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活性物质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来源:法律编辑整理 时间: 2023-06-03 20:00:53 165 人看过

不属于,吸食毒品不构成犯罪,但属于违反治安管理处罚的行为,可以被强制戒毒。强制戒毒属于行政责任,不是刑事责任,有别于劳改。

《强制戒毒办法》第六条强制戒毒期限为3个月至6个月,自入所之日起计算。对强制戒毒期满仍未戒除毒瘾的戒毒人员,强制戒毒所可以提出意见,报原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批准,延长强制戒毒期限;但是,实际执行的强制戒毒期限连续计算不超过1年。但是如果吸毒者持有的数量过多,像冰毒十克以上,就可能构成非法持有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是指明知是鸦片、海洛因、甲基苯丙胺或者其他毒品,而非法持有且数量较大的行为。自己吸食不犯法,但是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或者容留他人吸食犯法。《刑法》第三百五十三条引诱、教唆、欺骗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强迫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引诱、教唆、欺骗或者强迫未成年人吸食、注射毒品的,从重处罚。第三百五十四条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吸毒要负哪些责任

(一)一般吸毒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4条第3项规定,违反政府禁令,吸食鸦片、注射吗啡等毒品的,处15日以下拘留、200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对《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4条第3项关于吸毒行为的处罚,作了重大的修改和补充,首先是提高了罚款的数额。制定《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时,200元的罚款对于一个普通家庭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数目,处200元的罚款的确能从经济上阻断其毒品来源。《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实施这几年来,我国经济有了很大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有了很大的提高。如今,《治安管理处罚条例》所规定的200元以下罚款,对购买毒品一出手就成百上千的吸毒者来说已起不到威慑的作用。从目前我国公民的普遍生活水平来看,对吸毒者处以2000元以下的罚款还是能够起到教育、挽救吸毒者的作用。其次是去掉了警告的处罚方式。对于吸毒者来说,他们本来就已失去廉耻,无关痛痒、无关宏旨的警告已难以起到教育作用。《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第1款规定,对一般的吸毒行为,应由公安机关处以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这旨在加强对吸毒行为的遏制和打击。

(二)成瘾的吸毒行为的法律责任根据《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第2款的规定,主要分以下三个方面:

1.治安处罚。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由公安机关处15日以下拘留,可以单处或者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并没收毒品和吸食、注射器具。

2.强制戒毒。吸毒直接危害身体健康,毒瘾发作易引起心力衰竭而死亡,有的吸毒者死于全身腐烂。吸食毒品还易传染疾病,甚至遗传疾病。不少吸毒者也认识到吸毒的危害,但成瘾后却无力自戒。有的吸毒者虽能自我戒绝,但如隔绝不了与外界的接触,受人引诱就一吸再吸,以致不能自拔。

所以,由国家强制将吸毒成瘾者收容起来,放置于专门场所,使之得到医疗和教育,最终戒绝毒瘾。这将有利于切实保护公民的身心健康。因此,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规定,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的,除依法给予治安处罚外,还应予以强制戒除其毒瘾,进行治疗、教育。

3.劳动教养。《关于禁毒的决定》第8条规定,对吸食、注射毒品成瘾者经强制戒除后又吸食、注射毒品的,可以实行劳动教养,并在劳动教养过程中予以治疗、教育,强制戒除其毒瘾。

从这一规定可以看出,对吸毒者适当劳动教养必须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行为人故意吸毒已经形成瘾癖;二是行为人因吸毒成瘾被适用过强制戒毒;三是行为人再次故意吸毒。只有行为人同时具备了这三个条件,才能适用劳动教养。之所以要规定劳动教养,我们认为是因为这有利于加强对吸毒者的思想教育和改造,因为劳动教养所实行边劳动边教育边学习的管理制度,将吸毒者投入劳动教养场所,使之在劳动教养过程中戒除毒瘾,从而得到身心兼治。

吸毒虽然是构不成犯罪,但是吸毒是犯法的,国家严禁黄赌毒。吸毒不但会让个人一蹶不振,还会给社会带来不良的风气,发现吸毒,会被送进戒毒所,并且个人档案也是会留底的,会给自己的人生造成污点,请大家一定要珍爱生命远离毒品。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12月26日 03:11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管制相关文章
  • 哪些行为属于精神出轨
    一、哪些行为属于精神出轨中国的法律没有对精神出轨的规定,我们也没有标准界定一个人的精神是不是出轨了。根据民法典,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三条,禁止重婚。禁止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第四十六条,有下列情形之一,导致离婚的,无过错方有权请求损害赔偿:(一)重婚的;(二)有配偶者与他人同居的;(三)--(四)略。从上述条文看出,是否违反某项法律,是以其行动为准,的而非思想。二、如何看待精神出轨应该辩证的看待精神出轨问题对比事实上的出轨,精神出轨表明婚姻家庭还是有一定的稳固基础的。只要把自己不切实际的空想与现实对应,就会找出各自在情感方面存在的缺陷。知道缺陷还要认真对待,“知错能改,善莫大焉”,细心呵护家庭婚姻,“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从心底牢固树立正确的家庭观念,始终有天平在提醒自己,孰重孰轻,看清别人同时也看清自己。十步之内必有芳草,学习中生活,生活之中学习,让配
    2023-03-30
    271人看过
  •  收缴黄金赃物是否属于犯罪行为?
    判断收缴黄金赃物是否构成犯罪需要考虑具体情况。如果不知道这是赃物而购买的,就不构成犯罪。但是,明知或者应当知道是赃物仍购买的,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明知或者应当知道是赃物的情况包括进货价格明显不合理,对合法持有所售货物的出卖人的有关票据没有进行合理审查。判断收缴黄金赃物是否构成犯罪,需考虑具体情况。如果不知道这是赃物而购买的,就不构成犯罪。但是,明知或者应当知道是赃物仍购买的,涉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所谓明知或者应当知道是赃物的情况包括:进货价格明显不合理,对合法持有所售货物的出卖人的有关票据没有进行合理审查。 黄金赃物定罪问题黄金赃物定罪问题是一个涉及到刑法领域的问题。在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中,黄金等赃物的处理问题一直是一个棘手的问题。按照我国《刑法》的规定,盗窃、抢劫等犯罪所得到的财物应当予以追缴或者收归国家所有。然而在实际操作中,由于诸多原因
    2023-08-30
    178人看过
  • 毁坏财物行为是否属于故意犯罪
    一、毁坏财物行为是否属于故意犯罪属于故意犯罪的,是故意毁坏财物罪,指故意实施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从而构成的犯罪。本罪责任形式为故意,即明知自己的行为会造成公司财物的毁坏,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的发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七十五条【故意毁坏财物罪】故意毁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二、怎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故意毁坏财物罪的构成要件如下: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犯罪对象可以是各种形式的公私财物,包括生产资料、动产、不动产等等。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毁灭或者损坏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且具备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均能构成本罪。4.主观要件本
    2023-08-19
    319人看过
  • 侮辱烈士属于哪种性质的犯罪行为
    侮辱烈士属于侮辱或者诽谤的违法行为,一般可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可处五到十日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如果构成侮辱罪或诽谤罪的,可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公然侮辱烈士怎么判刑公然侮辱烈士,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侮辱罪属于亲告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严重危害社会秩序是指侮辱行为引起了被害人精神失常甚至自杀身亡等后果,被害人无法告诉或失去告诉能力的情况。危害国家利益是指侮辱国家领导人、外国元首、外交使节等特定对象,既损害被害人个体的名誉,又危害到国家利益的情况。《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四十六条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前款罪,告诉的才处理,但是严重危害社会秩序和国家利益的除外。通过信息
    2023-07-26
    371人看过
  •  精神压力是否应该被视为犯罪行为?
    应急性精神障碍,也称为应激性精神障碍,是一种由突然或持久的应急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引起的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心理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意识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和行为障碍等。在传统精神病学中,这种症候被称为“反应性精神病”。与传统精神病学不同,应激性精神障碍的患者在杀人期间不能辨认自己行为,并且经鉴定确认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应急性精神障碍,也称为应激性精神障碍,是一组表现为精神活动功能性障碍的心理疾病。其主要原因是突然或持久的应急性不良心理社会因素,在传统精神病学上,这种症候被称为“反应性精神病”。应激性精神障碍是属于精神疾病的一种,如果在杀人期间不能辩认自己行为的,并且经鉴定确认的,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精 神 疾 病 并 非 犯 罪 , 应 激 性 精 神 障 碍 杀 人 如 何 处 理 ?精神疾病是一种严重的精神障碍,应激性精神障碍是其中一种类型。对于应激性精神障碍杀人案件,我国《刑
    2023-09-02
    427人看过
  • 涉及未满18岁女性的性行为是否属于犯罪?
    和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女生发生关系不一定属于犯罪行为。与未成年女性发生关系分为两种情况:1、在未成年女性非自愿的情况下强制与其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这一点毋庸置疑。而事实上,无论女性是否成年,只要在非自愿的情况下与其发生性关系,均构成强奸罪;2、在未成年女性自愿的情况下发生性关系不构成强奸罪。对于该问题不少人存在认识的误区,在不满14周岁的幼女自愿的情况下,与其发生性关系,构成强奸罪;在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女性自愿的情况下,与其发生性关系,不构成强奸罪。我国的未成年人标准是18周岁,而强奸罪认定不负刑事责任的标准是14周岁。14周岁以下的男性是不可能构成强奸罪的,但如果给对方造成精神或者身体上的伤害,是需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的,这个责任是由其监护人来承担的。14周岁以上的男性可能会构成强奸罪。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只要与不满14周岁的幼女发生性关系,不论其是否自愿,均构成强奸罪。
    2023-07-18
    79人看过
  • 盗刷信用卡属于什么性质的犯罪行为
    盗刷信用卡的行为一般是触犯了盗窃罪。盗刷信用卡,通常是指行为人使用各种非法手段或者方式复制他人信用卡以及支付密码,从而盗取他人信用卡资金,供自己使用,给持卡人造成相应的财产损失的犯罪行为,盗刷信用卡的行为可构成盗窃罪;但如果是通过冒用他人信用卡等手段实施诈骗、数额较大的,则可能构成信用卡诈骗罪。一、捡到了一张闪付卡可以刷吗捡到闪付卡是不可以刷的,否则属于盗刷行为,盗刷数额较大的还可能构成犯罪。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拾得信用卡并使用的,属于信用卡诈骗罪中的冒用信用卡情节。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二、信用卡借给别人违法吗信用卡借用给他人是不可以的。按照国际信用卡组织和中国人民银行的规定,信用卡及其账户只限经发卡行批准的持卡人本人使用,不得提供、出租或转借给他人使用。属于妨害信用卡管理罪。把信用卡借给他人使用将面临着很大的风险,无论是信用卡借给他人后造成
    2023-03-09
    187人看过
  •  骗婚行为中,精神病患者是否属于骗婚者?
    婚前隐瞒精神病并不是欺骗婚姻,但被隐瞒的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如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另一方坚决要求离婚,法院调解无效后,将认定夫妻关系破裂,判决准许离婚。在结婚之前隐瞒精神病并不是欺骗婚姻。婚姻欺诈是指欺诈者利用国家婚姻登记程序,或者以婚姻为手段,骗取他人感情、财产,以及诱导他人进行性生育的行为。虽然婚前隐瞒精神疾病不是骗婚,但被隐瞒的一方可以提起离婚诉讼,要求离婚。如果一方婚前隐瞒精神病,婚后久治不愈,另一方坚决要求离婚,法院调解无效后,将认定夫妻关系破裂,判决准予离婚。婚前隐瞒精神病是否欺骗婚姻?根据我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规定,结婚前的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或者情况,如实告知另一方;另一方未作表示的,视为未患有医学上认为不应当结婚的疾病或者情况。同时,《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也明确规定,一方患有重大疾病,没有及时通知另一方,另一方可以请求撤销婚姻。在婚前
    2023-11-01
    477人看过
  • 犯罪行为的犯罪性质
    犯罪行为是犯罪人所实施的违反刑法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是刑法学中犯罪构成的基础和行为人承担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学着重从下列角度研究犯罪行为:(1)把犯罪行为作为犯罪心理演化过程的一个阶段进行研究,如犯罪意识、犯罪动机、犯罪行为、犯罪结果;(2)研究犯罪行为方式,从中发现规律和特点,为制定预防和控制犯罪的政策提供依据;(3)研究某一犯罪者的犯罪行为方式,为改造该罪犯提供帮助。一、违法与犯罪的关系违法行为包括一般违法和严重违法。一般违法就是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其性质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小;严重违法即犯罪,也就是说触犯了刑法,其性质对社会的危害程度较大。所以违法不等于犯罪,但犯罪肯定是违法。违法与犯罪的区别1、对社会的危害程度不同。违法,情节比较轻微,对社会危害性不大,没有触犯刑法,只是违反了刑法以外的法律法规,而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触犯了刑法,应受刑罚处罚。2、处罚的方法不同。违法,民事
    2023-04-07
    255人看过
  • 与精神病人发性行为犯法吗
    在生活中,行为人在明知对方为精神病人的情况下,与精神病人发生性关系的,涉嫌强奸罪,毫无疑问涉嫌违法。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一、强奸智障女性未遂怎么判刑涉嫌强奸罪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未遂的,比照既遂犯从轻或减轻处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三十六条: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手段强奸妇女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罚。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二、强奸犯如何进行判刑犯强奸罪的,如果没有刑法规定的加重情节,则应判处三年至十年有期徒刑。奸淫不满十四周岁的幼女的,以强奸论,从重处
    2023-03-06
    59人看过
  • 多少金额的犯罪活动属于犯罪行为?
    诈骗罪的立案标准或者入罪标准一般为3000元。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诈骗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诈骗公私财产价值3000元至1万元,3万元至10万元,50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用假发票偷税漏税达多少金额购成犯罪?用假发票偷税漏税达五万元购成犯罪,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并且占各税种应纳税总额百分之十以上,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不补缴应纳税款、不缴纳滞纳金或者不接受行政处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罪】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
    2023-07-11
    296人看过
  • 2024预备行为是否属于犯罪
    一、预备行为是否属于犯罪犯罪预备也算犯罪,在处罚的时候,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犯罪预备是为了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犯罪预备行为虽然没有直接侵害犯罪客体,但已经使犯罪客体面临即将实现的现实危险,同样具有社会危害性,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毕竟还未着手实行犯罪,还没有实际造成社会危害,在处罚上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犯罪预备虽然还没有实施犯罪,客观上没有造成损害,但对社会是存在着显而易见的潜在危害的,如不加以制止和惩罚,无疑最终会导致犯罪的实施,给社会造成重大损害。犯罪预备行为是为犯罪准备工具、制造条件的行为,犯罪预备形态则是犯罪行为由于行为人意志以外的原因而停留在预备阶段的停止形态。我国刑法理论一般认为,行为符合犯罪构成是追究行为人刑事责任的根据,犯罪预备行为也有其犯罪构成,它是一种具备修正的构成要件的犯罪未完成形态。这是追究犯罪预备行为的刑事责任的法理根据。犯罪预备行为虽
    2024-01-02
    179人看过
  • 强奸罪哪些行为属于性质恶劣?
    一、强奸罪哪些行为属于性质恶劣?(一)强奸妇女、奸淫幼.女情节恶劣的。(二)强奸妇女、奸淫幼.女多人的,这里的“多人”主要是指3人以上。(三)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妇女的。首先,这里是妇女不是幼.女;其次,必须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奸;再次,这里的当众不包括犯罪人,一般也不包括被害人;最后,当众不一定是用眼睛看。(四)二人以上轮奸的。(五)致使被害人重伤、死亡或者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这里的“致使”包括故意和过失,但必须强奸行为和加重结果具有直接性的因果关系,因此强奸致人自杀的属于酌定情节,而不是这里的法定加重结果。二、强奸罪未遂能判缓刑吗?我国刑法第二十三条规定: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见,强奸未遂应该按三到十年从轻或减轻处罚。缓刑的适用条件是:被判处拘役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情节悔罪表现,如果暂停刑
    2024-01-24
    270人看过
  • “性贿赂”是否属于犯罪?
    按照贪官定律——被查处的贪官污吏中95%都有情妇,腐败的领导干部中60%以上与包二奶有关。近日,随着中央老虎、苍蝇一起打的决心与大幅动作,性贿赂再度成为热词也可算是题中之义。近17年来,刑法经历9次修改却始终未将性贿赂入刑。反对性贿赂入罪的人士认为:性贿赂入罪内涵不确定,缺乏可操作性,定罪量刑都有困难。但支持入罪者则认为,性贿赂已经成为社会公害,以立法进行制裁的时机已经到来。中国现行刑法对受贿罪的定义是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对行贿罪的规定则为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工作人员以财物的,是行贿罪,这两条都是针对财物性贿赂犯罪作出的规定。这意味着,根据现行刑法,其他贿赂形式不能按照贿赂犯罪来定罪量刑。然而,性贿赂入罪也并非国际主流观点,目前除了日本外,尚无发达国家将性贿赂罪明文列为法条。事实上,在性贿赂是否入罪上,不仅仅
    2023-06-11
    396人看过
换一批
#刑罚种类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管制
    词条

    管制是指对犯罪分子不实行关押,依法实行社区矫正,限制其一定自由的刑罚方法。 管制具有以下特征: 1、对犯罪分子不予关押,不剥夺其人身自由。 2、被判处管制刑的罪犯须依法实行社区矫正,其自由受到一定限制。 3、被判管制的罪犯可以自谋生计,在劳... 更多>

    #管制
    相关咨询
    • 新精神活性物质有哪些
      四川在线咨询 2023-04-25
      新精神活性物质是什么   (1)合成大-麻素类。这一类的物质主要是模拟天然大-麻对人体的作用,它的成瘾性和戒断症状也和天然大-麻类似,长期吸食会导致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精神错乱,同时也存在致癌的风险。  (2)卡西酮类。这一类的物质,主要是卡西酮的衍生物。它具有兴奋和致幻作用,过量或长期吸食会引起严重的大脑损伤。目前这一类物质导致精神错乱、自残及暴力攻击他人的案例已有很多。 (3)苯乙胺类。这一类物质
    • 杀精神病犯罪的性质是什么?
      福建在线咨询 2022-03-26
      于杀人,正当防卫无罪。此外很多罪名也是可以转化为故意杀人的,如果发生被虐待的监管人员死亡的情形。并不能简单的说杀人判什么刑罚,则转化为故意杀人罪一罪定罪处罚,要根据被告的具体犯罪构成进行分析,精神病患者不符合犯罪构成的主体,故意杀人未遂15到20年以上。故意杀人的刑罚要大于过失杀人,应当按照罪刑法定原则确定其相应的罪名:凡年满14周岁的,因此精神病患者不能构成故意杀人罪(这里所说的精神病除间歇性精
    • 所谓的精神病婚前是否属于骗婚行为
      福建在线咨询 2023-06-14
      婚前隐瞒精神病不属于骗婚行为。骗婚也称婚姻诈骗,是指行骗者以婚姻作为诱饵或者依据国家的婚姻登记程序,诈取他人感情、财物并诱骗他人进行性与生育的行为。如果当事人仅仅只是隐瞒自己在婚前患有精神病,没有上述行为,则其隐瞒行为不算骗婚。
    • 精神病人属于犯罪还是不是罪
      云南在线咨询 2022-03-25
      一、精神病人触犯刑法是否犯罪我国《刑法》第18条的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的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院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间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时候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尚未完全丧失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可以看出,我国刑法中
    • 精神病犯罪家属有责任么精神病犯罪家属能否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20
      有责任的,监护人不履行监护责任,造成精神病人事故、事故、造成他人经济损失或者人身伤害的,应当承担赔偿损失或者医疗费用,情节严重的,应当追究行政责任。监护人履行监护责任的,可以适当减轻其民事责任。《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不能识别或者控制其行为的,不承担刑事责任,但责令其家属或者监护人严格照顾和治疗;必要时,政府强制治疗。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的,应当承担刑事责任。未完全丧失识别或者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