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
民事诉讼法第148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1款: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
行政诉讼法第80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一、公开审判制度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人民法院在审判活动中,除合议庭评议案件外,应当依法向社会公开的制度。公开审判制度是诉讼民上价值的体现,有利于促进和保障司法公正,增强司法裁判的公信力。
公开审判制度有三种例外情形:1、涉及国家秘密的案件;2、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3、离婚案件和涉及商业秘察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依照法律的规定,除不予公开和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开审理,同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均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是相对于秘密审判而言的。公开审判取代秘密审判是诉讼制度文明进步的表现。
公开审判制度,是指法院对民事案件的审理过程和判决结果向群众、向社会公开的制度。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除不予公开和可以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外,一律依法公开审理,同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的案件,宣判时均一律公开进行。公开审判是相对于秘密审判而言的。公开审判取代秘密审判是诉讼制度文明进步的表现。在封建专制社会,审判多在秘密状态下进行,审判过程不仅不公之于众,甚至在当事人之间也相互隔离。秘密审判的不合理性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受到进步思想家的猛烈批判。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胜利后,公开审判制度逐渐成为现代各国的一项重要诉讼制度。
司法机关对多起公益诉讼案件进行公开宣判,可以增强审判人员的责任感,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监督检查作用,防止发生违法乱纪现象。对预防犯罪,减少犯罪,具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在进行公开宣判时,应当严格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和规范的程序要求进行处理。
-
公益诉讼的依据
150人看过
-
跨三省特大制毒案公开宣判的法律依据是干什么?
200人看过
-
行政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与实践案例
338人看过
-
公益诉讼赔偿标准的法律依据
213人看过
-
赡养纠纷公开宣判的依据是什么
441人看过
-
一般公益诉讼的法律依据有哪些
111人看过
公益诉讼是对污染环境、侵害众多消费者合法权益等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法律规定的机关和有关组织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人民检察院在履行职责中,发现损害社会公共利益的行为,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按照适用的诉讼法的性质或者被诉对象客体的... 更多>
-
公开宣判有哪些法律依据湖北在线咨询 2021-11-03公开判决的法律依据是:任何案件,除非涉及国家安全和未成年人案件(涉及个人隐私,需要申请商业秘密),审理过程都会向社会公开,普通公民申请后可以参加;任何案件,无论是否公开审理,案件的判决都会公开宣告。
-
公益案件诉讼法律福建在线咨询 2021-10-27公益诉讼的法律规定: 1、市(分.州)人民检察院起的第一审民事公益诉讼案件由侵权行为地或被告住所地中级人民法院管辖。 基层人民检察院提起的第一审行政公益诉讼案件,由被诉行政机关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2、人民法院审理人民检察院提出的第一审公益诉讼案件,可适用人民陪同审查制。 3、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人民检察院提起的公益诉讼案件,应在开庭前3天向人民检察院提交出庭通知书。 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庭,并应
-
公开宣判的法理依据有哪些,法律的规定是什么香港在线咨询 2023-08-11公开宣判的法理依据有:任何案件,除非涉及国家安全及未成年人案件(涉及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的需申请),审理过程一律向社会公开,普通公民经申请均可旁听;任何案件,不论是否公开审理,案件的判决一律公开宣告。
-
赡养权纠纷公开宣判依据是什么?云南在线咨询 2021-09-0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百三十条人民法院审理案件,除法律规定的特别情况外,一律公开进行。被告人有权获得辩护。民事诉讼法第148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或者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刑事诉讼法第202条第1款:宣告判决,一律公开进行。行政诉讼法第80条第1款:人民法院对公开审理和不公开审理的案件,一律公开宣告判决。
-
自诉转公诉案件的法律依据西藏在线咨询 2023-02-19当发现自诉案件的性质不再符合自诉的要求时,一般会转化为公诉案件,主要有以下两种情形: 1.如侮辱、诽谤罪中,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危害到国家利益的,应转化为公诉案件。 2.司法实践中,故意伤害罪致被害人轻伤的,有时在自诉人取证困难的情况下,经申请,亦有转化为公诉案件,由公安机关重新立案侦查的情况。