的若干具体意见》的通知:1、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母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随父方生活:(1)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的;(2)有抚养条件不尽抚养义务,而父方要求子女随其生活的;(3)因其他原因,子女确无法随
-
非婚生子女合法吗未婚生育抚养权归谁澳门在线咨询 2023-02-28根据我国法律,私生子女与婚生子女享有平等的权益。承担相同的权利和义务。不直接抚养非婚生子女的生父或生母,应当负担子女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直至子女能独立生活为止。 (一)两周岁一下的子女一般岁母方生活,以下情况为例外:母亲患有疾病或传染病的;母亲不尽抚养义务而父亲提出抚养申请的;其他原因导致子女确实无法随母方生活的。 (二)对两周岁以上的子女,有以下情况可以优先考虑:丧失生育能力的一方;子女长期随一方
-
离婚后女方有生育抚养权,孩子抚养权归谁安徽在线咨询 2022-08-12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关于离婚后
-
未婚生子,离婚双方放弃抚养权,孩子的抚养权归谁天津在线咨询 2021-03-03生育小孩以后是对小孩的抚养有一定的义务的,并不能双方都进行放弃,如果这样的话是有一定的法律责任的,在确定小孩的抚养权归属方面按照下面的一些原则进行处理: 1、确保孩子健康成长的原则夫妻双方离婚而导致家庭的破碎,受伤害最大的,莫过于子女。离婚时子女抚养问题的关键,在于怎样保护子女的健康成长权,在处理这一问题上,婚姻法确立了解决子女抚养问题的总原则是:从有利于子女身心健康,保障子女的合法权益出发,结合
-
未婚生子, 抚养权归女方, 孩子判给谁广东在线咨询 2021-11-24一般来说,未婚子女的监护权归属主要是双方协商。双方达成一致意见,由哪一方抚养,方取得监护权;双方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需要到有管辖权的法院起诉监护权。从司法实践来看,孩子的年龄和目前与哪一方共同生活对监护权的归属影响很大。具体来说: (1) 两岁以下儿童的监护权,除非母亲有不适合抚养儿童的情况,一般来说,儿童的监护权会判给母亲;(2) 从两岁到八岁的孩子的监护权,法院主要参考平时谁照顾孩子比较多,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