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嫌疑人周某是某乡政府的出纳员,2003年至2005年多次挪用公款共12万元与人合伙投资苗木种植。2006年上级对该乡政府进行财务审计,周某担心其挪用行为将被发现,十分慌张,遂携带单位当日收取的3000元社会抚养费和一张存有2万元备用金的银行卡外逃,由于乡政府与司法机关和银行及时联系冻结了该卡,周某在外地取备用金的行为没有得逞,半个月后周某被抓获归案,3000元社会抚养费已被其在外逃途中全部用完。
[分歧意见]
对周某挪用12万元从事营利活动构成挪用公款罪无异议,但对其携带本单位3000元社会抚养费和2万元备用金银行卡外逃的行为如何定性和适用法律有不同意见:
第一种意见认为,周某的这种行为不构成贪污罪。理由是周某携带2万元备用金银行卡外逃,这与携带现金是不同的,单位财产并未脱离乡政府的控制,事实上也被冻结了,周某只是占有一张没有价值的“卡”,对其中的2万元并没有实际的占有,不具备贪污罪的法定构成要件;而侵占单位3000元社会抚养费由于情节轻微、数额不大,没达到立案标准,只是一般的贪污行为,也不构成犯罪,应由单位对其进行行政处理。
第二种意见认为,周某的这种行为构成贪污罪(未遂)。理由是周某携带单位备用金银行卡外逃,并在外地实施了取款行为,只是由于其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能得逞,对此行为应按照《刑法》第382条、第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三种意见认为,周某的这种行为构成贪污罪(既遂)。理由是周某携带备用金银行卡外逃并有取款行为,其目的就是要将这2万元挪用于外逃开支,而且实际上他也将社会抚养费3000元现金挪用于外逃开支,根据有关司法解释,周某的挪用逃跑行为就转化为贪污行为,应按照1998年4月《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第6条和《刑法》第382、383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评析意见]
笔者同意第二种意见。
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构成贪污罪。周某作为国家工作人员,利用其保管、经手公共财物的便利条件,在挪用公款行为败露后,携带公款和备用金银行卡外逃,他在外地实施的取款行为,则证明了他主观上想使用这笔钱用于外逃开支,具有侵占备用金的主观故意,虽然周某实施了侵占公共财产的行为,但最终并没有对备用金进行实际的控制和使用,而未得逞的原因是被单位冻结这个他个人意志以外的因素,所以周某的行为构成贪污罪(未遂)。
周某携带单位3000元社会抚养费和2万元备用金银行卡外逃的行为是一种临时起意的犯罪行为,并不是事前挪用后再逃跑,应不属于《解释》第6条规定的“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情形,所以周某的行为不是挪用行为转化为贪污行为,而是一种直接侵占的贪污犯罪行为。
-
贪污行为是否属于较重情节?
338人看过
-
挪用公款潜逃后可否转变为贪污罪?
207人看过
-
哪项行为不属于贪污受贿行为
233人看过
-
携带公款潜逃行为的法律适用
492人看过
-
举报贪污是否属于立功
280人看过
-
哪些行为算贪污什么行为是贪污行为
231人看过
孩子抚养费的标准如下: 1、有固定收入的,抚养费一般可按其月总收入20%-30%的比例给付。负担两个以上孩子抚养费的,比例可适当提高,但一般不得超过月总收入的50%; 2、无固定收入的,抚养费的数额可依据当年总收入或同行业平均收入,参照上述... 更多>
-
携带公款潜逃的会变成贪污吗陕西在线咨询 2021-11-19《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规定,挪用公款后携带挪用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以贪污罪定罪处罚。行为人携带挪用公款潜逃,说明其主观故意已经转变,即从暂时使用转变为永久占有,客观上使被挪用单位对挪用人和物失去控制,符合主客观一致的原则,故以贪污罪定罪处罚。
-
行为人挪用公款后携款潜逃,只定贪污罪还是和数罪并罚?山西在线咨询 2022-10-05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二、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2、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在客
-
挪用公款后携款潜逃构成贪污罪吗四川在线咨询 2022-10-10一、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挪用公款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的规定:携带挪用的公款潜逃的依照刑法第三百八十二条,第三百八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也就是按照贪污罪定罪处罚。二、贪污罪和挪用公款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 1、两者主观故意的内容不同。贪污罪的主观故意是非法占有公共财物,不准备归还;而挪用公款罪的主观故意是暂时占有并使用公款,打算以后予以归还。 2、两者的行为方式不同。贪污罪在客
-
借钱后潜逃是否属于合同诈骗行为河南在线咨询 2022-10-141、合同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或者仅履行合同小部分,而对合同义务的绝大部分无履行诚意以骗取财物的行为。民事欺诈行为是指在民事活动中,一方当事人故意以不真实情况为真实的意思表示,使对方陷于错误认识,从而达到发生、变更和消灭一定民事法律关系的不法行为。 2、两者的相同点在于:一是两者都发生在经济交往活动中,都有明确当事人权利义务关系的合
-
受贿是否属于贪污贵州在线咨询 2023-05-101、贪污受贿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受贿不属于贪污。但是大部分情况下贪污受贿一般属于同时发生的罪行。 2、贪污是指国企事业单位人员利用职权之便,侵吞挪用公款充当个人资产或者通过损害公共资产来提升个人资产;受贿是指企事业单位相关负责人利用自身职权,收受他人财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