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协商程序协商是指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直接就纠纷进行协商。与其他纠纷不同,劳动争议的一方是单位,另一方是单位员工。因为双方有一定的劳动关系,所以彼此有所了解。双方发生纠纷后,最好先协商,自愿达成协议消除隔阂。2、申请调解程序是指劳动争议一方向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的程序。根据《劳动法》的规定,在用人单位内,可以设立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负责调解本单位的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委员由单位代表、职工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一般具有法律知识、政策水平和实际工作能力,并了解本单位的具体情况,有利于解决因签订和履行集体劳动合同而产生的纠纷。但与协商程序一样,调解程序也是当事人自愿选择的,调解协议没有强制执行力。如果一方反悔,也可以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3、仲裁程序仲裁程序是劳动争议一方将争议提交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的程序。该程序不仅具有劳动争议调解灵活快捷的特点,而且具有强制执行的效力。它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重要手段。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是国家授权的专门机构,依法独立处理劳动争议案件。申请劳动仲裁是解决劳动争议的选择程序之一,也是提起诉讼的前置程序。即想提起诉讼提起劳动诉讼,必须经过仲裁程序,不能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4、诉讼程序根据《劳动法》第八十三条规定:劳动争议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之日起15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一方在法定期限内不起诉,不履行仲裁裁决的,另一方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诉讼程序,即我们通常所说的诉讼程序的启动,是指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的一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后启动的程序诉讼程序,具有很强的法律性和程序性,判决也具有强制执行力。
破产留守人员工资纠纷处理方式
与清算组协商。企业停产如果进入清算程序,要求的留守人员可以找清算组,与他们协商工资的数额和发放途径。清算组应该根据公司的债权债务状况,考虑留守人员的基本工资的发放。
向劳动监察大队投诉。公司既然要求人员留守,留守人员也付出了劳动,理应获得劳动报酬。对于欠薪的行为,他们可以责令公司支付。
劳动仲裁。清算组以在清算过程中,没有现金为由暂时拒绝,或者根本就没有经过这个程序。留守人员对于拖欠的工资可以申请劳动仲裁,劳动仲裁部门受理后,可以通过调解和仲裁的方式,确定应发工资,由公司或者清算组发放。
强制执行。劳动部门作出仲裁后,公司或者清算部门还是不发放,被拖欠工资的留守人员可以申请法院强制执行。法院将对公司的实物资产,采取司法途径强制执行;当然也可以通过协商过的方式,讨回留守人员的工资。
向法院起诉。对于欠薪的,如果有公司的欠条,可以直接向法院起诉。法院作出判决后,仍然得不到支付的,可以申请执行,程序和劳动仲裁差不多。
自身维护合法权益的做法。留守人员一般不是很多,保管员、会计通常只是个别的人,通过仲裁、投诉、诉讼的方法,有时候比较繁琐。为拿到工资,可以将手头的相关资料留存,以作为讨回工资的条件。在这一方面,要把握分寸,对于法律规定或者对公司清算影响较大的资料,还是要尽量配合。
综合上面所说的,在企业破产中如果有留守人员的存在,那么用人单位也必须要按照公司的福利给员工该有的待遇,直到破产之后才能进行解除劳动合同,留守人员的存在就是为了帮助公司清算财物和债物,才能进行合法的破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五十条
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
《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八条
各级劳动行政部门有权监察用人单位工资支付的情况。用人单位有下列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行为的,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其支付劳动者工资和经济补偿,并可责令其支付赔偿金:
(一)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工资的;
(二)拒不支付劳动者延长工作时间工资的;
(三)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的。
经济补偿和赔偿金的标准,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
工资纠纷的处理措施
218人看过
-
工资纠纷怎么样举证
60人看过
-
工程纠纷如何处理工程纠纷的概念是怎样的
418人看过
-
同居纠纷怎样处理如何处理同居纠纷
424人看过
-
工伤纠纷在工地闹事怎样合理处理
158人看过
-
资工合同纠纷怎样解决
453人看过
工资即员工的薪资,是指劳动者提供劳动后,用人单位依据国家相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工资可以以时薪、月薪、年薪等不同形式计算。 工资至少每月支付一次,实行周、日、小时工资制的可按周、日、小时支付工资。... 更多>
-
工资纠纷怎么办(工资纠纷应该怎么处理)海南在线咨询 2023-11-26用人单位存在克扣、拖欠工资的行为, 建议到当地有管辖权的劳动监察大队反映和投诉,催讨被拖欠的工资。 对于你的工资纠纷应该怎么处理这个问题,要知道拖欠工资可以选择通过提起劳动仲裁维权。
-
工资纠纷怎么办理如何办理工资纠纷处理时间北京在线咨询 2022-12-23工资纠纷属于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申请仲裁,仲裁庭裁决劳动争议案件,应当自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受理仲裁申请之日起四十五日内结束。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
加班工资纠纷应该是怎样处理的呢河北在线咨询 2023-03-26法院可以强制执行,对用人单位的公司账户或者公司的财产进行一定的查封和拍卖,如果用人单位的老板故意转移财产的,法院可以视情节的严重进行拘留的。 劳动仲裁强制执行后果根据法律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 第五十条当事人对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其他劳动争议案件的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期满不起诉的,裁决书发生法律效力。 第五十一条当事人对发生法
-
工资纠纷怎么处理,该怎么办上海在线咨询 2021-11-20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工资的,劳动者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支付工资:1。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监察大队投诉。这种方法简单快捷。监察大队给用人单位打电话,用人单位很可能马上给你发工资。当然全国各地执法力度强度不一样,有可能还是不了了之。2、劳动者可以向当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并要求支付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可以要求支付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双倍工资。拖欠工资解除劳动关
-
员工之间的工资纠纷怎么处理湖北在线咨询 2022-04-19员工因为工资问题和单位出现纠纷,员工可以申请劳动仲裁进行维权。依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一)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二)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三)因除名、辞退和辞职、离职发生的争议;(四)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五)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