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怎么划分
来源:互联网 时间: 2023-03-16 20:52:41 122 人看过

民事行为效力包括四种:有效、无效、效力待定、可撤销。

1、有效的民事行为

(1)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

(2)意思表示真实;

(3)不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不违背公序良俗。

满足以上三个条件,方可有效。

2、效力待定的民事行为

合同成立后,要么走向有效(追认),要么走向无效(否认或撤消),并且是自始的有效或无效;在有效或无效之前的状态就是效力待定状态;即使合同最后走向无效,也没有缔约过失责任如果行为时是限制行为能力,但过一段时间后取得了完全行为能力,追认权就不再是法定代理人行使,而是已经取得完全行为能力的本人。

3、可变更、可撤销的民事行为―――相对无效

不能因为一种行为可以撤消就认为是可撤消的民事行为;

不能因为一种撤消权不能行使就认为其他撤消权也不能行使;

可撤销合同本身从一开始就有效,但如果撤消后自始无效;

合同撤消后产生的后果和宣告无效的后果相同

4、无效的民事行为

即因欠缺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要件而当然不发生当事人所意欲的法律效果的民事法律行为。从成立之日起就是绝对、当然、确定、自始无效。

一、无效的民事行为具有哪些类型

1.主体不适格,如无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2.通谋虚假表示行为无效。

3.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隐藏的违法行为无效。

4.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利益的行为无效。

5.内容违法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二、民事行为的种类有哪些

包括民事法律行为、准法律行为、事实行为。

1、民事法律行为

民事法律行为包含三个成立要件,即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的民事主体、有意思表示、有确定并且在客观上具有实现现实性的标的。它与事实行为最大的区别就是民事主体具有意思表示,即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

2、准法律行为

准法律行为,如催告、通知、宽恕。此类行为并没有创立新的权利义务的关系,仅仅是对已有的权利义务关系的认识或者澄清。

3、事实行为

此类行为不以意思表示为构成要件。行为人不具有设立、变更或消灭民事法律关系的意图。事实行为也能引起法律后果,它是按照法律规定直接产生法律后果。与民事法律行为不同,事实行为的构成不要求行为人具有相应的民事行为能力。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农村的人在自己的宅基地建造了一栋房子。这种建造的行为属于事实行为。将来这栋房子的主人去世,其继承人继承房屋的行为,则属于民事法律行为。

声明:该文章是网站编辑根据互联网公开的相关知识进行归纳整理。如若侵权或错误,请通过反馈渠道提交信息, 我们将及时处理。【点击反馈】
律师服务
2024年07月27日 23:25
你好,请问你遇到了什么法律问题?
加密服务已开启
0/500
律师普法
换一批
更多民事法律行为相关文章
  • 合同效力适用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的规定
    一、合同效力的定义合同效力,指依法成立受法律保护的合同,对合同当事人产生的必须履行其合同的义务,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合同的法律拘束力,即法律效力。这个“法律效力”不是说合同本身是法律,而是说由于合同当事人的意志符合国家意志和社会利益,国家赋予当事人的意志以拘束力,要求合同当事人严格履行合同,否则即依靠国家强制力,要当事人履行合同并承担违约责任。二、合同效力适用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效力规则,存在概念不科学、国家干预程度过高、效力规则类型不足,弹性不够,以及部分规则不当等问题。民法典正视这些问题,对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隐藏行为、虚假行为,因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一方欺诈和第三人欺诈行为,一方胁迫和第三人胁迫行为,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和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恶意串
    2023-02-24
    213人看过
  • 胁迫下的民事行为有没有法律效力
    可以认定为无效,但要提出法律证据。胁迫一般包括以下两种情形:(1)以将要发生的、会造成被胁迫人生命、财产、名誉、自由、信誉的损害进行胁迫;(2)以直接对被胁迫人或其亲友实施不法行为,造成对当事人及其亲友的生命、财产、名誉、自由、信誉的损害进行胁迫。此种情形下,不仅合同无效,而且胁迫人直接侵犯了被胁迫人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应承担侵权行为责任。《民法典》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二条【撤销权的消灭】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撤销权消灭:(一)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一年内、重大误解的当事人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事由之日起九十日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二)当事人受胁迫,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没有行使撤销权;(三)当事人知道撤销事由后明确表示
    2023-06-14
    300人看过
  • 如何确定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
    民事行为能力的划分标准如下:1、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2、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3、不满八周岁的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4、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民事法律行为,包括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根据法律规定,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终止指其不可能再具有民事行为能力,当自然人死亡时,其民事行为能力终止。涉外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如何确定?票据法规定,票据债务人的民事行为能力,适用其本国法。票据债务人是指按照票据上记载的文义承担票据责任的人,包括出票人、背书人、汇票承兑人、保证人、付款人等。票据债务人可以是自
    2023-07-03
    353人看过
  • 我国关于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划分是怎样的
    (一)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所谓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能以其自己的行为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资格。《民法典》第十七条规定:十八周岁以上的自然人为成年人。不满十八周岁的自然人为未成年人。《民法典》第十八条规定:1.成年人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实施民事法律行为。2.十六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限制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又称为不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是指自然人部分独立地,或者说在一定范围内具有民事行为能力。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两种:1.8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民法典》第十九条;2.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民法典》第二十二条;法律只允许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从事纯获利益的民事法律行为和与其智力及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则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实施。在经法
    2023-08-08
    65人看过
  • 民事法律行为有效与可撤销的分别
    无效民事行为是指不具备或者不完全具备民事法律行为的有效条件,因而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的行为,其本质是一种法律上当然无效并确定不发生效力的行为。这里所说的法律上的无效和不发生效力,是指不能产生行为人预期的民事法律后果,而不是说不产生任何法律后果。可撤销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在意思表示有瑕疵的情形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无效合同和可撤销合同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产生原因、认定程序的启动、行使期限四个方面。1.产生的原因不同。可撤销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重大误解、欺诈等。而无效合同产生的原因主要有损害公共利益、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等。2.认定程序的启动不同。此撤销权人有权决定是否撤销合同,任何人都无权干预。而人民法院和仲裁机关可以主动干预无效合同。3.期限限制不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
    2023-07-18
    244人看过
  • 具有法律约束力的民事法律行为
    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效力待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是指民事法律行为成立后,是否能够发生效力尚不能确定的情形。其具体行为有:1、对于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行为;2、无权代理行为;3、无权处分行为;4、欠缺债权人同意的债务移转行为。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民事法律行为的分类如下:1、根据民事法律行为的成立需要一方还是双方或者多方的意思表示,其可分为:单方行为、双方行为和多方行为;2、根据其是否必须采取法律规定的形式,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要式行为和不要式行为;3、根据其行为是否需要当事人支付对价(互为对价,但是非为要求等价性),民事法律行为就可以分为:有偿行为和无偿行为;4、根据其相互间的关系,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主行为和从行为;5、根据行为人实施行为所要发生法律后果的性质,民事法律行为可以分为:财产行为和人身行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二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成年人
    2023-07-07
    258人看过
换一批
#民法典总则
北京
律师推荐
    展开

    民事法律行为是民事主体通过意思表示设立、变更、终止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关系,能够产生当事人预期法律效果的行为。民事法律行为是行为的一种类型,是行为中最主要的形式,是法律事实的最基本形式。... 更多>

    #民事法律行为
    相关咨询
    • 法律效力待定民事行为用法律规定是怎样的
      湖南在线咨询 2023-07-19
      是民法典,效力待定民事行为是指在第三人意思表示前,效力处于不确定状态的民事行为。 效力未定民事行为的类型 1、无权处分行为 2、欠缺代理权的代理行为 3、债务承担:债务承担是债的效力不变而由第三人承受债务的民事法律行为。由于债务承担的效果是更换债务人,而新债务人的清偿能力影响到债权人利益,故债务承担须经债权人同意始对债权人生效,在债权人同意之前,债务承担行为处于效力不确定状态。 4、限制行为能力人
    • 胁迫下的民事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吗
      山西在线咨询 2022-06-07
      胁迫下的民事行为没有法律效力,胁迫他人是违法的行为,违法发生的民事行为当然的不具有效力;当事人一方因受胁迫,在违背自己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规定,一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规定,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
    • 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划分标准是什么,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年龄是多少
      海南在线咨询 2022-02-23
      1、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①十八周岁以上的成年人;②已满十六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不受他人的意志约束。 2、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包括:①十周岁以上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②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以及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其他民事活动由
    • 无效民事行为的效力结果
      吉林省在线咨询 2021-12-01
      无效民事行为指欠缺法律行为根本生效要件,自始、确定和当然不发生行为人意思之预期效力的民事行为。其具体含义是:(1)自始无效。无效民事行为无效,自行为开始发生,这种行为的意思从一开始就不被法律认可;(2)当然无效。也就是说,无效的民事行为不需要任何人的主张,也不需要法院或仲裁机构的宣告,也就是无效。该行为无效不以主张、确认和宣告为要件;(3)意思无效。无效的民事行为无效,是指当事人的意思没有生效,而
    • 民事遗嘱的法律效力为什么是无效的
      陕西在线咨询 2023-06-09
      无行为能力或限制行为能力人所立的遗嘱无效。遗嘱作为一种单方民事法律行为,其实施时应要求行为人具有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否则将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公民是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应以设立遗嘱时行为人的民事行为能力为标准,也就是说,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则该遗嘱有效,即使其后遗嘱人很快丧失民事行为能力亦不影响该遗嘱的效力,相反若设立遗嘱时遗嘱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则该遗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